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2021-11-16谈丽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骨伤独活腰椎间盘

谈 斐,谈丽红

(1.江西省瑞昌市中医院外三科,江西 瑞昌 332200;2.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保健科,江西 九江 332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和马尾根所致病症。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腰腿痛、腰部活动障碍,麻木等[1]。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痹证”“腰痛”等范畴,多由肾精亏损、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入侵所导致,同时腰部受损、劳损、经络困阻、瘀血内阻不通也可引起此病[2]。本研究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4~53岁,平均(42.37±2.84)岁;病程1~5(3.22±0.45)年。研究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5~56岁,平均(42.40±2.86)岁;病程1~6(3.27±0.4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②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断标准;③年龄小于等于60岁;④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②伴有椎体滑脱或腰椎管狭窄;③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④中途退出研究。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中医骨伤手法治疗。①患者俯卧于床上,并放松身体,调节呼吸平稳,对腰背部、臀部进行放松性按摩,时间为10min,按摩速度需缓慢,以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②患者选取俯卧位,用大拇指由上到下按摩脊柱两侧,按摩力度适中,共重复5次,时间5min。③取膀胱经肾俞穴、阿是穴,用大拇指点按穴位,同时进行穴位按摩。用肘尖点按法按摩承扶穴,点按力度由小到大。④指导患者关节锻炼,选择直腿抬高、下肢牵引等方法,每次锻炼时间为30min,锻炼需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日1次。连续1周。

研究组加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药用茯苓20g,独活、当归、牛膝、川芎、防风、桂枝、杜仲各15g,桑寄生、白芍各12g,党参6g。血瘀重加红花、桃仁各10g,气虚重加黄芪、白术各15g,湿寒重加防己、附子各10g。日1剂,浸泡30min,随后煎煮留汁300mL,早晚服用。连续治疗1周。

3 观察指标

疼痛:疼痛缓解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说明疼痛越剧烈。

腰椎功能:采用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量表进行评估,内容包括主要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和膀胱功能,总分为0~29分,分值越低说明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

炎性因子: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5mL,进行离心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并详细记录。

4 治疗结果

两组疼痛和腰椎功能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和腰椎功能比较 (±s)

表1 两组疼痛和腰椎功能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VAS(分) JOA(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6.27±1.03 6.57±1.28 2.89±0.74*15.37±1.6220.34±1.85*研究组 30 2.64±0.81 6.52±1.26 1.42±0.63*15.35±1.6025.33±1.89*t 13.85 0.14 7.56 0.04 9.43 P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 疼痛缓解时间(d)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TNF-α(pg/mL) hs-CRP(mg/L) IL-6(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22.85±3.21 15.68±2.57* 14.05±2.54 10.05±2.01* 23.09±3.25 17.33±2.62*研究组 30 22.89±3.22 10.25±2.04* 14.07±2.56 6.71±1.38* 23.10±3.26 11.20±2.06*t 0.04 8.27 0.03 6.85 0.01 9.20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5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腰部疾病,主要由椎间盘退变、腰椎损伤、发育异常等引起,给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4]。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多由肾精亏损、风寒湿邪入侵、腰部受损、经络困阻等因素导致,临床治疗应以祛风止痛、活血通络、驱寒补气为主[5]。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选择中医骨伤手法,主要是对局部进行按摩、推拿,以发挥疏通经络、解痉止痛、活血化瘀作用,进而缓解腰腿痛症状[6]。研究表明,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能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独活寄生汤方中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独活祛风湿、止痛、解表,当归补血活血,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防风祛风解表、止痛止痉,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白芍养血敛阴、活血止痛,党参生津养血。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止痛、活血化瘀、驱寒止痛、益气通络之功。同时,辨证加减能针对性改善其相关症状。将该中药汤剂与疏通经络、解痉止痛,活血化瘀的中医骨伤手法联合应用,则能在最大程度上改善腰腿痛症状和腰椎功能[7-8]。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受压、磨损较重,使得局部缺血缺氧明显,诱发相关炎性因子释放。同时,在长期炎性因子作用下,会出现局部组织炎性损伤,这对其腰椎功能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对改善病情也十分关键。研究发现,治疗后研究组TNF-α、hs-CRP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能进一步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局部炎性因子水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中独活、当归、防风、桑寄生和白芍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茯苓、杜仲和党参能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减轻炎症反应也具有一定作用。同时,独活、当归、川芎、桑寄生、白芍和党参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其炎性因子消除速度加快,进而降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联合中医骨伤手法疏通局部经络、活血化瘀,则能为炎性因子的消除助力。

综上所述,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能进一步缓解其疼痛,改善腰椎功能,还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猜你喜欢

骨伤独活腰椎间盘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独活寄生汤与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价值观察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等风来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独活入味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