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用于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观察

2021-11-16袁小勤赵锡丽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机械性精神障碍压疮

袁小勤,肖 容,赵锡丽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金紫山院区老年二科住院部,重庆 401147)

静脉留置针是老年人接受药物治疗的一种常用途径,也是一项成熟的护理技术操作。但是,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皮肤松弛、血管硬化、弹性差、管腔窄、脆性大的特点,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加之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明显增加了局部留置针机械性损伤的风险[1],并发症显著增多。近年来,改良式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在院前急救患者中应用显示出良好的效果[2]。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改良式静脉留置针固定法与高举平台法固定方式静脉留置针输液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00例,均为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均符合关于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ICD-10)以及糖尿病最新诊断标准(1999年WHO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男56例,女94例;年龄65~100岁,平均(77.69±6.82)岁;老年性痴呆102例,精神分裂症48例。观察组男68例,女82例;年龄65~100岁,平均(77.42±6.78)岁;老年性痴呆105例,精神分裂症4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均采取肝素帽固定静脉留置针输液,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3~7天,所使用静脉留置针均为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型号。

对照组采用常规高举平台塑形肝素帽固定方法。穿刺成功后,在穿刺点贴好留置针透明敷贴,再用输液贴按照常规高举平台法塑形肝素帽固定在两侧的皮肤上,最后用胶布固定输液器针头及远端输液管。

研究组采用改良固定肝素帽方法。穿刺成功后,贴好留置针透明敷贴,取1条带敷料的输液贴横贴肝素帽下面的皮肤上,使肝素帽不直接接触皮肤,第2条输液贴按照常规高举平台法塑形肝素帽固定在两侧的皮肤上,最后用胶布固定输液器针头及远端输液管。

3 观察指标

留置针机械性损伤的发生率:均在静脉留置针留置3d后,首次更换无菌透明敷贴时对留置针、肝素帽与皮肤接触部位进行评估[3],0度为皮肤正常,无受压症状;Ⅰ度为局部皮肤凹陷性压痕;Ⅱ度为局部皮肤发红,表皮未破损;Ⅲ度为局部皮肤表皮破损。

静脉炎: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红肿,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结节。

压疮:皮肤有破损,颜色呈红色或紫红色,局部有压痕或渗液。

留置时间(d)。

针头脱落:留置针头完全露出皮肤或脱落,穿刺点周围出现渗液、渗血。

导管堵塞:每次输液完毕后封管,再通管输液不畅判定为堵管。

4 结 果

两组留置针机械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留置针机械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 例(%)

两组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5 讨 论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科使用有诸多优点,常用于需要输液治疗时间长的老年患者。精神障碍以及糖尿病是老年常见疾病,可能存在住院时间长、肢体活动过多、家属不接纳、静脉穿刺难度大等风险因素[4]。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是操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固定妥当与否直接影响静脉给药的顺利和留置针的保留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5]。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皮肤凹陷性压痕、皮肤红肿、局部皮肤破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改良肝素帽固定静脉留置针方法能够显著减少留置针机械性损伤的发生率。与常规高举平台固定方法比较,虽然都用透明敷贴和输液贴,但观察组用带敷料的输液贴横贴肝素帽下面的皮肤上,使肝素帽不直接接触皮肤,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研究报道,采用颈静脉留置针倒U型固定法延长留置时间,显著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6]。观察组留置时间明显超过对照组,且观察组的静脉炎、压疮、针头脱落、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改良肝素帽固定方法可以明显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原因分析:①留置针机械性损伤:留置针适用于长期输液患者、老年患者、小儿及无自主意识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本研究中的留置针采用改良固定肝素帽方法,属于安全性留置针,既防针刺伤又防血液污染,从而减少了留置针机械性损伤。②静脉炎:静脉炎的发生可能是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液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的化学炎性反应。短时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周围穿刺,发生的机会更大。研究显示,使用透明贴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7],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闭合性敷料形成低氧张力,刺激释放巨噬细胞及白细胞介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③压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年老体弱、脊髓损伤、肢体瘫痪等生活不能自理者,往往因病程迁延而感到痛苦。从局部因素讲,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剪切力,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皮肤因摩擦力造成的损伤可通过使用保护薄膜及保护敷料来减少。④针头脱落:留置针脱落,可以导致穿刺部位出血、渗漏,床单被污染。患者年迈,反应迟钝,常常不易发现。多数原因可能与未妥善固定有关,也可能是患者肢体躁动所致。⑤导管堵塞:目前临床研究认为,导管堵塞与护理因素、患者因素、药物因素3个方面有关[8],主要原因是封管液体剂量不足,操作不当,冲洗不彻底,留置时间过长等等。⑥留置时间:有人采用高举平台固定方法对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产生明显影响。研究报道,导管保留时间延长,可以减少并发症,减轻痛苦[9]。

护理对策:①风险评估:建立科内静脉留置针输液风险管理小组,制定相关护理标准和制度[10],定期进行穿刺部位肝素帽机械性损伤的风险评估,早发现,早护理。②认真交接班,按时病房巡视,严密查看每例输液患者的局部皮肤情况,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注意检查疼痛部位的表现和性质。责任组长每日参加床旁交接班时严格进行督促检查及指导。责任护士每天观察并记录 1次患者留置针输液肝素帽处皮肤情况,留置针拔出后统计压疮发生与分期情况[11]。③采用改良式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方式,可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达到预期留置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固定的稳定性和舒适性[12],避免发生肝素帽对皮肤的压痕、损伤,以减少或杜绝肝素帽机械性损伤的发生。④评估局部皮肤情况,选择合适部位进行穿刺,尽量避免关节、局部皮肤炎症表现处,尽量选择健侧肢体静脉,不在外渗处的远端静脉进行穿刺[13]。⑤严格按照静脉输液指南要求把握留置时间,一般3~5天为宜,最长不超过7d。⑥间歇性解除局部压迫、做好皮肤护理、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是预防压疮的主要方法。压疮的治疗以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措施。⑦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患者意识不清或情绪烦躁不合作,必要时需使用保护性约束。操作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操作的目的性、重要性、必要性,彻底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取得他们的配合[14]。再者,建立科内静脉留置针患者的满意度调查,通过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不断提高满意度[15]。

采用改良式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取材简易,护理操作方便,可以明显预防和减少机械性损伤和并发症,减轻痛苦。

猜你喜欢

机械性精神障碍压疮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实习护生压疮相关知识及预防态度的调查分析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社会工作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策略分析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