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家学习期间某高职医学院校护生家庭功能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2021-11-19杨京楠吴学华

全科护理 2021年31期
关键词:总分学习成绩学历

杨京楠,吴学华

2020年2月初,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春季开学延期,全国高校学生开启了居家学习模式,家庭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医学类专业课业压力大,要求高,而高职院校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情绪调节能力不足,在学习中更容易表现出迷茫和无助的情绪[2]。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居家学习期间高职院校护生家庭功能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为降低高职医学院校护生学习倦怠,提高居家学习效果,提升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绵阳市某高职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全部在校学习的学生2 046人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在该校就读的护理专业学生;②知情同意配合调查。排除标准:①非该校护生;②实习生;③非护理专业在校生。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采用自制的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护生性别、学历、年龄、居住地、母亲学历、父亲学历、母亲职业、父亲职业、家庭类型、学习成绩、每天网络直播课程时间、每天作业时间。

1.2.2 家庭功能量表 采用刘培毅陶等在McMaster 的家庭功能模式理论基础上编制的《家庭功能量表》,该量表包括问题解决(6个条目)、沟通(9个条目)、角色分工(11个条目)、情感反应(6个条目)、情感介入(7个条目)、行为控制(9个条目)和总的功能(12个条目)7个维度,共60个条目。量表采用4级计分法,“非常同意”计1分,“完全不同意”计4分,得分越低表明家庭功能越好。该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 各分量表 Cronbach′s α系数为0.72~0.79,证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3]。

1.2.3 学习倦怠问卷 采用福建师范大学连榕教授及其学生杨丽娴共同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该问卷在参考Maslach的倦怠量表基础上进行了修改,根据我国具体国情以及国内大学生本土特征开发,适用于国内大学生的学习情境,是目前国内最有权威的学习倦怠量表。量表共有20道项目,具体包括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3个维度。此测量总的Cronbach′s α系数0.865,分半信度0.880,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各项指标为0.87~0.91。量表采用5级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共计 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学习倦怠问题越严重。倦怠总分<40分不存在学习倦怠,40~60分不确定是否存在学习倦怠,>60分存在学习倦怠[4]。

1.3 调查方法 2020年4月—2020年5月采用问卷星发放问卷,研究者在电子问卷里说明研究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护生扫描二维码或点击网页链接自愿填写。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 050份,去除填写不完整问卷4份,收回有效问卷2 046份,有效回收率为99.8%。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2 046名护生年龄为14~28(18.98±1.60)岁,每天直播课总时间为(4.05±3.80)h,每天做作业时间为(64.90±65.68)min。

2.2 不同特征护生学习倦怠与家庭功能得分比较 不同学历、学习成绩护生学习倦怠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居住地、父母学历、父母职业、是否是独生子女、家庭类型、学习成绩护生家庭功能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护生学习倦怠与家庭功能得分比较 单位:分

2.3 护生学习倦怠得分情况 护生学习倦怠总分为(57.79±9.52)分,3个维度得分依次为成就感低(17.52±3.74)分、行为不当(17.60±3.32)分、情绪低落(22.67±5.58)分。存在学习倦怠占总人数的48.19%,不确定是否存在学习倦怠占47.02%,不存在学习倦怠占4.79%。

2.4 家庭功能得分情况 护生家庭功能总分为(135.35±19.24)分,7个维度得分依次为情感反应(14.73±3.03)分、行为控制(21.57±2.89)分、角色分工(25.74±3.74)分、沟通(20.62±4.24)分、问题解决(13.36±3.42)分、情感介入(15.64±4.02)分、总的功能(23.70±5.19)分。

2.5 护生学习倦怠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 046名护生学习倦怠总分与家庭功能总分呈正相关(r=0.348,P<0.05),除情感介入与情绪低落,问题解决与成就感低2个维度外,护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得分与家庭功能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详见表2。

表2 护生学习倦怠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分析(r值)

2.6 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学习倦怠总分作为因变量,将一般人口特征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以及家庭功能总分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成绩及家庭功能是护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详见表3。

(续表)

