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者防止决策执行“跑偏”的方略

2021-11-15王园园

党课参考 2021年20期
关键词:跑偏监督机制惩戒

〉〉〉〉〉王园园

决策执行作为现代组织管理的重要环节,不仅承载着落实上级领导决策意图的重大责任,更是实现组织整体发展目标的必要步骤。然而,在工作实践中,决策执行并不总是如同想象的那般顺畅,也会因为各种复杂性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决策执行“跑偏”现象。这不仅无法保障领导决策意图落实到位,甚至有可能偏离决策初衷,危害单位整体发展。因此,领导者应当结合单位发展状况制定兼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

决策传达精细化

领导者可依据组织实际情况将精细化治理理念融入决策传达之中,以确保决策准确高效传递。一是赋予其适度变通权限,但不得脱离决策本意。二是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构建决策首尾呼应机制,即当决策传达到基层执行人员时,领导者应当借助垂直型的沟通渠道与决策执行人员积极沟通,以确保决策执行人员所接收和领悟到的决策意图与顶层领导意图相匹配,进而降低由于传达过程中决策筛选、决策执行人员对决策理解偏误而导致的决策执行“跑偏”。

决策执行规范化

领导者应当将规范单位决策执行过程作为防范决策执行“跑偏”的重要策略予以贯彻。一是要明确界定决策执行责任边界。只有清晰而明确地界定决策执行人员各自的责任边界,才能够为监督制度发挥效果提供必要的支持,进而为规范决策执行提供基本保障。二是要着力优化决策执行程序。这就要求领导者在保留核心决策执行程序的基础上,尽可能剔除掉不必要的程序,以简化决策执行程序、提高执行透明度、减少决策执行操作空间。三是要重点加强结果审查。领导者应当结合决策执行标准对决策执行人员执行结果进行严格审查和验收,从中发现决策执行“跑偏”的决策执行对象,将其列为规范决策执行的重点关注对象,以提高决策执行规范化程度。

执行监督完善化

领导者应当构建起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以确保决策执行不偏离、不走样。一是打造全链条监督机制。一方面,领导者应当将传统事后性监督向事前和事中扩散,以构建起完善的全过程监督链条,提高决策执行监督效率。另一方面,要着力疏通自上而下的层级决策执行监督机制,防止决策在传达过程中失真和走样。二是要建立横向网格化监督机制。从组织管理层级来看,在保障监督反馈渠道畅通的情况下,同级监督效果要远远优于层级监督。因此,领导者可尝试在同级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构建相互监督机制,以形成横向层面网格监督,并与全链条监督机制相结合,从纵向与横向两方面对决策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问责惩戒严格化

领导者应当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将构建严格问责追责机制作为防范决策执行“跑偏”的重要手段。一是要健全问责机制。领导者要结合监督机制,相应构建起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结果的全过程问责机制,以确保决策执行问责的有效性和问责效力。二是适度提高问责惩戒的成本。决策执行人员出现执行“跑偏”行为通常与其利益紧密相连,利益与成本的衡量是决定决策执行人员是否实施不当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有效防止决策执行人员因逐利倾向而导致的决策执行“跑偏”,应当适度提高问责惩戒力度,以高违规成本来提高执行“跑偏”成本,使决策执行人员自觉规范执行行为,保障决策执行到位。

猜你喜欢

跑偏监督机制惩戒
忘却歌
教育惩戒,育人为本
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
让惩戒教育有章可循
皮带机跑偏原因及防偏技术探析
浅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治信任建构
警惕去产能“跑偏”
奶源地建设“跑偏”了吗
军队财务收支管理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