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肾化浊汤辅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2021-11-16白继琼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尿蛋白肾小球白蛋白

白继琼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内分泌肾病科,河南 巩义 451200)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为肾病科常见难治性疾病,主要病理类型包括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系膜毛细血管性、系膜增生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具有发病机制复杂、病情难愈、病情易反复、长期持续性大量蛋白尿等特点,若未及时控制,可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可至终末期肾衰竭[1]。西医常规以利尿消肿、改善饮食、减少蛋白尿、激素抑制免疫等手段控制患者病情,虽取得一定效果,但易反复、易出现激素依赖等问题。原发性NS属中医“水肿”、“尿浊”、“慢肾风”等范畴,以脾肾两虚致全身气化功能障碍为主要病机。本研究用自拟保肾化浊汤辅治原发性NS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6例,均为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NS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35~49岁,平均(42.05±3.18)岁;病程1~3年,平均(2.11±0.43)年;NS类型为微小病变型肾病13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0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8例,膜性肾病7例;基础疾病为高血压20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9例,其他3例。对照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37~50岁,平均(43.16±2.97)岁;病程1~4年,平均(2.29±0.38)年;NS类型为微小病变型肾病1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9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0例,膜性肾病8例;基础疾病为高血压16例,糖尿病15例,冠心病11例,其他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NS类型、基础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西医诊断标准:均符合《肾脏病学》(第3版)[2]中诊断标准,蛋白尿大于3.5g,血浆白蛋白小于等于30g/L,经激素治疗8周无明显效果,6个月内复发2次或1年内复发3次,治疗改善后减少用药或停药后复发,对激素药物、细胞毒具有抵抗,治疗无效。

中医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水肿诊断标准。脾肾阳虚型主症为神疲乏力等,次症为少气懒言、腰酸身重扥,舌淡胖,苔白,脉沉细;肝肾阴虚型主症为手足心热、咽燥口干等,次症为心烦少寐等,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气阴两虚型主症为面浮肢肿、神疲乏力、咽燥口干、手足心热,次症为腰酸身重、少气懒言等,舌嫩或胖偏红少苔,脉细、虚或偏数。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②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③均知情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无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脏疾病;⑤可配合研究,且治疗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①合并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②伴有糖尿病等疾病;③入组前接受免疫抑制剂、激素等相关治疗;④肾衰竭;⑤骨髓瘤肾病;⑥对研究药物过敏;⑦风湿病;⑧伴有心脑血管疾病;⑨血液系统疾病;⑩严重感染。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晨起顿服泼尼松(江苏平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2681),1mg/kg,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Lek Pharmaceuticals d.d.,批准文号H20140868),每次20mg,日1次,连续治疗8周,同时给予利尿消肿、减少蛋白尿、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脂、卧床休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及干预。

观察组加用保肾化浊汤辅助治疗。药用黄芪30g,茯苓20g,萆薢20g,苍术20g,党参20g,熟地15g,玉米须15g,柴胡15g,厚朴15g,薏苡仁15g,黄连10g,麦冬10g,半夏8g,砂仁8g,陈皮8g,甘草6g,木香5g。脾肾阳虚加制附子15g,白术15g,桂枝10g,干姜5g;气阴两虚加龟甲15g,鹿角霜15g;肝肾阴虚者加女贞子12g,枸杞子10g,沙参10g,杜仲10g。加水600mL,水煎取汁200mL,日2次,早晚饭前1h温服,日1剂。

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

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两组肾功能指标,包括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白蛋白。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于面浮肢肿、肢体困重、腰肌酸痛、疲倦乏力等症状计分,根据无、轻、中、重分别计0~3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治疗前后两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白蛋白等血脂水平,以及血清白介素-8(IL-8)水平。采集10mL空腹静脉血,以3500r/min速度离心,时间10min,离心半径10cm,采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24h尿蛋白定量,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BUN、Scr、TC、T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8,采用快速免疫比浊法测定白蛋白。

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4]

