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钢胎面生产线加装冷却线小循环(加酸)对胎面基部胶黏性的影响

2021-11-17舒航刚顾建赵晓光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21年21期
关键词:pH值胎面胶料

舒航刚,顾建,赵晓光

(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8)

我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全钢子午线轮胎工厂,目前年产53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工序包含炼胶、挤出、压延、成型、硫化、成品检验等。挤出工序主要有二复合胎面生产线、三复合胎侧生产线以及单辊筒垫胶生产线等生产设备。其中全钢二复合胎面生产线以200/250挤出机为主,该生产线平均班产2 000条胎面(8 h),生产线主要由250塑化机、开炼机、250上辅机、200下辅机、联动线、冷却线、裁刀部位和自动拾取组成。其中生产线的冷却线长度约150 m,冷却水为动力管道的常温冷却水,夏季水温在38 ℃左右,温度偏高,冷却效果差,且PH呈弱碱性(7.5~8),覆皮黏性相对较差。为解决此工艺问题,决定在全钢胎面生产线的冷却线上进行小循环(加酸)改造,改造现场图见图1。

图1 全钢胎面生产线的冷却线进行小循环(加酸)改造现场安装图

1 改进前状况

1.1 冷却水效果

冷却段全长150 m,使用水冷,主要靠喷淋冷却,深水槽中水循环使用,回流至大水槽中,与其他生产线共用,再回流至冷却线深水槽,夏季水温高达38℃以上,冷却效果较差,胎面在喷淋过程中不能充分冷却,收缩大,尺寸稳定性差,拾取温度最高达到48℃,定长后长短不一现象明显,且定长后存放4 h尺寸收缩严重,胎面返回胶料较多,使得胎面胶料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下降,影响轮胎的磨耗、外观质量以及使用寿命。

1.2 水质酸碱性

大循环水的PH为中性,PH值为7,在对胶料冷却的过程中,由于胶料中的不饱和键或填充料对氢离子的吸收,使得冷却循环水呈弱碱性,PH值在7.5~8,且碱性会缓慢增强。循环水在一直重复利用的过程浑浊度提高,且胶料中会有微量固体微小颗粒析出,导致胎面在冷却风干后表面会形成一层灰色水膜,影响胎面外观质量及工艺性能。

1.3 换水过程

由于水质在使用过程变差,在水槽壁上回形成水垢,需要经常清理,清理后水的浑浊度变高,喷淋头会经常堵塞,且处理喷淋头堵塞过程复杂,比较闷热,存在安全隐患。每次净水换水的水量较大,需要停机时间长,造成产能上的浪费,费时费力。

2 小循环(加酸)工艺改造

小循环(加酸)工艺改造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小循环工艺改造流程图

2.1 增加多介质过滤器

多介质过滤器是反渗透系统的重要预处理装置,它可以过滤掉原水中的微小颗粒、悬浮物、少量胶体、少量有机物等杂质,从而保证预处理出水污染指数≤4,浊度≤2。在缓冲水箱出口增加一个多介质过滤器,其特点是能够非常有效的去除原水中的微量颗粒杂质和悬浮物。且具有独特的均匀布水方式和时间控制反洗周期,使过滤效果能够达到最佳,过滤器底部布水装置采用弓形板,内装填料为精选石英砂和卵石垫层,卵石垫层高度为200 mm,石英砂滤层高度300 mm,以保证良好的过滤效果,虑出杂物,净水、污水分口排出,净水处理浊度降低,减少喷淋头堵塞现象,同时也提升胎面的外观质量。

2.2 增加板式换热器

由于冷却水温偏高,导致胎面的拾取温度居高不下,为满足工艺需求,在经过过滤器的循环水的出口处安装一个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具有传热系数高、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灵活等特点。换热器主要由传热板片进行热交换,传热板四角开有角孔,各个角孔镶贴密封垫片,设备闭合时密封垫片将多个传热板组合成迷宫式介质通道,角孔之间密切相连,循环水在相邻迷宫式介质同道中逆向流动,形成小流量的湍流。由于传热片特殊的结构,装配后在较低的流速下(Re=200)就能激起强烈的湍流,因而扩大了流体边界层的破坏程度,强化了传热过程。板式换热器工作压力一般为1.0~1.6 MPa,工作温度一般低于160 ℃。用于水蒸汽加热或冷凝时,一般在板式换热器上附加减温管式换热器,来降温保护板式换热器的垫片,并增加蒸汽处理量。经过热对流、传导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使得冷却水温下降到30 ℃以下,提高冷却效果,使胎面拾取温度降低。换热器进出水的管道上设有压力表用来监控换热器的工作状态,确定清洗时间。

