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级综合医院ICU护士情绪管理与职业幸福感的调查

2021-11-19李贝贝

全科护理 2021年31期
关键词:总分幸福感维度

李贝贝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医疗需求,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病人对护士、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工作面临更大挑战和巨大的压力[1]。重症监护室(ICU)护士作为相对特殊的护理群体,他们面对的是病情危重复杂极不稳定的病人,时常面对濒死病人,加之工作环境密闭,承受着较大的身心压力[2],更易产生抱怨冷漠、厌恶工作,甚至丧失同情心等负性情绪,若这些情绪得不到有效调节,则会导致身心健康水平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影响到临床护理服务质量[3-4]。情绪管理是人们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是个人能觉察和认知自己的情绪状态,并做出适当的调整,管理消极情绪、培养积极情绪的能力[5]。较高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增加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6-7]。职业幸福感是指人们从事某一职业时对工作状态满意程度的主观感受,并在职业中获得满足、潜能得到发挥所获得的幸福感[8],可以增加对其职业的认同感,影响人们工作中的情绪、积极性、工作质量和效率[9]。因此,本研究通过了解三级综合医院ICU护士情绪管理及职业幸福感现状及二者的相关性,分析影响三级综合医院ICU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因素,为管理者更好地帮助ICU护士进行情绪管理,提高职业幸福感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6浙江省绍兴市省3所三级综合医院165名ICU护士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具有护士执业证书;②ICU工作时间≥1年;③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实习、轮转和进修护士。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在查阅相关文献及预调查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主要包括性别、性格、学历、工作年限、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家庭关系。

1.2.2 护士情绪管理量表 该量表由付伟[10]编制,包含情绪觉察、情绪表达、情绪调整和情绪运用4个维度共18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各条目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依次计1~4分,总分为18~72分,分值越高代表护士的情绪管理能力越强。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35,内容效度为0.886,信效度较好,该量表已应用在社区护士[11]、三级甲等医院护士[12]情绪管理的研究中。

1.2.3 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量表 该量表由胡冬梅等[13]编制,该量表包含身心健康、价值/能力体现、社会支持、经济收入、工作环境5个维度共24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计1~5分,正向条目直接计分,逆向条目反向计分,总分24~120分,分数越高代表医护人员职业幸福感水平越高。该量表因素分析5个因子累计变异解释量为75.04%,总量表及5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0.84~0.97,信效度较好。

1.3 调查方法 本研究调查前向研究对象充分解释说明该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方法。问卷现场发放,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所有问卷均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80份,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91.7%。

2 结果

2.1 ICU护士情绪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见表1)

表1 ICU护士情绪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 单位:分

2.2 ICU护士职业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见表2)

表2 ICU护士职业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 单位:分

2.3 不同人口学特征ICU护士职业幸福感得分比较 ICU护士的性格、工作年限、家庭关系对ICU护士的职业幸福感有影响(P<0.01)。见表3。

表3 不同人口学特征ICU护士职业幸福感得分比较 单位:分

2.4 ICU护士情绪管理与职业幸福感的相关性 将情绪管理总分及各维度与职业幸福感总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CU护士情绪管理总分及各维度与职业幸福感总分呈正相关(r=0.414~0.675,均P<0.001)。见表 4。

表4 ICU护士情绪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职业幸福感总分的相关性

2.5 ICU护士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为明确各变量对ICU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影响,以职业幸福感总得分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及相关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性格(偏内向=1,不确定=2,偏外向=3);工作年限(1~5年=1,6~10年=2,11~20年=3,>20年=4)与家人的关系(较差=1;一般=2;较好=3);情绪管理以实际数值录入。结果显示性格、工作年限、家庭关系、情绪管理是ICU护士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60.6%。见表 5。

