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苓桂术甘汤辅治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慢性心衰阳虚水泛型效果观察

2021-11-16胡红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甘汤阳虚心衰

胡红杰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中医科,河南 开封 475000)

心血管疾病属于全球范围内诱发死亡主要原因之一,而心衰作为各类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表现,具有较高死亡率、发病率、住院率以及高经济负担,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2]。本研究用苓桂术甘汤辅治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慢性心衰阳虚水泛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14例,均为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阳虚水泛型LVEF降低慢性心衰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7例。研究组男33例,女24例;年龄42~57岁,平均(49.68±3.39)岁;病程2~8年,平均(5.12±1.13)年;NYHA分级为Ⅲ级29例,Ⅳ级28例。对照组男30例,女27例;年龄41~59岁,平均(50.11±4.20)岁;病程2~8年,平均(4.97±1.05)年;NYHA分级为Ⅲ级27例,Ⅳ级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通过心电图、病史以及临床表现等诊断为慢性心衰;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阳虚水泛型慢性心衰诊断标准相符。

纳入标准:①NYHA分级为Ⅲ~Ⅳ级;②临床资料完整且准确;③LVEF小于45%;④知情研究,且签订书面同意协议书。

排除标准:①对研究药物过敏;②伴有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糖尿病等疾病;③合并肾肝等脏器功能严重不全;④合并认知障碍、精神障碍严重而无法配合;⑤伴有恶性肿瘤。

2 治疗方法

两组于治疗期间予以适宜活动、禁烟酒、低盐低脂饮食,同时纠正心律失常、调节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控制血糖、血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即正性肌力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口服瑞舒伐他汀(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36),每晚1次,每次10mg;口服曲美他嗪,每天3次,每次20mg。

研究组加用苓桂术甘汤治疗。药用人参8g,泽兰10g,桂枝10g,茯苓15g,白术20g,炙甘草3g。血瘀加丹参30g,红花10g,当归10g;阴虚较重加生地15g,北沙参15g,麦冬10g;阳虚加补骨脂12g,干姜6g。水煎至200mL,分早晚2次温服,每天1剂。

两组持续治疗15天。

3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主症为喘促、气短、心悸、胸闷等,次症为面色苍白、双下肢浮肿、神疲乏力等。其中主症由无症状、轻度症状、中度症状、重度症状分别计0分、2分、4分、6分,次症由无症状、轻度症状、中度症状、重度症状分别计0分、1分、2分、3分。

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LVEF、心排血量(CO)、心功能指数(CI)、心搏出量(SV),采用超声心电图对心功能指标予以检测、计算。

神经内分泌激素: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取晨起空腹静脉血,离心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LD、NE、AngⅡ,试剂盒购自武汉默沙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心肌损伤指标:即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取血清,经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LP-PLA2水平予以检测,上海佰晔生物科技中心提供LP-PLA2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FABP水平,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H-FABP试剂盒。

4 疗效标准

临床体征、症状全部消退,各项常规检查已恢复至正常水平,NYHA分级恢复至Ⅰ级为临床治愈。临床体征、症状已基本消退,各项常规检查接近正常水平,NYHA分级较治疗前改善大于等于2级,但未达到Ⅰ级为显效。临床体征、症状以及各项常规检查有所改善,NYHA分级较治疗前改善1级,但未达到Ⅰ级为有效。不符合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标准为无效。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研究组 57 22.37±3.88 6.02±1.14 30.524 <0.001对照组 57 22.96±4.13 8.52±1.36 24.043 <0.001 t 0.786 10.636 P 0.434 <0.00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s)

