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趣味课堂

2021-11-14黄桂林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情境信息技术

黄桂林

小学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但是教师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堂枯燥,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由于小学生具有爱玩、好动的特点,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有很大的兴趣。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打造趣味课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以图片或者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另外,数学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術,把数学问题转变为实际生活问题,增加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2.降低数学学习难度

数学概念和数学定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需要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定理以图片或者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从而有效降低数学课程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学习能力。如在教学“周长”时,课本上周长的定义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个小虫绕树叶爬行一周的视频来讲解周长的概念,从而有效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对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他们从形象思维转变为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将数学教学重点、难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生活问题。

4.突出教学重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5.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要学习资源是数学教材,然而教材提供的数学例题非常有限。信息技术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有效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时间来分析和思考数学问题,有助于学生提升数学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数学趣味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游戏教学

正所谓:“一个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打造趣味课堂,就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游戏,增加导入环节的趣味性,进而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分数加减法”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一个切西瓜游戏的情境,先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大西瓜,然后让学生拖动鼠标来均匀切西瓜,切完之后再使用橡皮擦将其中的一部分擦去。这时,教师可以问学生:“还剩下整个西瓜的多少?”这样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对分数加减法产生一个基本认知,还能够有效增加课堂导入环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问题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如在教学“一共有多少天”时,教师可以构建问题情境,先展示课件,然后问学生:“他们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他们都在聊什么呢,谁能告诉我吗?”学生回答:“淘气说再过两个星期就开校运会了,笑笑说再过三个星期就是我的生日了,小明说再过九个星期就放假了。”教师趁热打铁问道:“有谁知道一周和一个星期总共是几天呢?”学生纷纷回答:“七天。”然后,教师以此类推,提问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多个星期分别是多少天,这其中的规律是什么。通过信息技术构建问题情境,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数学学习主动性,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降低数学课程的学习难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够有效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通过组织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效率。

(作者单位:萍乡市上栗县鸡冠山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情境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