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下景观设计内容与流程研究
——基于嘉鱼茶园景观设计项目分析

2021-11-19李坚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18期
关键词:全域国土茶园

李坚

(武汉永业赛博能规划勘测有限公司,武汉430062)

1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概述

近些年,农村人口流失、城乡二元化、耕地破碎化等一系列三农问题困扰着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寻求解决方案,但大多仅局限于单一专业本身,缺少综合治理理念及措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加快国土综合整治[1],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大行动,自此,我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从而正式登上时代舞台[2]。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以乡镇为基本单元,整体展开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3],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进行系统把脉、综合治理,从而实现生态、生活、生产的统一与平衡。

与传统土地整治不同,实施前必须先编制乡村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定位、产业发展等,以此来优化用地布局,进行主要规模指标的划定,实现土地整治1.0 模式到土地整治4.0 模式的跨越。

但作为新兴业务类型,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各专业融合较为困难且工作划分不明晰,导致多专业有着不同的理解,业务成果标准与内容不统一,出现“千人千面”的局面,从而无法达到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全域、全要素整治要求,距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最终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4]。

2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内容与景观设计的作用

2.1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内容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内容涉及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主要包含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空间整治[5]。农用地整治主要为解决耕地破碎化、耕地质量不高、农用地质量不高甚至被污染等问题;建设用地整治主要为解决村庄无序化发展、乡村特色收缩、乡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生态空间整治主要为保护高质量林地、湖泊水系、自然保护区等敏感生态空间。

2.2 景观设计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的作用

景观设计是一项传统设计工作,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如何实现“土地整治+景观”的深度融合一直是项目中的重难点,但从景观设计工作内容来看,主要以三生空间设计为切入点进行工作。

农用地整治设计主要是对旱地、水田等生产空间进行景观提升,景观赋能使其从一产种植变为“种植+旅游观光”模式,同时,通过景观设计的植入,对传统沟路渠进行二次设计,形成具有当地风貌的特色农业配套生产设施,打造“特色型农用地整治”。

建设用地整治设计主要包含对保留村庄或闲置低效建设用地进行改造升级和对还建区进行景观设计。对保留村庄或闲置低效建设用地进行改造升级,对原有无序化村庄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将其打造为生态宜居且特色鲜明的村庄。同时,对闲置低效建设用地进行规划设计,建设满足村民需求的设施,其中,包括“红白”礼事场所、打谷场等空间。而对还建区进行景观设计主要是对还建区进行统一规划。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与城市中的居住区不同,农村还建区因其居住人群主要为农民,其所需空间和场所与城市大相径庭,因此,设计需充分对接村民实际需求,预留出满足村民日常生产、活动需求的场所,包括农机具停放场所、晒谷场、“红白”礼事场所等。

生态空间整治设计重在生态保护,对现有湖泊水系、高质量林地、自然保护地等生态敏感区进行保护,一般设计更注重保护,而不注重开发。

3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景观设计的实施流程

3.1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流程

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中,根据项目全流程可以分为实施方案阶段、规划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以及后期管护阶段。实施方案阶段主要包括项目申报、实施方案编制、立项等工作;在规划设计阶段主要包含项目从深化实施方案内容到施工图设计工作;项目实施阶段主要包括施工阶段;后期管护阶段主要包括运维管理等工作,整体构成了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全流程。

3.2 景观设计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的项目流程

如图1 所示,传统景观设计项目,主要分为沟通、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指导等阶段,每个阶段有自身的工作重点。从前期到后期,贯穿整个项目流程[6]。

图1 全域国土综合整冶与景观设计项目流程

而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的景观设计工作更多的是参与实施方案阶段和规划设计阶段。在实施方案阶段主要参与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从景观设计角度对项目提出发展定位、规划布局等内容,类似于传统景观项目中概念设计阶段;在规划设计阶段主要承接实施方案内容,对实施方案进行进一步深化与设计,完成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景观板块设计的内容,类似于传统景观设计项目中方案到施工图设计的阶段。因此,为保障景观设计工作顺利推进,建议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启动之初,让具有景观设计专业能力的设计人员参与,全程跟踪项目,否则,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而以及人力、物力的浪费。

4 嘉鱼景观设计项目

4.1 项目概述

嘉鱼县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为2018 年湖北省首批4 个试点项目之一,总面积约为4 866.7 hm2,项目首期共涉及35 个子项目。本文主要阐述了其中的1 个子项目——生态茶园的规划设计。业主对生态茶园的诉求为“茶叶种植+旅游观光”,而茶园作为传统生产空间,有着栽植与采摘生产要求。笔者介入时间已为规划设计阶段,因此,本次设计难点在于如何在满足上位规划的情况下使景观造景与茶园生产采摘功能相平衡。

4.2 总体设计

茶园总面积约为14.13 hm2,设计尊重场地现状,以实用性、因地制宜为原则,沿山脊线设置生态景观机耕道以满足“生产+造景”功能;沿等高线设置环茶园木栈道,串联各个茶园景点,赋予茶园旅游观光功能(见图2)。同时,从文化上植入禅文化、道教文化,从规划设计格局上体现太极阴阳调和布局理念,从文化上体现“禅茶一味”的精神,打造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下的嘉鱼特色生态茶园。

设计时面临着两大问题:(1)湖北省内茶园种类众多,如何彰显出当地特色茶园风貌;(2)目前,茶园仅为茶叶栽植,如何结合茶叶生产采摘等必要生产基础设施(如机耕道)来创造特色茶园游憩空间。

针对第一个问题,可以通过梳理当地特色文化及风俗,在设计中植入禅文化、道教文化,利用文化引领设计,同时,统一整体茶园标识导视系统,形成统一景观风貌,打造出属于嘉鱼的特色生态茶园。

针对第二个问题,对必要生产基础设施(如机耕道)进行二次设计(见图3),在满足其功能的同时,尽可能符合生产、生态要求。此次项目,在机耕道设计中舍弃传统水泥硬化路面,采用泥结石路面,以保持雨水渗透性,同时,在道路中央设置绿化带,达到景观造景与生产设施完美结合的目的。

图3 景观机耕道示意图

4.3 设计反思

虽然生态茶园规划设计顺利并实施,但由于前期实施方案阶段未能介入,如顶层设计不明晰、设计诉求不明确等细节问题,阻碍着项目规划设计的推进。因此,建议景观设计工作应前置,尽早参与到顶层设计中,对全流程进行跟踪设计,为项目提供更好的设计服务。同时,在具体设计中,与传统景观设计不同的是,在设计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三生空间时,应更多地考虑其空间基本属性,在生产空间中应结合基本农耕基础设施(沟、路、渠)进行设计。首先应满足其生产属性,其次才是进行景观二次提升,若单纯考虑景观属性而导致无法满足最基本的生产需求,难免有本末倒置的嫌疑;在生活空间中应结合农民需求进行设计,与城市不同,农村因其生产性、地域性,导致农民需求和城市居民需求的差异性,在设计时应跳出城市思维,深入农村之中,充分了解农民需求进行规划设计。在生态空间中应以生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最大程度保护现有生态敏感地区。

5 结语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作为新兴项目类型,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单靠单专业难以将项目跟踪推进到底,需多专业配合,共同参与其中。从流程上来看,景观设计工作更需尽早介入项目之中,便于更好地推进设计工作。从内容上来看,景观设计工作涉及三生空间各个方面,重视景观设计对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助力。

猜你喜欢

全域国土茶园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鲜花盛开的国土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