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云课堂”现象研究

2021-11-15

戏剧之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云课堂进校园戏曲

(上海大学 上海电影学院,上海 200072)

2020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在这特殊的半年时间里,举国上下的停工停学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各行各业在疫情期间都遭受到很大的创伤。传统戏曲面对这次挑战积极做出了调整。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全国各地都取消了剧场演出,在各大剧院不能正常开演的情况下,戏曲传播方式与以往相比较也有所改变,众多剧院积极转战“云”上,借助网络媒介的优势,依托抖音、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大学生慕课等平台来开展“云课堂”,传播戏曲文化知识。

疫情期间的戏曲“云课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专业院团针对广大网友所开设的网络课程,在互联网各大平台上用短视频的方式来普及戏曲专业知识,展播经典戏曲剧目,吸引更多观众来认识戏曲、了解戏曲、欣赏戏曲。另一种是全国各大高校对戏曲专业学生的线上课业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青年戏曲人才,利用网课来传授唱腔、身段知识及演出经验,更好地传承戏曲艺术。在2020 年疫情这一特殊时期里,“云课堂”为戏曲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各大专业剧团“艺起前行”,共享“云”上雅韵

“艺起前行”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上海市文艺界共同发起的抖音主题活动,鼓励全民网友通过短视频的形式用镜头记录文艺作品或者传播文艺抗疫带来的正能量。该主题活动影响极大,从疫情爆发到情况好转,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在抖音APP 上已经拥有约2.2 万条短视频、13.6 亿次播放量。视频内容精彩丰富,文艺作品题材不限,通过全民参与创作、转发、点赞等方式一度成为抖音平台上的热门话题,传统戏曲艺术在这次主题活动中借助自媒体优势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在这场疫情中,各大专业戏曲院团纷纷以“云课堂”的形式来传播戏曲知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上海昆剧团作为全国一流的专业戏曲剧团,从2020年2月5日起便通过微信公众号给观众推出了一系列“云”上观赏雅韵的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其中包括戏曲赏析、明星讲坛、“云”上课堂等有关内容。上海昆剧团通过“云欣赏”的形式陪戏曲观众在家看戏学戏,为枯燥宅家的观众们带来了一些乐趣。上海越剧院也积极进行线上演出,聚集三个演出团一起上线,在疫情人们宅家期间特别开设直播公益演唱会,同时越剧团每周三与观众线上相约,开展越剧“云直播活动”。此外,上海越剧院还运用越剧童谣“云课堂”公开课来教导儿童学习越剧,通过直播教学带领儿童领略越剧风采。为吸引新一代年轻戏曲观众,河南豫剧院等专业戏曲剧团安排的明星课堂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戏曲界知名演员以视频的形式来向观众讲解戏曲各个行当的基本功,为年轻观众细致讲解戏曲的一招一式。

由此可见,在疫情期间戏曲艺术面临传播难题时,新媒介的出现为其注入了新的动力,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每一次科技手段的革新,都给戏曲的表现和接受带来新的艺术可能性,也给戏曲艺术的传播增加了新的活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短视频的火热恰恰使得戏曲艺术在不能登上舞台的情况下以一种新的姿态在网络中传播开来。这些视频不仅在微信公众号上播出,同时也在剧院官方抖音号上进行播放。视频时长虽然只有五、六分钟,但却形象生动。上海昆剧团在抖音上共有约141 个作品,获赞数量上万。各大戏曲院团的“云课堂”教学评论区互动密切,这对戏曲传播的帮助显而易见。

抖音已然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传播媒介之一,传统戏曲充分运用这一自媒体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抖音短视频具有平民化、交互性强、传播快的特点,这种传播方式改变了以往传统戏曲艺术传播中“传者”与“受者”的身份,“在短视频传播中,通过点赞、发布评论,用户可以即时实现信息反馈,表达意见,只需‘分享’‘转发’就可以随时由信息接收者变为信息传播者,从而拓展了信息传播的途径,延长了整个传播过程。”在这一传播过程中,网友通过转发、点赞视频从信息接收者转变为戏曲传播者,使更多网友看到了戏曲样式。由此可见,这种传播方式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欣赏戏曲的线上观众人数增多了,让戏曲艺术得到了更多观众的认可,也激起了从没接触过戏曲艺术的网友的好奇心,扩大了戏曲艺术的传播范围。

在分析短视频对传统戏曲传播带来的影响时,有学者曾指出“通过戏曲传播的线上线下联动,可以打通戏曲创作者、戏曲观众、戏曲院团互动交流的渠道,从而实现传统戏曲创作、生产、传播、营销过程中的全媒体传播,增强传播效果。”这种短视频传播戏曲的方式无疑拉近了观众与戏曲艺术之间的距离,线上的评论和交流也使得线下的青年戏曲演员们能够展开奇思妙想去创新戏曲,以此来更好地获得观众的认可。

