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浙江省跨境电商出口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2021-11-17李春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卖家亚马逊跨境

李春丽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确诊病例,截至9月9日累计确诊病例超2700万人,死亡病例超89万人。6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世界各国和经济体2020年的GDP增长率做出了最新预测,其中美国为-8.0%,此前预期为-5.9%;欧元区为-10.2%,此前预期为-7.5%;中国为1%,此前预期为1.2%;印度为-4.5%,此前预期为1.9%。不过2021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均呈现两位数逆势增长的态势。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平台进出口增长26.2%,其中出口增长28.7%,进口增长24.4%。

据杭州海关统计,2020年1-7月浙江实现进出口总值1.81万亿元,较2020年同期(下同)增长5.7%。其中,出口总值1.34万亿元,增长4.4%;进口总值4667.1亿元,增长9.6%,实现贸易顺差8756.3亿元,扩大1.8%。浙江进出口、出口和进口总值分别占全国总值的10.5%、14.3%和6.0%,与2020年同期相比,进出口、出口、进口份额均提升0.7个百分点。在全球疫情背景下,跨境电商对浙江进出口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浙江省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平台进出口212.5亿元,增长44.4%,其中,出口14.5亿元,增长82.7%,进口198.0亿元,增长42.2%。

然而由于我国跨境电商统计制度的限制,部分跨境电商卖家通过B2C模式出口但未申报的交易,以及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B2B2C 交易并未纳入海关的跨境电商统计,因此该数据其实无法准确反映跨境电商全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笔者通过电话、走访等形式,对义乌、杭州、宁波等地的30多位行业卖家进行了深度访谈,以期全面真实地反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浙江省跨境电商出口行业的影响。

一、疫情下的浙江省跨境电商卖家生存现状

(一)卖家订单量变化不一,两极分化严重

疫情之下,我国跨境电商卖家订单量变化不一,两极分化严重。毫不夸张地可以说是,“有的卖家爆单,有的卖家零单”。多数卖家订单下滑,像过山车一样,时好时坏。

疫情的升级阻碍了人们去实体超市和实体店消费购物,因此,网上购物的普及率大大提高,网上消费者呈爆炸式增长。通过Alexa网站查询,主流的跨境电商平台国际站、速卖通、亚马逊、eBay、Wish、Shopee 等网站自 4月份以来排名虽均呈整体上升走势(见图1),但人们网上购买的商品品类发生了巨大变化,口罩、人体测温仪、洗手液成为跨境最热卖的三大类商品。防疫用品、生活必需品、远程办公用品、居家娱乐、室内锻炼用品等,也是各国电商尤其是中国跨境出口卖家的爆款。但时尚服饰类、户外用品类产品订单下滑严重,甚至没有订单。

图1 Alexa上国际站、速卖通、亚马逊、eBay、wish、虾皮等网站排名走势

另外,由于受疫情影响,很多国家对民众发放了生活补贴,比如美国目前有25%的个人收入都来自于政府补贴。有位在Amazon上销售太阳帽的卖家表示随着美国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搁浅,8月底他们的订单量急剧下滑。

(二)卖家资金压力大,融资渠道不畅

疫情之下,多数跨境电商卖家资金压力大,融资渠道不畅。对于爆单的企业来说,他们需要支付更多的进货成本和物流成本。而对于订单下滑的企业来说,虽然生产和贸易活动放缓,但费用成本依然需要支付,比如厂房成本、仓储成本、人工成本等。跨境电商平台的资金周转超级慢,由于物流所需时间长,通常跨境卖家从出售货物到收回货款需要至少30—90天的时间,那他们垫付的货款和物流费用是个巨大的支出,对于跨境电商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周转能力是一大考验。特别是对于小微卖家而言,资金链断裂就意味着企业崩盘。

目前,跨境电商卖家普遍缺乏多样性的融资渠道。由于规模、资质等问题,电商卖家一般较难获得银行大额的授信。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但附加条件较多,使得企业很难享受。例如:某市出台了对毕业五年内大学生创业者的政府贴息贷款政策,受访者中有一位毕业一年的大学生卖家,主要通过Shopee平台销售文创用品,年销售额在500万左右,由于事业稳步发展,需要资金支持,拟申请该贴息贷款,却被告知不符合条件,原因是该政策中有一个条件是申请对象必须是首次注册公司。

