APP下载

山岭公路隧道进出洞口浅埋地表塌陷致灾研究

2021-11-19马一跃杜欢欢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18期
关键词:右洞掌子面玄武岩

马一跃,杜欢欢

(1.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310000;2.温州理工学院,浙江 温州325000)

1 引言

山岭隧道洞口浅埋段覆土多属于强风化带,其围岩自稳能力较差,在开挖过程中隧道顶部的塑性区易实现贯通,从而产生较大的变形并导致塌方等隧道灾害[1,2]。关于隧道洞口塌陷的研究,早期多基于风险评估方法[3]对进行分析,地质条件是隧道塌方的主要内在因素[4]。监控测量数据是塌陷灾害预警最可靠的数据来源,大量学者采用监测手段对隧道洞口塌陷进行分析。

本文依据某山岭隧道出洞口的施工过程和坍塌灾害,结合现场地表沉降监控数据进行分析,为相关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灾害预警、监控测量提供借鉴。

2 工程概况

某山岭隧道左洞长835 m,右洞长848 m。左右幅隧道均为上坡,左幅隧道纵坡坡度为2.4%,右幅隧道纵坡坡度为2.5%。隧道进口段有F1 断层通过,破碎带宽约5 m,对隧道影响较大。道区出露地层有:覆盖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黏土、碎石土,下浮二叠系上统龙潭组泥质粉砂岩、泥岩及煤层、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场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水、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玄武岩风化裂隙水及碳酸盐岩溶水,地表未见泉水出露。场区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雨水渗入砂泥岩风化裂隙中,向地势低洼的沟谷下游径流排泄。地下水对弱透水层有酸性强腐蚀性。

出口右洞出露地层有覆盖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黏土、碎石土,下伏二叠系上统龙潭组泥质粉砂岩、泥岩及煤层、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塌方处掌子面埋深6.5 m,掌子面揭露岩性为强风化、玄武岩,围岩极破碎,覆盖层为黄色粉质黏土、黄褐色碎石土,岩体自稳能力差。在开挖扰动下易发生滑移或垮塌。施工时本隧道在右洞出口处发生坍塌,如图1所示。

3 隧道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分析

在隧道开挖施工前,在进出洞口边坡及时埋入地表沉降观测点,每个断面布置7 个测点,每个监测点打入地下1 m 长钢筋并在表面用混凝土固定,为防止表面钢筋被雨水腐蚀采用油漆喷涂,地表沉降的基准点位于距离监测点15 m 远处,远离隧道掌子面。

地表沉降可以直观地反映隧道断面的变形趋势。隧道右洞出口端洞口段Y7+700 断面地表沉降测点累计沉降曲线如图2 所示,随着时间的增加,累积沉降量逐渐增加,在8 月15日时累积沉降曲线出现了明显的转折点,累积沉降量迅速增加。此时,该断面监测点的沉降速率从0 迅速增大(见图3),且增大的速度逐渐加快,其中F、G 两测点的沉降速率增加最为明显。20 日下午,于出口端右洞该断面F、G 测点附近发现地表塌陷(见图1),地表最大累计沉降量高达-2 889.72 mm(见图4)。各点总累计沉降曲线总体呈直线状,即处于隧道开挖轴线上方的测线各点沉降量差距不大。YK7+700 测线的总体沉降大于YK7+710 测线,且由于地表出现塌方,F、G 两个测点出现极大的沉降。

图1 现场隧道塌陷

图2 Y7+700 断面地表沉降测点累计沉降曲线

图3 Y7+700 断面地表沉降测点沉降速率

图4 地表沉降累计值

YK7+700 断面地表塌陷处出露全~强风化玄武岩。全~强风化玄武岩由于结构松散,颗粒级配不均匀,存在软弱面,在轻微的扰动之下即有可能发生坍塌事故。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卸荷作用产生应力松弛区,同时支护不及时,最终造成该区域的失稳破坏。掌子面右上侧存在较大范围掉渣、漏土,并且漏土情况持续发生,据此推断该隧道右洞出口端极可能发生大规模的冒顶。

4 塌陷分析及措施

综合监测数据与现场实际情况,得到本次山岭隧道施工坍塌事故的基本过程(见图5)。当隧道掘进至YK7+700 界面附近时,隧道埋深约为6.5 m,地层中结构软弱面的存在、施工扰动的影响等原因的共同作用,造成掌子面上方土体失稳。

图5 地表塌陷示意图

针对隧道出口右幅情况,地表发生大规模塌陷后,最终采取了如下措施,用塑料膜覆盖地表塌陷处,防止雨水进入破坏土体稳定,防止发生进一步的灾害;漏顶处埋设钢筋以加固土体,并对土体灌浆,灌浆后静置10 d。为了保证工期,在右线暂停施工的过程中继续开挖隧道左线。待左线隧道开挖完成后,从隧道右线出口处逆向掘进,最终贯通,如图6 所示。

图6 塌陷后的施工方案示意图

5 结论

本文以某山岭隧道地表塌陷工程事故为背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地表沉降观测数据在塌陷发生前已经有发散趋势,施工中应据此及时做出判断和预警,采取支护措施,必要时组织人员撤离。

2)隧道监控工作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作。本项目实施期间,紧跟掌子面,按量测断面埋设原则,认真、高效地完成现场测试数据。及时分析、处理数据,把量测结果反馈给施工单位,指导施工,保证了施工安全,圆满完成了该项监测任务。

猜你喜欢

右洞掌子面玄武岩
玄武岩纤维微表处在高速公路预养护中的应用
玄武岩纤维可用于海水淡化领域
斜井掌子面形状与倾角对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影响
偏压连拱隧道渗流-应力耦合分析及处治技术研究
构造破碎带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加固效果分析
云平高速公路联建隧道右洞顺利贯通
饱水砂性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分析
火山作用对板块构造环境的判别方法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塌方形态
2019年全球连续玄武岩纤维市场产值将达1.04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