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承气汤联合艾灸治疗剖宫产术后腹胀临床观察

2021-11-16范粤缙陈卫东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肠蠕动承气汤胃肠功能

范粤缙,陈卫东

(广东省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广东 梅州 514000)

剖宫产术产妇由于麻醉、手术牵引等因素,术后胃肠蠕动恢复缓慢,主要表现为肠蠕动消失、术后排气排便功能障碍。目前剖宫产术后腹胀已成为手术后的主要问题,这是由于手术创伤、麻醉抑制、术后卧床休息等因素,容易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胃肠功能不能顺利恢复,出现腹胀、腹痛、肠麻痹等症状。腹胀对腹壁切口的愈合有不良影响[1]。同时,严重的腹胀不仅会使患者极度不适,还会因横隔膜抬高和活动受限而导致呼吸困难。本研究用小承气汤联合艾灸治疗剖宫产术后腹胀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初产妇26例,经产妇14例;年龄23~37岁,平均(29.11±2.21)岁,轻度腹胀13例;中度腹胀27例。观察组初产妇27例,经产妇13例;年龄23~37岁,平均(29.21±2.78)岁;轻度腹胀12例,中度腹胀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剖宫产术后腹胀,出现不同程度肠胀气和不适感;②知情同意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等无法配合;②合并原发性肠道疾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术前3天,指导患者训练排便规律、使用便盆,正确翻身。同时,为患者制定正确的饮食计划,术后应优先选择清淡流质食物,鼓励患者多吃新鲜果蔬和早期下床活动。维生素B1,100mg,每天肌注1次。

观察组术后加用小承气汤联合艾灸治疗。①艾灸:选择气海,关元,中极,双足三里,双三阴穴。术后24h施灸。取平卧位,以手指比量法取穴,护士取艾灸盒2只装1具,点燃2根艾条,对准气海,关元,中极,双足三里,双三阴穴等穴位,将艾盒放于其上,放置20~30min,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灸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施灸时注意病室的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必要时应设排烟设施及屏风。②小承气汤药用红藤10g,黄芩10g,丹参10g,丹参15g,黄芪10g,柴胡10g,生大黄10g,枳实10g,厚朴10g。恶心呕吐加木香、丁香、陈皮各10g,脾胃虚弱加白术和山药各10g。日1剂,加水煎熬至250mL,口服,日2次。

两组均治疗3~5天。

3 观察指标

两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剖宫产术后腹胀治疗总有效率。

用SPSS22.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2]

显效:剖宫产术后腹胀症状体征消失。有效:剖宫产术后腹胀症状体征好转。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d,±s)

表1 两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d,±s)

组别 例 腹胀消失时间 腹痛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 40 5.25±1.31 5.21±1.45 7.21±1.12观察组 40 3.21±1.04 3.21±0.23 5.21±0.25 t 8.167 7.121 7.121 P 0.000 0.000 0.000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作为剖宫产的症状之一,引起腹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部分孕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会选择牛奶、鸡蛋、糖等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导致胃体积增大,从而产生腹胀。②在手术创伤和麻醉的作用下,可能刺激肠道,降低肠道蠕动,麻醉下肠道瘫痪,肠腔内会有大量气体积聚,不能排除。③产后妇女可能会因为疼痛而抽泣、呻吟,再加上说话频繁,胃肠道内有大量空气,容易引起腹胀。④部分产妇因疼痛拒绝早期活动,难以迅速恢复肠蠕动,延长肛门排气时间。⑤产妇术前禁食时间短,术后肠蠕动恢复慢,当食物在肠腔内积聚时容易发生腹胀。西医中,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酶活性,使胆碱能完全发挥作用,引起胃肠道、膀胱和输尿管的平滑肌收缩,增加肠蠕动和膨胀效应[3]。

中医认为,剖宫产术后腹胀为术后气机不畅,气血两虚,导致气血瘀阻和肠道传导障碍。因此,治疗原则是益气活血、益气通腑。小承气汤祛邪散结。方中陈皮、厚朴破气散邪,大黄泻热,加丹参、红藤活血化瘀,减少肠粘连、肠壁水肿,加黄芪、党参健脾养血,黄芩解毒清热。诸药合用,扶正益气、行气化瘀[4-5]。

艾灸温通经络、益气活血、消肿散结,可调节神经平衡、止痛、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肾健脾。根据经络穴位-脏腑理论,艾灸可以刺激位于体表的穴位,从而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6-7]。艾灸可以促进气血运动,显著改善胃肠功能,消除腹胀[8-9]。艾灸可以通过疏通脏腑经络,疏通脾胃,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借助艾灸产生的热量,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激活细胞,活跃神经,改善微循环,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肠蠕动恢复,从而达到治疗腹胀的目的。艾灸有利于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缩短排气排便时间,减轻术后腹胀。艾灸关元穴、气海穴等能有效缓解腹部手术后疼痛,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节约医疗费用,且临床未见明显不良反应[10-12]。

综上所述,小承气汤联合艾灸治疗剖宫产术后腹胀可加速腹痛腹胀消失,缩短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肠蠕动承气汤胃肠功能
四承气汤思辨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论小承气汤非攻下之剂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雷火灸干预直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45例
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芒硝敷脐促进大肠癌术后肠蠕动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