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对配电网电压影响研究

2021-11-18刘瑞生

家园·电力与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刘瑞生

摘要: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电力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也积极注重理念更新,通过现代信息系统的应用拓展,不断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的关系进行科学处理,大大提升了企业整体的发展水平。具体到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模式中来,积极对全新的能源进行使用,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可以在响应国家新政策的同时,推动企业逐渐朝向可持续化的趋势发展。但是,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会对配电网电压运行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要充分了解具体原因,加强不良因素的消除。

关键词:分布式新能源发电;配电网电压;影响因素

引言:

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作为一种全新的发电模式,与常规发电方式相比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可以通过环保能源的应用,最大程度上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进行满足,既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可以通过资源整合,更好的对当前能源供需不平衡等问题进行解决。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大规模的光伏发电会对配电网电压运行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当前工作部署的重点应放在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对配电网电压影响降低之中。

一、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具体原理

对于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来讲,主要是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应用。通过太阳能、光伏、电池等核心部件的应用,开发光伏发电系统,整体的操作极为简便,可以通过多晶硅和单晶硅等材料的使用,使太阳光子以及光辐射热产生光生伏特反应。但是,在对太阳能资源进行获取的过程中,后期的设备维护成本以及获取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模式的普及。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还需通过先进技术的优化,进一步的降低分布式能源对配电网电压产生的不良影响。

二、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对电压产生的影响

大规模的光伏发电会对整个配电网的电压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虽然有重大的应用优势,但是还需注意光伏发电与电压管理之间的重要关系。一般来讲,在对影响内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将内容总结如下:

2.1基于功率特性与电压特性的影响分析

在对分布式新能源发电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深受外部客观因素影响。比如,天气等相关因素都会影响热能的供应稳定性。我们都知道,外部客观因素发生变动时,发电系统的负荷能力也会产生一些波动。光伏发电并入电网后,会出现随机的波动形式,电力系统不能更好的对气电的调度和频率协调等相关工作进行有序推进。配电网电压不稳定,也会使频率稳定性受到极大冲击。与此同时,光伏发电也会对电压特性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对电力能源进行输送的过程中,其电网电压很容易受到无功电压补偿的影响,出现电压频率超限等问题。

2.2基于不同时段电压影响分析

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路径之中,光伏发电搭配的负荷能量都是不同的。在对发电过程进行把握的过程,一般要对等值阻抗、节点负荷等相关因素进行考量。从最初节点到后期节点,电压缩减程度是不同的。尤其是在其电压指数进行设定的过程中,光伏电源与整个体系进行连接,会使电压出现缩减。当缩减的数值较大时,光伏电源的功率就会出现叠加等问题。当架构的电压发生较大变化,使得线路电压差值表现为负数,电压就会不断增加,而出现不稳定等状态,

2.3基于扰动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在对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电力系统设备试问等相关状态。尤其是整个光伏电力系统出现故障问题时,自身的直流电熔触量是比较小的,不能更好的对直流测电压上升的频率进行控制,使整体的电源运行稳定性受到了较大影响。所以,从这一角度也可以明确,即使出现比较小的波动,也会使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受到极大的影响,要正确的看待电网系统分布以及功率相角与光伏系统运行之间的关系。

三、减少负面影响,提升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水平的策略

为了更好的对大规模光伏发电对电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降低,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具体思路进行有效改良与升级是十分重要的。在对具体的管理路径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还需结合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重要特征,加强配电脑的科学设计。通过先进系统的融合,使整体的发电模式更加高效方便和快捷。因此,以下内容中,我们将结合上述理论知识,更好的对降低大规模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产生影响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内容主要总结如下:

3.1注重电力输送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为了更好的减少光伏发电输送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等问题,应注重電力输送技术的创新与改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我们要选择在通道沿线之中,对高抗、无功补偿、SAT等进行安装,使整体的通道外送光伏电源,可以在科学管控之下正常运行。其次,在对发电系统进行管控的过程中,可以应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不断把握大规模光伏电站的建设条件,对新型的直流输电技术进行引进。通过大规模资源的交互管理,使整体的功能获取更加稳定,这对于光伏电网结构的有效完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最后,针对不同地区,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比如,在偏远地区我们可以利用半波长输电以及分频输电特征发展空间的相关内容,对光伏电能超远距离输送的技术进行创新。

3.2强化光伏电站的科学设计

当然,除了上述措施之外,在对光伏发电以及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内容进行展现的过程中,也要科学地对光伏电站进行改良。首先,在对光伏电站进行选址的过程中,要结合技术、修建规模布置等相关影响因素,全面的对光伏模块以及逆变器的数量进行配置。通过不同地区光照情况的了解,合理的选择安装的角度和位置,这样可以更加合理的对电站的建设效益进行保障。其次,在对电站的规模大小、桩基容量等相关子系统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地区的经纬度信息,更好的对动态光照跟踪光伏模块进行构建。通过光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更好的对供电稳定性、经济适用性、生产安全性的性能进行整合。与此同时,注重光伏发电站连接网络拓扑结构的改良。通过集中式以及组合式结合模式的应用,不断对整体的维护成本进行降低。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层面,利用计算机以及智能设备对运行稳定性的标准和参数进行推算和预测。通过电站输送稳定值的计算,最终确定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

3.3注重配电网的科学设计与规划

最后,在对光伏发电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把握的过程中,也要对配电网的科学设计进行重视。在高压供电技术的支撑之下,要对光伏发电站的电力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实时实地的监测,对特高压值流出量技术进行应用。通过光伏电能跨区远距离的有效输送,不断对能源电网的并入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现代配电网的建设,更好的为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提供良好的场地和数据指导。

结束语:

综合以上内容分析,在新的发展时代,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模式逐渐涌现于人民大众的视野之中,缓解了我国能源紧张的现状。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对配电网电压产生不良影响,企业能源输送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能源浪费等不良问题。所以,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相关措施减少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对配电网电压产生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登义.分布式电源及其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研究[J].科技风,2021(17):193-195.

[2]赵伟鹏.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区域电网间的协调发展[J].电气时代,2021(04):20-21.

[3]刘澄,王辉,李天慧,金雪,李哲.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对配电网电压影响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9,37(10):1465-1471.

[4]李晓东. 含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配电网电压无功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