(三)卖家对未来预期不乐观,决策受阻

疫情之下,多数跨境电商卖家对未来预期不乐观,决策受阻。随着疫情加剧,多国政府防疫措施不力,纷纷制造事端转移大众注意力。最近有很多坏消息,譬如:澳大利亚反华运动抗、亚马逊大规模的关联标题、美元汇率的波动等。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和暴乱的影响,物流时效性让卖家们很发愁,下半年的疫情情况还不明朗,再加上旺季,物流运输情况只会越来越复杂。如果海外疫情还是无法控制住,不排除会出现物流运力不足、爆仓限量、亚马逊仓储限制等状况。

多数跨境电商卖家感觉接单就是在赌博,对于诸如是否囤货,是否自发货,是否向海外仓补货、补多少货等决策心惊胆战,无力控制。如果订单顺利成交就是赌对了,那就财源滚滚;如果货物无法及时送达消费者,导致大量消费者退单,那就赌输了,卖家就要面临运费和货款的双重损失,那或许就是倾家荡产。

二、疫情下浙江省主要跨境出口目标市场分析

(一)美国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全球新冠肺炎数据实时统计系统,截至美国东部时间9月14日晚6时,全美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550629例,死亡病例194411例。过去24小时,美国新增确诊病例37140例,新增病例死亡393例。美国依然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尽管自2月以来,美国零售支出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电子商务却出现了“大规模”增长。在4月份,美国电商销售额跃升了49%。其中,在线食品杂货的日销售额增长了110%,图书销售翻了一番,电子产品销售额也增长了58%。

尽管疫情严重,但美国依然是我国大多数卖家订单来源最大的目标市场国,同时美国市场的订单日波动量巨大。对于我国跨境电商卖家来说,美国市场就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盈利与风险同在。

(二)欧洲

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7—8月暑假期间在欧洲多个国家卷土重来。9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疾病防控中心发布数据显示,欧盟27个国家加上英国、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9月9日新增病例报27233例。此前数周,西班牙、法国和欧洲大陆多个国家感染病例重返上升趋势。

全球咨询公司Alvarez&Marsal与Retail Economics合作,共同对六个欧洲国家(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和瑞士)的6000名消费者进行调查。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后,欧洲人改变其以往购物习惯,选择在线购物。2021年欧洲在线销售的营业额将增加136亿,其中意大利增加15亿,英国增加50亿,法国增加30亿。40%的受访者表示,由于疫情,他们首次在网上购买了商品,而疫情之前只在商店购物。对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国家)的消费者,这一比例为55%。

欧洲一直是我国跨境电商出口最大的区域。疫情期间,尽管航空运输受到很大影响,但中欧铁路运输非常给力。我国越来越多的跨境卖家选择通过中欧班列将货物运至海外仓再发货。

(三)东南亚

目前,许多东南亚国家不再封城,但大部分居民依然遵循“非必要不出门”原则,尽量减少在外活动的时间。所以东南亚地区的线下零售店人流量仍然低于预期,人们对线上购物的兴趣还在持续上升。谷歌数据显示,东南亚各国的消费者对于东南亚电商网站(包括Lazada、Shopee和Sendo 等)的搜索量持续攀升。和去年同期相比,这些电商网站的搜索量在泰国增长了63%,在马来西亚增长了32%,在越南增长了13%。国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东盟合作逆势增长。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对东盟出口7409亿元,增长3.9%,东盟历史性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东南亚是全球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地区,多数跨境电商卖家表示在Lazada、Shopee等以东南亚为目标市场的平台上订单下滑最小,订单量最为稳定。