二、各大高校停课不停学,开展“云”上教学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大中小学以及各大高校春季学期几乎都不开学,教育部停止了几乎一切线下课程的安排,这对传统戏曲教学产生极大影响,于是疫情期间各大高校戏曲专业同其他专业一样停课不停学,采取网络教学和线上戏曲进校园的方式来授课,这对于原来以“口传心授”为教学方式的戏曲教育来讲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探索的同时无疑也面临着一次全新的挑战。

(一)防疫进行时,戏曲专业的网络授课

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上海大学等院校的戏曲专业必修课在疫情期间采取网络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传统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与网课相结合,专业课老师利用微信群、腾讯会议等平台带领学生一字一句地学习唱曲,一招一式地学习戏曲表演动作。“云课堂”使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增多,老师通过视频的方式督促学生完成每日的练习,平时教学中学生课后自觉完成的练习任务在“云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成为了每日必须完成的项目作业,学生课后练习的时间得到了保障,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将抗疫宣传融入到了戏曲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当中。戏曲相关专业的学生为抗击疫情创作了有关抗疫主题的京戏,例如京剧系研究生曹祖瑜的京剧直播栏目在微博、抖音、网易云等平台上都有发布,疫情期间其在家录制的《生死恨》选段唱出了抗疫的决心。而音乐系研究生于子傲和孙奕晨共同创作京歌《送瘟神》。类似的大学生创作戏曲作品抗击疫情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宣传戏曲艺术的责任和担当。

除了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以外,许多艺术专业院校推出了自创的戏曲健美操来增强学生的体质。中国戏曲学院作为中国戏曲专业教育领域的最高学府,为抗击疫情编排的强身健体操将戏曲表演的身段动作与健美操进行了完美结合,带给学生轻松愉悦之感的同时使他们强身健体。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李燕老师录制了一系列视频,韵律操根据年龄层次划分为精简版和儿童版两个版本。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付费的网络课程,如上海创意梨园文化传播中心对4 到25 周岁的人群开设了戏曲课程,通过戏曲微信群发放资料,在APP 上进行互动辅导,按照戏曲难易程度来分班授课,小班教授京剧《天女散花》、《失街亭》,昆曲《玉簪记·琴挑》等经典剧目。

将戏曲专业院校开设的“云课堂”与各大剧院开设的网络课堂相比较,可以看出两种模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学校戏曲专业更加注重通过网课的形式来教授学生与传统戏曲艺术相关的专业知识,教学方式更加严谨,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增多,对戏曲表演动作的分解讲授使得学习过程愈发精细化。而各大剧院用短视频的方式开设的课程更加侧重于娱乐网友,相对来讲比较轻松有趣,娱乐性较强,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网友关注戏曲。

(二)线上戏曲进校园

除了各大高校停课不停学,开展戏曲“云课堂”教学活动之外,也出现了线上戏曲进校园的现象。疫情期间,同济大学在4 月18 日首次以移动直播间的形式开展线上戏曲进校园活动,通过邀请蔡正仁、张静娴、谷好好等著名戏曲演员来直播间做客,带领网友一起感受昆曲的美。同济大学线上戏曲进校园的活动在四月份举行过三次,经典昆曲《长生殿》在各个高校的“舞台”上盛演不衰,深受年轻学生的喜爱,甚至有些戏曲青年爱好者会唱其中一些经典唱段。在这次活动过程中,上海昆剧团和同济大学合作推出的学生版《长生殿》,引来了更多爱好戏曲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5 月,为深入开展松江区中小学戏曲教育工作,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与松江区教育局合作,联手开展了线上戏曲进校园活动,给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沪剧和黄梅戏片段。线上戏曲进校园的活动形式创新了戏曲进校园的路径,以直播的形式宣传戏曲,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学生,同时也为日后正常的授课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除此之外,不少戏曲微信公众号通过向读者推荐戏曲艺术课程来达到戏曲宣传的目的。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陈敏在超星学习通上开设了《舞台人生:走进戏剧艺术》课程,讲解戏剧与人生的关系,讲解广义与狭义的戏剧,通过对比中西方戏剧作品来比较中西不同的戏剧观,带领学生思考戏剧美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吴乾浩老师的《戏曲鉴赏》课程从戏曲史的发展脉络角度讲授戏曲经典作品的独特表演体系与文学特点,该课程在大学生慕课平台上多次播放。这些艺术课程的受众主体是青年大学生,超星学习通、b 站这些学习平台为爱好戏曲的学生提供了课堂之外的海量资源,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为更好地培养年轻一代戏曲专业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008 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后,戏曲进校园的活动逐渐拉开序幕。传统戏曲进校园的活动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普及戏曲知识,学习传统戏曲中的经典片段;2.将戏曲与学生体质锻炼相结合,开设戏曲课间操;3.成立戏曲社团,请专业老师开展演出活动。线上戏曲进校园的活动内容虽然本质上没有多大的改变,但这种教育方式的信息反馈机制却比以往戏曲进校园的机制要好,这一点要归功于网络的优势。

