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揿针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2021-11-16张娟娟张美楠徐立彦孙鹏冲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21期
关键词:尺泽白细胞计数

张 莹,张娟娟,张美楠,徐立彦,孙鹏冲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呼吸科,北京 102400)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趋势明显,每年肺炎病例数达250万例,其中老年人占70%。肺炎在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病因中居首位[1],老年人肺炎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病原菌复杂、病程长、易发生重症肺炎、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疾病等临床特点[2]。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我国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混合菌感染和耐药率亦在明显升高,较多患者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本研究依据脏腑经络和针灸理论,将皮内针之揿针用于老年CAP治疗,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建立可普遍使用、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2月于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肺病科住院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男53例,女40例,平均年龄(73.68±5.12)岁;治疗组男55例,女38例,平均年龄(72.90±6.40)岁。2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诊断标准遵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医病证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2011年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病例纳入标准:(l)符合西医CAP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风温肺热诊断标准;(3)年龄60~85周岁,性别不限;(4)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1)肺部因其他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入院而并发肺炎者;(2)精神病患者;(3)合并有其他系统(如心、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或并发症者,或者以其他系统疾病为主者;(4)过敏体质,如对一种或多种药物食物过敏史者,或已知对本研究用药组分有过敏者;(5)肺俞、膻中、尺泽、丰隆穴位皮肤有感染、破溃和皮炎者,或皮肤高呈致敏状态。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抗菌药物治疗:根据经验或药敏试验,给予β-内酰胺类、大环内醋类或喹诺酮类等相应抗菌药物治疗。中药口服: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辨证使用中药汤剂。

1.2.2治疗组治疗方法 除给予以上基础治疗和口服中药之外,给予揿针埋穴治疗。取左右两侧丰隆、肺俞、尺泽和膻中穴位,连续治疗7 d。

1.2.3观察指标

1.2.3.1临床有效率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后7 d判定疗效,具体如下。治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正常,肺部啰音消失,复查胸部影像肺部病灶完全吸收,白细胞计数正常;有效:主要临床症状减轻,肺部啰音好转,复查胸部影像肺部病灶部分吸收,白细胞计数较前好转;无效:症状、体征及白细胞计数无明显改善,复查胸部影像肺部病灶吸收欠佳;加重:症状、体征未见减轻反而加重,胸部影像肺部病灶未吸收。于入院时、治疗后7 d时分别采集患者的上述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根据此标准判断疗效,以治愈+有效统计总有效率。

1.2.3.2次要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理化指标: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IL)-6;住院时间。治疗后1、7 d各评价1次。

2 结 果

2.12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有效57例(61.3%)、无效36例(38.7%),治疗组有效75例(80.6%)、无效18例(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情况比较

2.22组次要指标比较 入院时,2组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IL-6、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计数、IL-6、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次要指标比较

3 讨 论

老年肺炎多发生在基础疾病之上,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且往往多病共存[3]。李建生等[4]对2 982例老年肺炎与2 683例非老年肺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肺炎最常合并COPD,合并基础疾病的数量及病种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合并的疾病越多。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提示针灸治疗可以促进炎症消退,减轻炎性反应,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有研究认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可因酸中毒、医源性因素、缺氧等综合作用导致胃肠功能障碍,且多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因存在胃肠功能障碍无法耐受营养支持,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5-6]。针灸可对相关穴位进行刺激,促使功能兴奋,发挥双向调节作用,加速其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升生活质量[7-8]。有研究显示,针灸可调节肺炎患者的炎性因子表达,改善胃肠道功能,缓解患者病情[9-10]。刘新娟[11]研究也证实,针灸可有效促进老年重症肺炎中医症状消退,加速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揿针埋针联合内服中药治疗老年CAP,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肺部炎症渗出吸收,减轻炎性反应。刘亚丽等[12]应用内服中药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老年肺炎,结果显示2组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较前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熊茂升[13]研究表明,应用中药内服联合针灸疗法综合治疗肺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选取丰隆、肺俞、尺泽和膻中与肺系疾病之要穴。肺俞穴为足太阳经背部的腧穴,是肺气转输、输注之处,故名肺俞,有解表宣肺、肃降肺气的作用。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故可治脾胃二经疾患。脾为生痰之源、脾无留湿不生痰之说,丰隆穴可通调脾胃气机,使气行津布,中土得运,湿痰自化。膻中为任脉穴位,本穴为气会,肺主气,司呼吸,且穴位近于胸部,可理气宽胸,故为治疗呼吸系统病症的常用穴。尺泽穴为手太阴肺经在五输穴中的合穴,为经脉气血深聚的部位,其经气可在尺泽穴时陡然深入,直入肺脏,肃肺化痰,降逆平喘等作用。

揿针是运用皮部理论和腧穴理论相结合的皮内针疗法,有着安全易操作、刺激小、累积刺激量大等特点。本研究中未发生1例不良反应和安全事件,患者可以简单操作,每天定期按压穴位,以最小的痛苦、较长时间的持续刺激达到甚至超过普通针刺刺激量。

猜你喜欢

尺泽白细胞计数
古人计数
白细胞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尺泽穴位注射对慢阻肺大鼠气道组织形态学和氧化水平的影响
古代的计数方法
尺泽穴蜂针临床应用
这样“计数”不恼人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