三、疫情下跨境出口电商渠道变化分析

(一)亚马逊平台海外仓暂停接收非必需品订单

亚马逊平台卖家发货以海外仓FBA为主,疫情期间优势凸显,卖家纷纷加大海外仓的囤货量。但亚马逊美国站在3月7日发布“FBA非必要商品停止入库”通知。从3月22日开始,亚马逊在意大利(Amazon.it)和法国 (Amazon.fr)站点暂时停止接受消费者对非必需品的FBA订单。生活必需品、医疗用品和疫情期间需求较高的其他商品不受影响。直到6月24日,亚马逊宣布取消发往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亚马逊运营中心的商品数量限制。至此,亚马逊主要运营中心才恢复FBA货物的入库需求。但在美国仓库、卡车、快递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卖家明显感觉6月份FBA入仓时效逐渐滞后。

(二)Wish平台很难提价,销售低客单价商品的卖家纷纷关店

由于Wish平台很难提价,疫情期间销售低客单价商品的卖家纷纷选择关店。Wish平台80%的交易采用自发货完成,受疫情影响,运费飞涨。而Wish平台规定商户在四个月内只能将产品或运费提高1美元或最高20%,以数值较高者为准。对于指定产品,该价格限制政策对产品价格和运费单独适用。促销产品不允许涨价。疫情期间也几乎很少卖家的加价申请被通过,甚至被判误导性定价,被罚款200美金。

在受访者中,绝大多数义乌的卖家都关闭了他们的Wish店铺。尽管后来,Wish平台加大了海外仓建设,但已经关店的卖家表示目前暂不打算再在Wish平台销售。

(三)独立站备受青睐,逆势增长

疫情之下,独立站实现了逆势发展。亚马逊、eBay等电商平台对防疫类物资的管控很严格,并且平台政策变化很快,一不小心,就会店被封、款被扣。相对而言,独立站给了卖家更大的自主权,很多平台上不让展示的字眼、图片以及产品,在独立站上都可以操作。于是很多销售防疫物资的卖家进入独立站。

在后期运营中,独立站回款也更具优势。独立站卖家的回款期是21—31天,控制的好的卖家只需要10—15天左右,远远优于跨境电商平台卖家的回款速度。

(四)我国防疫物资出口通关政策逐渐收紧

随着各国对防疫物资政策逐渐收紧,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海关及时出台政策,对防疫物资出口进行规范。自2020年4月1日起,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和红外体温计的企业向海关报关时,须提供书面或电子声明,承诺出口产品已取得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符合进口国(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海关凭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验放。

四、疫情下的跨境物流分析

(一)直邮物流服务普遍延滞,价格飞涨

疫情之下,跨境物流是跨境出口的核心短板,直邮物流服务普遍延滞,价格飞涨,出现“又贵又慢”的现状,直到2020年5 月中旬开始,各个物流公司的空运价格才普遍下调,但也远远高于去年同期的价格。受疫情影响,各国航空公司、海运公司均出台了暂停或减少中外主要航线的措施。(1)国际航班减少。很多疫情严重的国家航班减少较多,最明显的是美国,其次是欧洲、南美洲。目前邮寄到这些国家的物品时效被严重延误,导致买家批量退货的现象发生。(2)海运方面。美国、新加坡、巴西等国并未要求强制隔离,但要增加对人、船、车的各种检疫流程,这也延长船舶车辆的停靠时间,影响跨境电商的发货时效,同时企业还面临检疫不过关、无法交单的风险。(3)国内排航和尾程派送大面积延误。由于国际航班减少,跨境出口的量一直在增加,造成了包裹在国内积压、排队等航班的情况发生。而空运以及海运的货物到达美国等国之后,长时间处在排仓状态,未被当地物流商提取,尾程派送大面积延误。比如经EMS渠道到美国和欧洲国家普遍需要1—2个月的时间。(4)国际快递运费涨价。由于航空成本的提高,导致目前国际快递价格飞涨,出现“又贵又慢”的现状。

(二)海外仓需求明显增大

疫情影响下,海外仓需求明显增大。亚马逊平台以FBA海外仓为主要发货模式,在疫情期间,优势明显。商户可通过海运将货物提早发到亚马逊的FBA仓库,直接规避空运延滞及运费飞涨的问题,减少物流成本,方便本地发货,缩短本地物流时间及退换货时间,正好满足疫情期间各地网上购物剧增的需求。Wish平台也加快建设平台海外仓,以帮助卖家更好销售。因此,我国跨境卖家纷纷建设和使用海外仓抢占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加流通性。