“网络的魅力在于它能提供一个虚拟社区,实现现实中人际传播的某种功能,甚至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实现了散状多维互动传播。网络的这种优势,使得戏曲的传播、接受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网络的这种魅力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网友的认知和欣赏趣味。在网络、手机的普及下,很多学生对于网络知识的接受往往比成年人更加迅速。碎片化的视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网络大数据会根据个人喜好来推送相关戏曲视频给学生。这样一来,无形中学生就会有很多的机会接触戏曲,慢慢地在网络环境中学习戏曲就会成为日常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便从被动接受的学习对象转型成为了主动探索的戏曲爱好者。

关于戏曲进校园的意义,曾经的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说:“戏曲进校园作为国家文化复兴战略的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通过创造戏曲与年轻人的交集,对戏曲事业的振兴和青少年精神培育两方面同时产生深刻影响,让青少年因亲近戏曲而变得高雅,让传统戏曲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得到赓续。”从传统的戏曲进校园到现今的线上戏曲进校园活动,戏曲一直都在关注年轻一代的接受问题,戏曲教育应像儿童兴趣班一样从娃娃抓起,为戏曲艺术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戏曲“云课堂”的意义

戏曲“云课堂”的实质是戏曲传播与新兴媒介的结合,这里的新兴媒介主要指的是互联网。针对艺术载体、媒体以及传播手段,周华斌教授在《戏曲的记录、传播与再创》这篇文章中指出:“载体与媒体的革新带来了艺术的多样化,为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看,20 世纪以来随着新载体和新媒体的介入,为艺术的记录与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为传统的艺术形态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戏曲传播的载体和媒体也出现了更新换代的现象,戏曲在媒介变化的过程中首先经历了唱片和广播那种没有图像的声音传播;其次经历了电影的音像合成记录与传播;后来又经历了电视的先期录播和即时传播。录音带、录像带,这些媒介后来被光盘所取代,如今电脑、电视普及,光盘又被取代,戏曲被带入网络传播的时代。

从媒介变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来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戏曲其实一直都在努力适应新时代的变革,紧跟时代发展来调整自身。现如今,面对网络的便捷与发达,传统戏曲正在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面对开放多元的社会,它必须开拓新的传播媒介以适应观众的需求。2020 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剧院、影院不能开放演出,艺术家想尽办法,于是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些“云观赏”、“云课堂”的现象,这样的现象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是传统戏曲在媒介传播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戏曲网络“云直播”、“云课堂”、“云观赏”的形式在满足老戏迷审美需求的同时,还借助自媒体平台把年轻人的反馈信息传递给了表演者,供戏曲演员继续修改作品。疫情发生之前,戏曲艺术是一种在舞台上当众表演的艺术样式,“舞台演出传播是戏曲艺术的本体,网络传播却使戏曲的演出地点和空间获得了彻底的自由。它缩短了生活中的时空距离,改变你演我看、你放我听的单向传播模式,给演员以灵活的表演空间,给观众以更多的选择余地。”这对戏曲传播来说是件好事,这也是戏曲“云课堂”的价值所在。网络戏曲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戏曲可以搭上互联网传播的快车,去追逐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不断地输出自身的魅力。

四、结语

疫情期间两种类型的戏曲“云课堂”的尝试为戏曲传播寻找了新的路径,短视频的输出并不是简单的单向输出,它积极带动网友进行连线互动。评论、点赞加转发的模式极大地拓展了戏曲传播的广度,在网友与主播互动的过程中增强了“云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促使从事戏曲表演的专业人员和高校戏曲专业的老师去思考戏曲传播与创新方面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大众的积极性,使得戏曲艺术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但这种以短视频的方式来传播戏曲艺术的模式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碎片化的戏曲视频尽管适应了现代观众快速浏览信息的需求,突出表现了戏曲艺术的特色,但这种碎片化的方式却打破了戏曲表演整个过程中的神韵。其次,剧场有着独特的“场”的效应,它可以将观众与演员、观众与观众之间的情感相联系,形成一种微妙的观戏气氛,这是戏曲艺术与电影、电视等其他艺术的不同之处,也是独特的魅力所在。而网络戏曲在手机屏幕、电脑屏幕的阻隔下,使观赏戏曲的活动成为个人化、私密化的活动,从而淡化了剧场的氛围。尽管如此,面对新媒体的介入,我们还是应该把握住网络的优势,利用“云课堂”、“云直播”等形式去吸引网友的眼球,博得观众对戏曲艺术的好感和好奇心,下一步再去思考怎样才能把线上的戏曲受众带到剧院来看戏这一问题。

猜你喜欢

云课堂进校园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不一样的云思维:“云”在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索
对联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