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14刘爽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7期
关键词:国画创作应用

【摘要】国画历史悠久,具有深刻的民族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笔墨文化是国画创作中的重要元素,是塑造中国画风骨的重要工具。笔者以中国笔墨文化元素作为研究切入点,对其在国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笔墨文化;国画;创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J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7-166-03

【本文著录格式】刘爽.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9(17):166-168.

中国画历史悠久,是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在创作的时候运用了独特的表现形式,使其表现内容更加丰富。在诸多中国画创作元素中,笔墨文化是最为独特的表现手法。通过笔墨文化在国画创作中的应用,不仅仅给其增添了色彩,也融合了书法的特点,将绘画者的内心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画的意境。基于此,笔者对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一、中国笔墨文化与国画概述

(一)中国笔墨文化元素

简言之,笔墨文化元素就是将笔和墨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以此进行书写、绘画等创作。也就是说,笔墨文化是书写和绘画艺术之间的有效结合。在进行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画笔这一形式,将作者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笔墨则是进行绘画的基础,也是表达作者内背心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基于中国画的特点和主要形式,与西方的创作手法、绘画技巧不同,更加关注意境的表达,以及韵味的刻画。在进行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尤其关注点线和留白,借助情景交融的模式,营造出良好的作品意境空间,将其中承载的意境和内涵表达出来。面对中国画的创作特点和需求,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可灵活借助笔墨文化元素,将其与国画融合到一起,最终借助笔墨文化元素的特点,提升国画的艺术气息,以及悠远的意境,逐渐形成国画独特的创作手法[1]。

(二)国画中的笔墨语境

国画历史悠久,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内,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关,在每个时代都呈现出显著的特点。结合国画的发展历程,虽然国画在创作的时候,写实和写虚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基本上都是以物写意、以境传情的方式进行的。同时,基于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的转变,对笔墨结构的具体用法也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在这一背景下,在创作国画的时候,必须要有效地融入笔墨元素,将作者的内心感受、时代气息精准地表现出来,逐渐提升国画的审美价值。

在国画创作的过程中,笔墨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呈现出显著的价值。在对其进行理解的时候,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即:国画创作时使用的笔墨、作画时的具体表现手法、国画中的艺术语言、国画创作过程中蕴含的笔墨精神。基于国画的内涵,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融入新元素,才能将中国文化独特的美感体现出来,使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例如,在画梅、竹时,融入笔墨的形式,往往只需要简单的几笔,就可以将梅花和竹子的气节、傲骨展现出来,并将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以及中国独特的文化精准地传达出来[2]。

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其通常融入了作者自身对世界的认知与了解,以促使创作者自身的个人修养以及生活阅历能够在国画的具体创作当中得到体现,与此同时,国画的创作者还能通过国画对自身想要表达的思想理念进行宣扬与传递,在对其审美价值进行体现时,需注重自然美和自身感悟的有效结合,以呈现出国画作品的不凡意境,但是,因为每个创作者具有独特性以及不同性,以此使每幅国画作品都呈现出各种表现形式,且不同表现形式通常需依赖于笔墨文化的相关元素进行体现。对自然的神奇而言,主要就是在人类不能完全的复制自然美,但运用笔墨以及相应的手法,对自然美具备的神韵实施提炼与概括,以将其呈现于画纸上进行展现,国画创作者可经过不同笔墨结构,促使“写”与“线”的科学化组合,其美丽通常各不相同,并在传统的国画创作过程中,經过独特化笔墨文化的元素,呈现出各种的精神理念。

二、中国笔墨文化元素的特征、特点与审美价值

中国笔墨的文化元素所具备的特征通常呈现于线条与书写之间抽象活动的有效结合,其二者具备的功效通常表现为国画元素具备的独特化的审美价值。

(一)中国笔墨的文化元素特征

中国笔墨的文化元素具备的特征主要表现形式为线条,通过线条变化以及组合,形成所需的造型,由此可知,不存有线条,国画轮廓的构造通常是不存在的。中国笔墨的作品中,线并非是没有升级的线条,其源自于墨,而墨又源自于笔,且笔游走于纸上,就会形成。因此,从就传统化哲学角度,线的生产过程中留白就是空,没有任何物就是空,没有形又生成无物,而无形又会生成无线,且奥妙无穷。从客观角度而言,因为存有线条,才能使国画自身更具表现力以及辨识度,而没有这些,解读的思想内涵通常空白无力。

