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食玉米新品种桂甜糯228 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1-11-15刘亚利卢生乔滕辉升杨耀迥钟昌松张述宽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子粒斑病糯玉米

刘亚利,卢生乔,陈 坤,弓 雪,苏 琪,滕辉升,杨耀迥,钟昌松,张述宽

(1.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南宁 530007,2.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处,南宁 530007)

鲜食玉米具有食口性好、低脂肪、多维生素等特点,被营养学家称为“新型营养保健食品”“长寿食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等[1-4]。与普通玉米相比,鲜食玉米种植效益明显高于普通玉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深受消费者欢迎,已成为中国农业的特色经济,有望成为中国的主粮食品。目前,市面上推广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繁多,但区域化比较明显,抗性强、品质优的品种较少,因此需加大优良品种的引进和选育力度,培育出一批突破性品种来促进鲜食玉米产业发展[5-9]。桂甜糯228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简称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应用传统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选育出的鲜食玉米新品种,具有甜糯双隐性基因的甜糯玉米,因其F2 果穗糯与甜子粒比例为3∶1,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品质好、糯中带甜、皮薄、柔嫩性好等突出特性,兼顾了糯玉米和甜玉米的风味,可满足多区域消费者的需求,是当前广西生产上急需的鲜食玉米品种类型。本文对桂甜糯228 的选育过程和品种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为今后的推广和成果转化提供参考。

1 桂甜糯228 亲本来源及品种选育

1.1 母本518MBC-13 选育及特征特性

母本518MBC-13 是以糯玉米双交组合桂糯518×YL611 混合授粉1 代后为基础材料,经系谱法自交选择7 代选育的二环系。518MBC-13 株型平展,株高156 cm,穗位高70 cm,全生育期春季平均100 d,秋季平均90 d;幼苗叶鞘紫红色,第一片叶匙形,叶片绿色;株叶片数15~16 片,茎杆“之”字形弱;雄穗一级分枝15~16 条,主轴明显,分散上冲,护颖绿色,花药淡紫色,花粉黄色,花丝淡绿色,果穗着生在倒数第5~6 片叶处。果穗筒型,穗轴白色,穗长12.5 cm,穗粗4.0 cm,穗行数14~16 行,行粒数30粒,子粒白色,糯质型;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后期感锈病,轻感茎腐病。繁殖每公顷产量2 250~3 000 kg。

1.2 父本6 珍BCW-2-15 选育及特征特性

父本6 珍BCW-2-15 是用糯玉米单交种玉美头606 与甜玉米杂交种华珍获得的双交种杂交,选出的优良株系为母本,与糯玉米单交种玉美头604 与甜玉米杂交种华珍获得的双交种,选出的优良株系为父本,获得F1,再以F1 为母本,用糯玉米单交种玉美头604 与甜玉米杂交种华珍回交,混合授粉1 代后为基础材料,选择甜质子粒后代为基础材料,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获得甜糯双隐(wxwxsh2sh2)植株后,再经系谱法自交选择7 代获得的甜糯双隐(wxwxsh2sh2)自交系。

6 珍BCW-2-15 出苗至子粒收获期春季平均100 d,秋季平均90 d;株型平展,株高158 cm,穗位高70 cm;第一片叶匙形,幼苗叶鞘绿色,叶片浅绿色;株叶片数15~16 片,茎杆“之”字形弱;雄穗分散上冲,一级分枝为12~14 条,主轴明显,护颖绿色,花药淡紫色,花粉黄色,花丝淡绿色,果穗着生在倒数第5~6 片叶处。果穗筒型,穗轴白色,穗长12.5 cm,穗粗3.8 cm,穗行数14~16 行,行粒数30 粒,子粒白色,甜质型;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后期感锈病,抗茎腐病。繁殖每公顷产量1 500~1 950 kg。

1.3 桂甜糯228 选育过程

2016 年下半年以518MBC-13 作母本,以6 珍BCW-2-15 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白色甜糯玉米杂交组合,2017 年上半年参加糯玉米新组合预备试验;2017 年下半年参加产量比较、品质鉴定试验;2018年上半年参加多点试验;2019 年以桂甜糯228 名称参加广西鲜食玉米区域试验;2020 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玉2020055号)。桂甜糯228 遗传系谱见图1。