(三)中欧班列逆势增长

疫情之下,以货物运输为主的中欧班列逆势增长。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发布的消息,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大幅增长,累计开行5122列,同比增长36%,6月份开行1169列,再创历史新高。“中欧班列”的常态化稳定运行,促进了货物和服务的跨境流动,发挥了国际运输新动脉的作用。

五、浙江省跨境电商出口行业应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对策

(一)地方政府:针对跨境电商出台扶助政策

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我省外贸企业渡过难关的若干意见》,从金融、财税、信用保险、参展补助、法律援助、防疫物资进口和稳岗等方面提出了10项帮扶举措,帮助外贸企业“减少损失、保住市场、渡过难关”。

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帮助跨境电商企业打通供应链、提供跨境电商财政扶持资金等6条针对跨境电商企业的利好政策,全力支持跨境电商平稳发展,帮助企业摆脱供应链和资金困境。各县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中小型企业复苏,支持跨境电商行业发展。

但建议各地政府在落实各项对企业的扶持政策时,及时了解企业的新需求、新困难,及时反馈给政策制定部门,及时调整,特事特办,确实帮助诚信经营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行业协会:加强第三方服务咨询,保障国外市场变化信息畅通

行业协会作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在破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困局上,可以充分发挥第三方治理主体的力量。我国行业协会已发展成为体系成熟的社会组织。疫情之下,行业协会能够充分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尽可能收集世界各地的需求及供给信息、世界各国的政策及环境变化信息,为跨境电商小微卖家提供无偿或低偿的第三方咨询服务,保障国外市场变化信息畅通。

(三)跨境电商平台:优化规则助力卖家跨过难关

我国的跨境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Lazada等可以优化规则助力卖家跨过难关。

平台的发展依托于卖家之上,两者相互依存,卖家的良好经营发展是平台发展的坚实基础。应充分发挥平台的资金、资源等各种优势,携手卖家共同抗疫。各大跨境电商平台,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出台有利于帮助卖家渡过难关的措施,如动态调整订单截止时间、通融疫情期间退货率高造成的信用度下降,以及订单时效延长等。

(四)跨境电商卖家:多元化市场布局、多平台开店、调整产品结构

1.多元化市场布局。疫情下,欧美市场对我国跨境电商卖家影响巨大,由于物流、汇率、政策等各方面风险较大,哪怕有很适合当地消费需求的产品,也无法像平时那样销售。不过,日韩、东南亚市场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少。我国跨境卖家最好能多元化布局市场,做到“西方不亮,东方亮”。

2.多平台开店。世界上跨境电商平台众多,各个平台都有自己主攻的市场,跨境电商卖家可以通过多平台开店,去布局不同的市场。时刻关注平台的政策变化,学习平台的运营技巧,根据各国疫情的防控情况,理性选择在各个平台上的营销投入。

3.调整产品结构。疫情之下,虽然线上消费依然活跃,但线上消费的商品品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往常不太热销的品类,受疫情影响,突然成为热销品类,比如防疫用品、居家生活类的产品、居家娱乐类产品、居家健身类产品、居家烹饪类产品和居家办公类产品等。而非居家类商品的需求骤降,比如户外用品、时尚产品等。建议跨境电商卖家主动调整主打产品,例如本来是销售时装的,可以改为销售睡衣、瑜伽服等。优化业务布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适当增加库存,合理分布商品采购和生产地,备选多条物流运输渠道,尽可能控制住成本。

疫情是对所有跨境电商卖家的严峻考验。在这场大考中,抗风险能力弱、经营状况不佳的卖家会被清退出局,而成功渡过疫情影响的企业,将会充分借鉴此次经验,经营能力、抗风险能力、竞争能力都会大大提升。

猜你喜欢

卖家亚马逊跨境
买家秀和卖家秀
卖家秀女人 vs 买家秀女人
亚马逊雨林在燃烧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亚马逊卖的最好的100款玩具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快乐辞典
节俭又“浪费”的亚马逊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