中国笔墨的文化元素另一个重要特征为书写,中国画创作更讲求写意,也就是表现成小写意与大写意的不同的艺术形式,这则能表现出写具备的重要性。就笔墨表现出的写的特征而言,明朝的唐寅对工笔画进行评价说其像楷书,写意则更像草圣。由此可知,立足于某种意义,擅长于书法的人,通常也更注重作画,写反映于国画上,并呈现出力道微妙的变化,通过书法渗透画法,以绘画实现凝聚神思,从而使国画更具生命力,这通常是传统笔墨元素表现出的写的特征及其内涵所在。

(二)中国笔墨的文化特点

首先,中国笔墨文化的线。中国国画创作当中,笔墨文化的元素是存有基础特点的。在国画过程中没有线,无法呈现出其造型,也没有其具体含义。国画创作过程中,先天作为不可缺失的部分,若没有进行线条描绘,国画表现力通常就是零。就外表来说,其简单线条通常给国画相应的生命力,经过线条可呈现出作者内心的情感以及想法,同时,在国画中,线条变化能够使国画呈现的更形象,并充满感染力。

其次,中国笔墨文化的写。中国国画的创作中,笔墨文化元素当中,写通常有着显著的特点,国画或书法当中,写是极其重要的,国画通常能将其分成小写意与大写意两种。通过写的方式,通常能更好的传递与表达国画当中的情感,并呈现出国画的表现力、生命力,并感受到当中表达的精神韵味。

(三)中国笔墨文化的审美价值

对国画而言,其发展研究主要是从宋元之后,该时期能看到国画的笔墨情趣通常呈现出草草几笔,这种随意性笔墨则能呈现出创作者自身的心境。这种逸笔草草形式的笔墨通常更注重和现代化生活之间的联系,并呈现出时代具备的生活气息。因此,就国画创作的发展历程而言,国画作品并不注重写虚与写实的分别,更多表现出借物表意的一种艺术形式。就国画创作而言,绘画大师齐白石认为的国画创作是游走于似和不似之间存有的巧妙性。传统的国画创作上,更注重对笔墨的应用以及对实体的表现,但是因为认识的观念以及审美的形式变化,其对笔墨结构的不一致看法通常使笔墨在国画当中的价值无法获得相应的体现。除此之外,因为中国画属于意象艺术,将笔墨书写的自然人文通常需经过各种元素的衔接、转换、对比等构成具有韵律的画作。因此,想要使笔墨文化具备的审美价值得到真正理解,其不仅需明确点线面的联系,而且还能在“似与不似”当中体验到其中的精神气质。

三、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具体来说,笔墨文化元素中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有:点、线、空、光影、肌力、意境等。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一)点元素与国画创作

在进行国画创作的过程中,点是最为基础的部分,也是笔墨文化元素表现的起始环节。在国画创作中,点的大小、浓淡、方向等,都会给观赏者带来差异化的体验,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国画的表现效果。在国画创作的过程中,点虽然非常小,但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画的风格。因此,在创作国画的时候,必须重视点元素,并对其进行灵活运用,借助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的点,给观赏者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并将国画的意境精准地表达出来。

具体来说,点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枯点、圆点、竖点、湿点和横点。有的点如同蜻蜓点水,有的点则如同空中坠石。因此,在创作国画的时候,应尤为关注点的运用。具体来说,画家在下笔用墨的时候,应关注点的疏密、浓淡、虚实、大小,以腕发力、快慢不同,确保点的下笔恰如其分,以免其出现刻板的现象;另外,在下笔用墨画点的时候,还应利用借助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将作者内心的情感、自身的修養等渗透其中,使得观赏者能够通过国画感悟到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3]。

(二)线元素与国画创作

线元素是中国笔墨文化元素中最为基本的创作元素,也是进行中国画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表现形式等。从线条的表现形式上来说,线元素主要有长短、曲直和疏密之别。在进行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线元素使用的形式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就中国画来说,在创作的时候主要涉及到两大类,即工笔、写意。其中,工笔主要是以线为主,讲求严谨用线,要求线条顺涩得当,不仅仅要拥有圆润的线条,还要具备顿折的线条,以免出现轻飘浮躁的线条。确保借助顺畅的线条,将物象中的细腻美感精准地展示出来;在写意创作的过程中,墨为重,更加关注线条的虚实、疏密等,主要是借助一波三折、虚实结合、抑扬顿挫的线条,增强国画的效果,最终达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效果。另外,在写意画的创作中,更加强调一笔到底的线条用法,要求线元素能够保持“线断气不断、线简单不拙、轻但有力、松但不呆”的特点,通过对线元素进行不同的组合,最终给国画的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历代帝王图》《女史箴图》《韩熙载夜宴图》在进行创作时,都借助了线元素,以线条作为基础,使其作为造型的语言,将物象的神情等精准地体现出来,赋予了国画中的意象审美,增强了国画的艺术价值。