图1 桂甜糯228 遗传系谱图

2 桂甜糯228 品种的特征特性

桂甜糯228 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在南宁市春季约77 d,秋季约70 d;株型较披散平展,株高210 cm,穗位高77 cm;第一片叶匙形,幼苗叶鞘浅紫红色,叶片浅绿色;株叶片数19 片左右,茎杆“之”字形弱;雄穗一级分枝11~13 条,分散较上冲,主轴明显,护颖绿色,护颖基部绿色,护颖顶部绿色,花药黄色,花粉黄色,花丝淡绿色,果穗着生在倒数第6~7 片叶处,苞叶有紫斑。果穗筒型,穗轴白色,穗长18.9 cm,穗粗4.8 cm,子粒白色,同一果穗上3/4 子粒为糯质,1/4 为甜质,穗行数12~20 行,平均15.5 行,行粒数38 粒,千粒重约355 克。田间记载大斑病1~3 级,平均1.5 级,小斑病1~3 级,平均1.6 级,纹枯病病情指数0~27.8,平均6.1,青枯病0~4.8%,平均0.4%,茎腐病0~11.9%,平均0.9%,锈病1~3 级,平均1.8 级。

3 桂甜糯228 产量和品质表现

桂甜糯228 参加新组合预备试验,每公顷产量20 325 kg,比桂糯518 增产14.5%,产量比较试验每公顷平均产量19 650 kg,比桂糯518 增产14.5%。多点试验结果显示,5 点每公顷平均产量18 750 kg,比当地CK 平均增产11.3%。在所有试验中,其糯性和口感均优于桂糯518。

区域试验中,2019年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0 600.5 kg/hm2,比对照增产9.1%,居第21 位,增产点次达71%;2019 年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0 776.0 kg/hm2,比对照增产6.4%,居第26 位,增产点次达86%。

两季品质评价汇总显示,感观品质25.1 分,气味、风味14.3 分,色泽5.9 分,糯性15.7 分,柔嫩性7.7分,皮薄厚15.8 分,品质评价等级汇总评分为84.5分,按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鲜食皮薄、香、软、糯中带甜性好、口感好。

4 桂甜糯228 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桂甜糯228 适应性广,可以在广西全区作为鲜食糯玉米种植,也可引种推广至广东等东南生态区域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隔离种植。一般应与其他玉米隔离种植,空间隔离要求300 m 以上,时间隔离春季应在25 d 以上,夏、秋季20 d 以上,以防串粉,保证品质。

2)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的种植习惯,适时播种,一般土表温度稳定在12 ℃以上即可播种。播种过早,土温低,发芽出苗慢,易烂种造成缺苗。播种时不宜太深,春播可采用地膜覆盖,能保温保湿。在广西桂中、桂南春播在立春前后可播种,秋播在立秋前后10 d 均可以播种;桂北春播在雨水前播种,秋播在立秋前播种。

3)合理密植。对于肥力中上的地块一般每公顷种植38 000~45 000 株,种植密度过大易出现倒伏、秃尖、空秆、结实差等问题。

4)田间管理。苗期确保苗全、齐、壮,科学施肥,合理排灌,基肥以农家肥或复合肥为主,且50% 的肥料作基肥。注意防治虫害以确保玉米正常生长和商品品质。苗期重点防治地老虎、铁甲虫、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螟,中后期重点防治草地贪夜蛾、蚜虫、棉铃虫和玉米螟。

5)适时采收。春季在开花授粉后22~23 d 收获,夏、秋植应在开花后20~22 d 收获,以保证鲜食食用品质。

猜你喜欢

子粒斑病糯玉米
茶轮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黑糯玉米果冻的加工工艺研究
黑糯玉米新品种‘华耘黑糯501’的选育
黑糯玉米色素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的研究
长期不同施肥对南方黄泥田水稻子粒与土壤锌、硼、铜、铁、锰含量的影响
钼磷配合施用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子粒品质的影响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小斑病发生的影响
优质小麦子粒淀粉组成与糊化特性对氮素水平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