2.3 增加PH调节装置

胎面基部胶黏合料在碱性环境中黏性减弱,12R 22.5规格中基部胶胶片的平均黏性在17左右,成型贴合时黏合不牢,辅鼓旋转的时候容易将胎面甩出,存在安全隐患。成型贴合不密实容易造成内部窝气,硫化后空气未能排出,形成冠泡,影响轮胎使用性能,轮胎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脱层现象,甚至有炸胎的可能。在缓冲水箱中增加一个PH调节装置,使得循环水的PH值在6左右。其工作原理为往循环水中加入CO2气体,在水中形成碳酸(H2CO3),碳酸能电离出大量H+,从而使得水中H+的浓度远大于HO-,循环水的PH值下降。化学原理如下:

2.4 自动反冲洗功能

大循环换水清洗步骤麻烦,换水清洗一次需要停机至少2 h以上,浪费较多的产能。在缓冲水箱和多介质过滤器间增加一个反洗水泵,通过反洗水泵对多介质过滤器进行反冲洗。当运行中的过滤器进出口压差达到一定值时,则提示人工退出运行进行反冲洗。反洗膨胀高度:300 mm;水反洗强度: 12 L/m2.s,气洗压力: 0.3 MPa;气洗强度 :12 L/m2.s。可以减少换水清洗的时间,提高产能。

2.5 操作方法说明

触摸屏可显示所示设备的工作状态,缓冲水箱进水口为用电磁阀控制,屏显参数设置中可以选择水箱液位,液位点高时停止进水,液位点低开启进水,生产线循环泵设有两台循环水泵,为1#和2#循环水泵。1#和2#循环水泵独立运行,运行方式为一用一备,故障时减少损失,同时在换水清洗时减少停机时间。在触摸屏上有冷却线循环反冲洗压力差值设定,压力差值有压力表显示,在达到压力差值时自动反冲洗。缓冲水箱外侧安装有PH显示界面,PH上限设置,通过增减CO2的流量调节PH,同时有槽罐CO2量的显示,提示槽罐更换。

3 水温下降及黏性测试对比

冷却线大循环水改为小循环水通过60 m2的热交换器与冷冻水进行热交换后,水温下降明显:反冲洗间隔时间设定:12 h;反冲洗运行时间设定:3 min;PH值上限值:6.70;PH值下限值:6.50;液位上限值:1.00 m;液位下限值:0.80 m。

冷却水温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冷却水温度对比表

改造前平均水温38.4 ℃,改造后水温下降到28.6℃,明显降低了喷淋水温,增加了热交换效果。对胎面的冷却更加充分。使得12R22.5规格胎面拾取温度明显下降,如表2所示。

表2 12R22.5规格拾取温度对比表

改造前就12R22.5规格胎面的平均拾取温度为42.7 ℃,喷淋水温下降10 ℃左右的前提下,下降至35.8 ℃。大大提高了胎面在冷却线上的收缩,定长后胎面的尺寸稳定性明显提升。

PH调节装置改造使得冷却线水槽中水的PH值由原来的7.5~8变为6.5左右。基部胶黏性有较大提升,详细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胎面基部胶黏性测试记录表

增加PH调节装置,通过CO2气体对循环水PH值调节后,胎面基部胶黏性值由16.54提高至28.15,基部胶黏性提升35%,提升幅度大。

4 改造及运行费用及隐性好处

(1)设备改造费用42万元。

(2)二氧化碳年使用费用:0.7万元/月×12月=8.4万元,电能耗:15 kW/h×22 h×0.56元/度×360天=6.6万元,冷冻水费用:因冷却水来自大循环,费用无法估算,年费用约15万元。

(3)胎面拾取温度下降7 ℃,胎面在冷却线上得到充分冷却,提高胎面的均一性,定长后收缩变小,使得轮胎的动不平衡因素降低,提高轮胎的均动性能。成型在辊压时胎面温度下降,辊压时胶料的形变量减少,轮胎断面的沟底胶得到保障,提高轮胎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系数。

5 结语

使用小循环喷淋水温下降6 ℃左右,胎面的合格率增加,轮胎的性能得到提升。胎面基部胶在弱酸性条件下黏合力大大提高。从生产角度看生产线停机时间减少,也提高了产能。公司将对压出线进行统一改造实现全小循环冷却,控制PH值,保障压出制品的质量和产能,从而提升生产效率,提高轮胎的综合性能。

猜你喜欢

pH值胎面胶料
双胶料衬套的设计与研究
降低粗选石灰PH值在沙溪铜矿的运用
PH值在纺织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改善胎面和翻新轮胎的制造方法
胶料中烷基酚醛增粘树脂的鉴定
全自动轮胎胎面供料系统的开发
白炭黑高效活性分散剂好优达BH68在丁苯橡胶和天然橡胶胶料中的应用研究
脱硫系统PH值的自动调节与控制
助交联剂在彩色高硬度EPDM胶料中的应用
马朗贡尼升级翻新轮胎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