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垂盆草胶囊辅治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2021-11-16潘易发向张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诺福韦乙肝抗病毒

潘易发,向张娟

(湖北省黄梅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湖北 黄梅 435500)

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10%,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会不断攻击机体免疫,且不断复制,造成肝损伤,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成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1]。乙肝患者常伴有胃部不适、乏力等表现,发病较为隐匿,初期并无明显症状,治愈难度大,病程较长[2]治疗乙肝以抗病毒为主,干扰素、核苷类似物对病毒复制抑制效果较好,替诺福韦为为常用的核苷类药物,能够终止DNA链,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反转录酶活性进行抑制,从而阻止病毒复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3]。复方垂盆草胶囊有活血利湿、清热解毒之效,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有降低作用[4]。本研究用复方垂盆草胶囊辅治乙肝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女18例,男22例;年龄21~70岁,平均(48.37±5.46)岁;体质量指数18~27kg/m2,平均(22.14±1.04)kg/m2;病程1~13年,平均(6.13±1.47)年。观察组女17例,男23例;年龄21~69岁,平均(48.69±5.54)岁;体质18~28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33±1.19)kg/m2;病程1~12年,平均(6.29±1.3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诊断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5]中标准:HBV-DNA≥105copies/mL。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首次进行乙肝抗病毒治疗,对所用药物无过敏反应,依从性较高,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有恶性肿瘤,酒精性、药物性肝炎,已接受其他方案治疗,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系统疾病,其他类型肝炎,伴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类疾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抗炎、保肝、增强免疫力等治疗。替诺福韦[海思科制药(眉山)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069]300mg,1日1次。

观察组加用复方垂盆草胶囊(江西银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90135)4粒(1.6g),1日3次。

两组均治疗3个月。

3 观察指标

肝功能:使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AU2700)检测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选择宁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

免疫功能:采用美国BD公司FACSCanto Ⅱ型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CD4+/CD8+水平。

HBV-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定量仪器为ABI7500型(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4 治疗结果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 ALT(U/L) AST(U/L) TBIL(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465.87±54.46 77.62±7.21 373.23±52.82 70.14±6.93 146.45±38.45 50.17±5.31观察组 40 467.13±55.25 50.27±5.36 374.51±51.45 51.96±5.42 145.13±37.67 29.46±3.04 t 0.103 19.254 0.110 13.069 0.155 21.407 P 0.918 0.000 0.913 0.000 0.877 0.000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 CD3+(%) CD4+(%) CD4+/CD8+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57.72±5.39 61.45±6.22 29.53±3.86 37.85±3.92 1.09±0.18 1.32±0.25观察组 40 57.12±5.54 69.52±7.34 29.24±3.45 44.13±4.51 1.07±0.19 1.69±0.36 t 0.491 5.305 0.354 6.647 0.483 5.339 P 0.625 0.000 0.724 0.000 0.630 0.000

两组治疗前后HBV-DNA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BV-DNA水平比较 (lg10 copies/m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BV-DNA水平比较 (lg10 copies/mL,±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40 7.86±1.05 4.21±0.78 17.649 0.000观察组 40 7.93±1.32 2.97±0.45 22.494 0.000 t 0.263 8.709 P 0.794 0.000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5 讨 论

乙型肝炎病毒入侵肝脏后,肝细胞内大量复制病毒,损害肝细胞,甚至导致肝细胞坏死,从而引发乏力、黄疸、腹胀等一系列肝病症状[6]。目前治疗乙肝以抗炎保肝、抗病毒、抗纤维化药物为主,降低病毒活动度,缓解患者病情,避免肝功能进一步受损[7]。替诺福韦为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药效持久、抗病毒效果突出,半衰期较长,1天仅用药1次即可,患者用药依从性较高。近些年,中医抗肝纤维化、调节免疫功能有独特优势,可促进肝功能恢复[8]。

中医认为乙肝主要因饮食不节、郁怒伤肝而发病,继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损,治疗原则为疏肝气郁[9]。复方垂盆草胶囊主要由垂盆草、夏枯草、蜂房、山豆根、甘草等组成,具有活血利湿、清热解毒之效,与抗病毒药物联用能够增强药效。

复方垂盆草胶囊辅治乙肝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诺福韦乙肝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替诺福韦可降低慢性HBV感染者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
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新研究进展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