24h尿蛋白定量小于0.2g,血白蛋白大于30g/L,肾功能正常为完全缓解;24h尿蛋白定量小于1.0g,血白蛋白大于30g/L,肾功能正常为部分缓解;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减少但大于3.0g,血白蛋白较之前升高,但小于30g/L,肾功能无改变为轻度缓解;未达以上标准或加重为无效。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IL-8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IL-8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IL-8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例 中医证候积分(分) 血清IL-8(ng/L)治疗前 观察组 38 10.25±1.74 118.04±18.13对照组 38 9.88±1.26 114.82±16.07 t 1.062 0.819 P 0.292 0.415治疗后 观察组 38 2.15±0.46* 50.28±10.36*对照组 38 3.89±0.51* 62.19±13.08*t 15.617 4.400 P<0.001 <0.001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白蛋白(g/L)治疗前观察组 38 3.47±0.30 6.27±1.14 96.44±20.39 23.16±5.88对照组 38 3.39±0.25 5.98±1.06 91.72±18.56 25.02±6.11 t 1.263 1.148 1.055 1.352 P 0.211 0.255 0.295 0.180治疗后观察组 38 0.58±0.26*2.75±0.63*69.20±14.75*36.04±6.91*对照组 38 0.79±0.28*3.49±0.80*78.43±16.09*29.16±5.35*t 3.388 4.480 2.607 4.853 P 0.001 <0.001 0.011 <0.001时间 组别 例 24h尿蛋白定量(g)BUN(mmol/L)Scr(µmol/L)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mmol/L,±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mmol/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例 TC TG治疗前 观察组 38 8.43±2.16 5.18±1.74对照组 38 7.95±1.99 4.63±1.52 t 1.008 1.468 P 0.317 0.147治疗后 观察组 38 3.38±0.72* 1.60±0.88*对照组 38 4.19±1.03* 2.35±0.97*t 3.973 3.530 P<0.001 0.001

6 讨 论

原发性NS病程较长,大量蛋白质可通过尿液丢失,引起白蛋白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液中大量水分进入组织间隙,造成血容量明显减少。原发性NS因肾脏电荷屏障、孔径屏障发生改变,特别是单核屏障损伤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可引起尿液中蛋白含量升高,在其超过肾小管最大重吸收能力时,可引起大量蛋白尿,机体蛋白丢失过多,且胃肠道因水肿影响,导致吸收蛋白能力变弱,进而引起肝脏代偿补充不足,最终引发低蛋白血症等。糖皮质激素等西医疗法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需要长期治疗,且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此外,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可导致原发性NS免疫功能进一步减退。

中医认为,原发性NS病性虚实夹杂,为本虚标实之症,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毒互结为标,并认为多种因素作用于机体,可引起原发性NS,如疮毒浸淫、风邪之邪外袭、水湿泛溢等因素可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衡,引起肾失开合、脾失健运,致膀胱气化无权,三焦水道失畅,水液停聚而发病。中医中肾主封藏,脾主固摄。肾气不足,精关失守时,易出现蛋白精微随尿液而排出体外;脾虚固摄无权则致精微下泄;若脾肾俱亏,正气不足,再加上长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易导致湿热内生,引起湿热之邪闭塞脉络,血运不畅,从而瘀血再生,湿热、瘀血相互瘤结,可使病情迁延难愈,最终造成蛋白尿反复[5]。保肾化浊汤方中党参味甘、性平,黄芪味甘、性微温,均可益气健脾,恢复脾之健运;熟地味甘、性微温,有益精填髓、补血生津之效,木香味辛、苦,性温,砂仁味辛、性温,苍术味辛、苦,性温,三药合用,可发挥燥湿醒脾之用,还能使全方补而不滞;薏苡仁味甘、淡,性凉,玉米须味甘、淡,性平,二药可共建利水之功;柴胡疏肝,可使肝气得疏,从而更助薏苡仁、玉米须之利水功效;半夏味辛、性温,黄连味苦、性寒,均能清心降火,降逆止呕,防止痰浊淤滞化热等。诸药配伍,能健脾补肾、益气补血、清热除湿、燥湿醒脾,从而可有效改善原发性NS临床症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6],黄芪中含有大量多糖,能扩张血管,增加肾脏血液供应,降低全血黏度,保护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机械屏障;萆薢提取物萆薢总皂苷能抑制TNF-α、IL-1β、IL-8等诸多炎症因子释放,从而保护肾脏功能;柴胡通过抑制CDK4、e-Jun、c-Fos表达,能产生保护肾小球的作用;黄连中的黄连素能清除机体内自由基,保护血管壁,减少尿中蛋白数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BUN、Scr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自拟保肾化浊汤辅助治疗原发性NS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同时,本研究结果还发现,治疗后观察组TC、TG、血清IL-8均较对照组低,表明保肾化浊汤辅助治疗原发性NS可调节血脂、IL-8水平。

综上所述,保肾化浊汤辅治原发性NS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调节血脂及IL-8水平。

猜你喜欢

尿蛋白肾小球白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CD10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在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诊断中的辅助作用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