表5 ICU护士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ICU护士情绪管理现状 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除了付出体力、脑力,还要付出情绪上的努力,是涉及情感工作最多的职业之一[14]。本研究结果显示,ICU护士情绪管理能力总分为(50.07±7.89)分,低于方慧等[11][(52.35±4.44)分]对社区护士的调查结果,表明ICU护士情绪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分析原因,首先与护理的工作性质密切相关。护士每日的护理工作较为繁琐细致,在新的护理模式中还要承担更加多元化的任务,工作量负荷高加之医护关系复杂,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情绪问题普遍存在[15]。其次,相比于社区护士,ICU护士面对的是病情危重的病人、一些高端仪器设备、封闭的工作环境、频繁的夜班等,致使ICU护士处于高压力状态。压力过大就会导致护士体力和情感衰竭,从而产生消极的态度,进而影响不良情绪的调整。最后,目前大多医院较多关注护士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对护士人文、精神心理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关注较少,护士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得不到有效的应对和处理,最终导致护士情绪管理能力不高,以至于影响临床护理工作。因此,护理管理者应组织相关的培训和讲座,增加ICU护士情绪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情绪管理的认知度,帮助ICU护士建立科学的情绪宣泄和调控机制,理性地表达和运用情绪;管理者还应在临床工作中多关注ICU护士的情绪变化,多与其沟通,鼓励他们表达自我感受,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调整;通过心理干预,提高ICU护士的正念水平,降低护士的知觉压力,减少护士的消极情绪[16],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3.2 ICU护士职业幸福感现状 职业幸福感作为护士对其工作状态满意程度的主观感受,可以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与其身心健康、工作质量等有密切关系[17]。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级综合医院ICU护士职业幸福感总得分为(70.71±8.45)分,处于中等水平,低于徐祥雷[18]对临床护士的调查结果。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科室的特殊性,ICU护士的护理对象以危重症病人为主,病人的所有护理均由护士完成,加之上班时间较长(多为12 h制),较大的工作压力以及长期处于密闭的工作环境,极易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职业倦怠,进而职业幸福感无法得到提升[19]。由于ICU病人家属不能陪护,会致使家属对护士的劳动缺乏公正客观的认可,加之“重医轻护”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护士工作付出回报失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士的职业幸福感。因此,管理者应多关注ICU护士的工作感受,根据科室特点及人员需求实行人性化管理,优化管理制度,做到科学合理排班,建立适当的激励制度,使护士有一种内在前进的动力,提高护士从业的自信心。多组织团队活动,创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鼓励护士记录工作中的感受并分享,及时给予个性化的干预,提高护士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除此之外,还应指导病人家属客观认识护理职业,肯定ICU护士的付出,让护士有一个更公正、更温暖的大环境,从而使ICU护士拥有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为重症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3.3 ICU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3.3.1 情绪管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情绪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职业幸福感得分均呈正相关,即情绪管理能力越高,职业幸福感水平越高。情绪管理能力强的护士在工作中能够及时觉察到自己的情绪,能够合理运用情绪表达的方式,调整自身的不良情绪,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时有较强耐受力和应变力,并积极的应对及时排解,更容易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使得工作中的主观幸福感得以提升。其次,情绪管理水平较高的护士,能够平衡医护、护护、护患间的利益和矛盾,营造积极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表现出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情绪管理能力与个人成长生活环境、经历、性格等都有关系,是一个人的长期习惯。因此,建议医院的入职培训及日常培训除护士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外,还更应重视对护士情绪管理能力的养成,从入职开始培养,提高对情绪管理的认知度。另外可邀请心理学专家对护士进行情绪管理的专业培训,使护士掌握自我分析和应对不良情绪的技巧,帮助ICU护士转变思维与心境[20],有效缓解心理压力和心理紧张,树立积极正面的信念,提高情绪管理水平和职业幸福感。

3.3.2 性格 不同性格的人对待事情会有不同的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性格是影响ICU护士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性格外向的人热情开朗,更能融入集体,更善于表达自己,对生活工作中的负性情绪会通过一些方式合理地表达和转移,从而以饱满积极的状态去工作,对工作的满意度较高,所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也大大提升[21];而性格内向的人更容易将工作生活中的不满放大,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尤其是在封闭的工作环境中,沟通机会减少,更易将自己孤立,从而影响幸福感。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多关注性格内向护士的心理感受,给予其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帮助其排解心理压力与焦虑,增加其自信心与工作自豪感,使其感受到工作生活的快乐与满足,进而增加对工作的热爱。鼓励性格外向的护士在工作与生活中多与性格内向的护士沟通,常给予积极引导,从而达到群体效应,营造良好的科室工作氛围,提升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3.3.3 工作年限 本研究中工作年限越长的ICU护士职业幸福感水平越高。可能是因为工作年限较长的护士,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临床护理工作及各种突发事件能更加自如地应对,能获得病人及家属的信赖,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较高心理资本水平,在工作中更有成就感,对未来充满希望[22]。年资高的护士,晋升的压力较小,夜班数量相对较少,家庭结构较为稳定,可以从家庭得到情感支持,因而职业幸福感水平更高。而工作年限较短的护士能力和经验有限,和前辈们相比,需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除此之外,他们还面临着晋升职称的挑战,这些压力导致自我效能感较低,产生负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士的职业幸福感。因此,管理者应关注年轻护士,注重年轻护士的培养,有计划地开展年轻护士到大医院进修、培训,建立科学规范统一的培训体系,以提高ICU护士的业务能力,实现其职业价值,从而提升职业幸福感。

3.3.4 家庭关系 本研究发现,家庭关系较好的护士其职业幸福感水平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能够使护士感受到爱与被爱,有着更多的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并带到工作中去,进而提升护士的自信水平,增强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降低职业倦怠,从而提升职业幸福感。生活在较差家庭关系的护士,较少从家庭中获得情感支持,较难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23],在家庭中产生的负面情绪更容易转移到工作中,从而影响到工作质量和职业幸福感。由于家庭因素较难察觉和控制,因此管理者不仅要关注护士的工作情况,也要关心护士的家庭生活,通过叙事护理等方式,帮助护士倾诉内心感受,加强情感关怀,并根据护士不同的家庭关系状况给予帮助和支持,避免ICU护士因家庭问题而分心,影响工作状态。

4 小结

综上所述,三级综合医院ICU护士情绪管理与职业幸福感均有待提高,其中ICU护士的情绪管理、性格、工作年限、家庭关系影响着其职业幸福感。因此,管理者应关注ICU护士的情绪状况,鼓励自我表达、合理宣泄情绪,以更积极、健康的心态顺利完成护理工作,肯定自我价值,并针对以上因素采取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人性化的护理管理,以提高护士的职业幸福感,从而能更好地反馈于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总分幸福感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