(三)空元素与国画创作

空元素在国画创作中,又被称之为“留白艺术”,这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在画面中构建出一定的空白区域,以此增强画面的艺术效果,更好地烘托画面中的物象造型。在进行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借助“计白当黑”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以虚托实、以实托虚、虚实相生的方式,在国画的画面中,给观赏者预留一部分的想象空间,使其在观赏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对画面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最终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基于此,在进行国画创作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画面过于“拥堵”的现象,借助一定的留白艺术,给观者留下想象空间。留白虽然是无形的,但却可以通过云烟雾水等元素展现出来,并将作者的情绪、情境展现出来[4]。例如,文徵明在创作《绿荫长话图》的过程中,就借助了留白艺术手法,虽然在画作中涉及到的皴纹比较少,仅仅在重要的地方施予重墨,但使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提升了画面的清幽、悠远的意境。

(四)光影元素与国画创作

光影是笔墨文化元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空间关系进行暗示。在中国画进行创作的时候,光影元素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常常借助这一元素,增强画面的空间关系。因此,在进行国画创作的过程中,可将光影和笔墨有机结合起来,借助作者的笔墨语言整合能力,增强画面的整体气息。以《群贤毕至、仰俯天地》这一中国画为例,田黎明在对其进行创作的时候,在运用笔墨元素的时候,不再局限于点线等元素中,更加关注光斑元素的营造,借助光斑元素给观赏者营造了强烈的空间层次感,观察者可通过光斑元素,体会其中描绘的意境。

(五)肌理元素与国画创作

在中国画创作中,肌理元素主要是指绘画中的纹路,以及形象的表现语言,呈现出变化的不确定性。通过肌理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可最大限度丰富画面的层次感,不断提升画面的艺术价值。因此,在进行国画创作的过程中,应重视肌理元素的运用,灵活借助喷、积、破等方式,增强画面的肌理感,不断提升国画的视觉冲击力,以达到提升审美效果的目的。例如,在这一国画中,作者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就以太行山作为对象,借助近距离的观照逐渐进入到画面的纹理中,进而将画面中的季节、光照和气候等因素抽离出来。在此基础上,结合国画创作过程中的拼接手法、挖补手法等,将水墨画的图式表述和岩层的肌理整合到一起,最终逐渐提升国画的审美价值。

(六)意境元素与国画创作

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常常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寄托其中。因此,国画充分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体现了其内心的意境,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传达出来。与西方绘画形式不同,中国画素有“无境不成画”的说法,中国画基本上为动景,借助点、线、留白、肌理、光影的笔墨元素,借助水中的鱼虾、空中的雁雀、风中的竹林等,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例如,文徵明在进行国画创作的过程中,就常常在画面的图像中,将自己的内心情感抒发出来。具体来说,文徵明深受传统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玄学文化和禅文化的影响,在其作品中可明确感知到儒家与玄学文化的结合,即便是枯木的物象,也会呈现出苍劲的生机[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画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库。笔墨文化元素是中国画的具体表现形式,借助点、线、留白、肌理、光影和意境等元素,寄托了作者的内心情感,提升了国画的艺术价值。因此,在进行国画创作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国画的内涵,灵活利用不同的笔墨文化元素,不断提升国画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吴丹丹.当代国画创作中传统笔墨画艺术元素的应用[J].艺术品鉴,2021(5):136-137.

[2]李扬.传统笔墨文化元素应用在国画创作中的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3):94-95.

[3]杨力飞.谈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文化创作中的应用[J].中国文艺家,2020(5):94+96.

[4]王亚楠.传统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20(6):240-241.

[5]朱茵薏,刘新华.传统笔墨文化元素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4):25-26.

作者简介:刘爽(1968-),男,河北新乐,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美术教育、中国画山水画。

猜你喜欢

国画创作应用
国画《鲦鱼》
国画《鲿》
Jazz
《难忘岁月》(国画)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国画等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