时间 组别 例 LVEDD(mm) LVESD(mm) CI(L·min-1·m-2) SV(ml/min) CO(L/min) LVEF(%)治疗前 研究组 57 62.13±4.43 57.48±4.69 2.20±0.63 51.95±8.07 4.27±0.61 33.13±4.96对照组 57 61.79±3.47 56.53±3.73 2.41±0.70 51.02±7.98 4.31±0.58 34.24±5.07 t 0.456 1.197 1.684 0.619 0.359 1.182 P 0.649 0.234 0.095 0.537 0.720 0.240治疗后 研究组 57 50.72±2.12 43.96±2.96 3.98±0.23 63.13±6.25 6.55±0.34 54.92±3.53对照组 57 58.16±2.38 52.16±2.38 3.17±0.34 55.74±5.67 5.14±0.40 48.24±3.34 t 17.623 16.300 14.898 6.612 20.278 10.378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比较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比较 (±s)

时间 组别 例 NE(pmol·L-1)AngⅡ(ng·L-1)ALD(mg·L-1)治疗前研究组 57 2249.06±220.45 129.78±20.11 369.75±59.89对照组 57 2217.58±240.62 127.85±19.79 358.87±61.34 t 0.728 0.516 0.958 P 0.468 0.607 0.340治疗后研究组 57 1597.18±158.36 103.67±9.97 274.42±49.68对照组 57 1926.80±200.94 117.59±10.08 318.74±52.60 t 9.727 7.413 4.625 P<0.001 <0.001 <0.001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指标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指标比较 (±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 H-FABP(ng/L) LP-PLA2(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57 6751.45±307.96 1229.16±109.96 187.69±10.19 159.34±6.67对照组 57 6770.01±327.80 1932.28±123.59 188.61±11.24 177.82±5.15 t 0.312 32.090 0.458 16.557 P 0.756 <0.001 0.648 <0.001

6 讨 论

慢性心衰属于复杂临床综合征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全球慢性心衰发病率接近3%左右,而5年死亡率达67%左右,且各个年龄段慢性心衰患者病死率高于其他类型心血管病变[4]。西医多采用强心、扩血管、利尿等药物治疗,能减轻症状,减缓病情进展,但预后仍欠佳。

慢性心衰属中医“怔忡”、“心悸”等范畴。阳虚水泛证型多为虚实交杂,表现为气虚、血瘀、痰浊、水停,基本病因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故基本治则为益气温阳、温脉利水[5]。苓桂术甘汤方中茯苓为君药,性味平、甘、淡,可利水渗湿、健脾安神;桂枝为臣药,性味温、辛、甘,可温经通脉、化气利水;泽兰性味微温、辛、苦,能利水消肿、活血祛瘀;白术性味温、苦,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炙甘草性味平、甘,可缓和药性、益气复脉;人参性味平、微苦,可生津安神、大补元气。诸药共奏益气温阳、温脉利水之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苓桂术甘汤中茯苓主要成分为茯苓素,可加快机体水盐代谢,起到利尿消肿效果;人参能调节心肌能量代谢,可抑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丙二醛升高,起抗心肌缺血与强心效果;桂枝主要成分为桂皮醛与桂皮酸钠,具有利尿、扩血管效果;泽兰具有抗凝血、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等效果;甘草具有保护心血管、抗炎、抗心律失常等作用[6]。苓桂术甘汤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研究从心肌损伤、神经内分泌系统方面分析苓桂术甘汤作用机制。LP-PLAS能促进细胞因子与黏附因子分泌,并介导炎性反应,加剧对血管内皮损伤,加重血小板凝聚和粘附,起到降低心功能、促进病情进展的作用;H-FABP能特异性与心肌细胞内含有未酯化脂肪酸相结合,能加快脂肪酸分解以及代谢,一旦心脏发生血供缺乏状况,其含量急剧升高,可作为反映心肌损伤程度指标[7-8]。心衰时,神经内分泌系统被过度激活,分泌过量NE、ALD、AngⅡ等神经分泌因子,加剧病情[9]。

苓桂术甘汤辅治阳虚水泛型LVEF降低慢性心衰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增强心功能,改善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

猜你喜欢

甘汤阳虚心衰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抗疫良方麻杏石甘汤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大学生阳虚体质睡眠质量和抑郁的关系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麻杏石甘汤改善肺间质水肿、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改善休克脱证的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