表3 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居家学习期间高职院校护生学习倦怠情况较严重 学习倦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致产生情绪耗竭、人格解体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5]。高职院校的护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期间的学习直接关系到护生的发展前途和护理培养人才的质量。学习倦怠引起的对学习厌恶和逃避的情绪会极大影响护生的学业表现,造成学习质量的下降,影响护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进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6]。调查结果显示护生学习倦怠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等程度,与郭秀琴[7]的研究结果相似,且情绪低落在学业倦怠的3个维度中较严重,不存在学习倦怠仅占4.79%,近半数护生存在学习倦怠,不确定是否存在学习倦怠占47.02%,高于涂鸽[8]的研究结果,这可能是因为居家学习期间护生面对每日6~8节的线上教学以及1~2 h课后作业,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和疲倦的心理[9]。此外,医学类专业要求高、压力大也是造成护生学习倦怠的原因之一,畅军亮等[10]的研究发现,学业压力是护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因素。本次调查还发现,不同学历和学习成绩护生学习倦怠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历越高、学习成绩越好的护生学习倦怠感越低。胡楠[11]的研究发现,学业成绩不良的护生往往会产生挫败情绪,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完成课程的学习,处于抑郁、悲伤和挫败的情绪状态里,在这种状态下护生可能会自暴自弃,出现行为上的偏差,产生学习倦怠。

3.2 居家学习期间高职院校护生家庭功能与学习倦怠关系密切 家庭功能是家庭成员在完成家庭任务各个环节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其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家庭是护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场所和主要的社会支持力量[12]。纪杉[13]的研究显示,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的预测效应显著,本研究结果也发现家庭功能与护生学习倦怠呈正相关,王念念等[14]的研究结果发现,家庭功能较好的大学生,与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之间有更多的沟通、更加亲密的关系、更好的家庭氛围,能感受到来自父母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护生能够通过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不良生活和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面对消极事件时也能够保持较为积极乐观的心态,能更好地应对,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减少学习倦怠的发生[15]。本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护生的家庭功能得分为(135.35±19.24)分,家庭功能处于一般水平,与林霞等[2]的研究结果一致。不同护生学历、居住地、父母学历和职业、是否是独生子女、家庭类型、学习成绩护生家庭功能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护生学历高、住在城市、父母学历高且工作稳定、家庭结构稳定且亲密度较高、学习成绩好的护生家庭功能更好。这可能是因为,较高的学历、稳定的工作及家庭结构以及便利的居住条件,有助于家庭成员发展家庭功能,也使得父母有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帮助子女发展学业。独生子女的家庭功能更好,与父母普遍较关注独生子女的成长,愿意倾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陪伴子女,较重视子女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关[16]。同时较好的学业表现也能增加护生的自信心,降低学习倦怠。

3.3 加强家校合作是提升居家学习效果的重要举措 居家学习使学习场所和交流方式发生了转变,教师不能及时观察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而高职院校护生自律性不强,缺乏正确的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学习方向不明确,在面对新的学习方式和居家环境时,缺乏应变能力,更容易陷入作息不规律、睡眠形态紊乱、急躁恐惧、情绪不稳定等“无序”状态中,由此引起的居家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17-18]。家庭作为护生处理突发事件、缓解心理压力和维持良好学习状态特殊的课堂,在此期间发挥的作用非常关键。为保障护生学习的质量,学校、家长、学生三者应建立共同体,相互协作[19]。然而有不少高职院校护生的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认识不全面,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只管给子女提供经济支持[20]。调查显示,该校大多数护生住在农村,春季又是农忙时节,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成年,理应给家庭减轻负担,在家中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和农业劳动,不少护生因为要帮助家庭放牧、采摘果实、看孩子等原因无法按时参加线上课程。因此,学校不仅需要对护生进行课程教学、心理辅导,更需要对家长进行居家学习指导,帮助家长明确学习对于护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确立居家学习期间的家庭目标和责任,合理安排家庭生活,帮助护生形成规律的生活作息,在学习时间回归护生身份,避免角色冲突,为护生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支持和鼓励护生学习。由于居家学习期间师生分离,而高职院校护生的自律性又不高,所以家长在此期间要分担部分监督护生学习的责任,督促护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可安排专业人员通过网络讲座或热线等形式为家庭提供缓解压力和矛盾的方法,以及帮助护生居家学习的策略。班级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网络主题班会,了解护生的学习状态,让护生在独自居家学习期间感受到班集体的学习氛围,同时定期通过电话或网络了解家长在帮助护生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帮助护生减少学习倦怠,提高学习质量,是提升学校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策略,也是“停课不停学”政策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总分学习成绩学历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名落孙山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膨胀学历
知识无力感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掐断欲望的引线
“学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