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哈姆雷特》的经典性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16期
关键词:克劳狄奥菲利李尔王

孙 悦

(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莎士比亚凭借笔下塑造出的复杂的人物以及剧本中展现出的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使《哈姆雷特》成为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创作的一座高峰,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哈姆雷特》同《李尔王》、《麦克白》以及《奥赛罗》并称为“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丹麦的一个年轻王子,他在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时突然接到父王的死讯,回国奔丧时收到了叔父克劳狄斯即位的消息,更让哈姆雷特受到打击的是叔父与母后在父王葬礼后一个月便匆忙结婚,这使哈姆雷特充满了困惑和愤怒。随后,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岗时遇见了老哈姆雷特的鬼魂,声称自己被克劳狄斯毒害并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复仇。但是母亲一心偏袒仇敌,新王采取高压政策威慑群臣,哈姆雷特势单力孤,为了掩藏自己,哈姆雷特装疯卖傻甚至不惜抛弃女友奥菲利亚,并设计“戏中戏‘捕鼠机’”来确认叔父克劳狄斯确为自己的杀父仇人。天违人愿,哈姆雷特将女友奥菲利亚的父亲波洛涅斯当作叔父克劳狄斯误杀,奥菲利亚的哥哥也从此将哈姆雷特视为杀父仇人,克劳狄斯试图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趁机逃回丹麦,却得知奥菲利亚自杀,并不得不接受了与其兄雷欧提斯的决斗。决斗中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因误喝克劳狄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也双双中了毒剑,得知中毒原委的哈姆雷特在临死前杀死了叔父克劳狄斯并嘱托朋友霍拉旭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后来人。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简单论述《哈姆雷特》成为戏剧艺术高峰的原因,探究这部享有盛名的作品的经典性。

一、结构精妙,意味深刻

(一)全文围绕“为父报仇”命题展现出三条线索

《哈姆雷特》围绕着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线索展开,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王子复仇记”,然而全文却不止这一条线索,在这条主要线索推进的过程中还有两条相似的线索。贵族青年雷欧提斯的父亲波洛涅斯为哈姆雷特所误杀,所以雷欧提斯需要杀死哈姆雷特为父报仇;邻国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的父亲被哈姆雷特的父王所杀,国土被割据占领,按照封建法规,小福丁布拉斯也肩负着为父报仇的使命。三条线索主次分明,主要线索引出两条次要线索,次要线索围绕着主要线索的发展展开,为它的发展服务。流血复仇的情绪笼罩全篇,三条复仇线巧妙交融汇集在一起,搭起《哈姆雷特》的整体骨架。

而比较这三者的人物形象与复仇方式,可见雷欧提斯头脑简单,冲动易怒,这样的人物势必容易被他人利用,没有办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最终只能害人害己。而小福丁布拉斯则心思缜密,善于隐忍,理性高明,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政客的形象,最终他成功为父报仇,收回国土。然而他的形象也并不高贵,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别人,这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枭雄的形象,例如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其行为的动力实际上是达到自己的目的。哈姆雷特理性而强大,寻找自己的命运,探索人生的意义,主动做出选择,最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完成了为父报仇的使命。哈姆雷特拒绝被命运操控,同时,他不愿意伤害别人,这样的人不容易被人利用,他也在一次次的思辨中完成了自我的塑造。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的不完美烘托出了哈姆雷特的高贵,哈姆雷特作为三条线索的核心人物,其经历的外在矛盾和心理矛盾使得错综复杂的众多矛盾铺陈开来,对当时社会背景下人物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揭示,讴歌了人对正义、善良的追求。

(二)体现出复仇背后的西方哲学文化

追溯莎士比亚的众多经典名著,会发现哈姆雷特的形象可谓是绝无仅有,哈姆雷特有着王子的身份,却拥有着一颗“博大的心灵”,他沉静喜思,离乡求学。这恰好说明,哈姆雷特深受哲学教育或者人文教育的影响。所以哈姆雷特的所作所为背后散发出的是西方哲学的光芒。《哈姆雷特》被称为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作品,被称为王冠上的宝石,缘何成为经典?因为莎士比亚站得足够高,他的思想高贵从未过时。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广大的能力!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当哈姆雷特说出这话时,仿佛是上帝,他用上帝的眼光看待人类,超越了自身的存在,超越了人内在的复杂性,可以看到他对整个人类的关怀,他爱整个人类。哈姆雷特身上折射出的恰恰是西方哲学中的“纯粹理性”,而君王一般被认为是最高理性、绝对理性的存在,由此可见,哈姆雷特有潜力成为一个贤明君主。

(三)塑造哈姆雷特经典形象

在笔者看来,哈姆雷特正是聪明、正直、智慧的化身,他善于言辞,常常嘲弄卑劣之人;当他知道真相之后,没有像雷欧提斯一样失去理性直接去复仇,而是装疯隐藏自己,等待复仇的时机,但他迟迟未去行动,这也体现了他性格的另一面:犹豫,柔弱,缺乏行动力;他善于反省自己,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他善于思考,提出了伟大的命题,他仁爱、心胸广博,怕造成无谓的伤害,他有着审慎的考虑,在“延宕”中探索。如果哈姆雷特活着,很有可能成为一名开明君主,如果每个人都像哈姆雷特一样,那么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这个社会也会变得更公正、更有生气、更有创造性。

二、完美融合世俗生活以及亲情、爱情、友情等主题

《哈姆雷特》将亲情、爱情以及友情囊括其中,各类情感交杂渗透,既展现了莎士比亚卓越的文字运用功力,也使得戏剧人物的悲剧性得到提升,悲剧色彩更加鲜明地展现出来。联系四大悲剧,我们惊奇地发现,《哈姆雷特》既拥有其他三部剧作最精华的命题,又因为自己的政治风格而独树一帜。

(一)《哈姆雷特》与《奥赛罗》的共同点——爱情

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深深爱着奥菲利亚,可是为了复仇大计他不得不装疯卖傻,隐藏对奥菲利亚的爱,不久之后又误杀了奥菲利亚的父亲,造成了奥菲利亚的死亡。《奥赛罗》中,奥赛罗虽然跨越种族与心爱的苔丝狄蒙娜成婚,但是却因为猜忌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二者都对爱情有着深刻的表现。

(二)《哈姆雷特》与《李尔王》的共同点——亲情

《李尔王》通过讲述李尔王和他三个女儿之间的故事展现了亲情、权力欲望的主题。一世豪杰的李尔王自信地以为“亲情”是他老年生活的保障,竟然完全没有发现血缘亲情被贪婪的欲望架空,眼睁睁地看着“王”的权威和父权的尊严被两个女儿一点一点践踏,李尔王所期待的“亲情”,被人为的手段彻底绑架。而在《哈姆雷特》中,“亲情”是整个复仇过程中的关键性线索,有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是三条“为父报仇”线索推进的原动力。

(三)《哈姆雷特》与《麦克白》的共同点——友情

《麦克白》中对曾经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变成一个残忍暴君,杀死一同建功立业的好友班柯将军的过程的描述,展现出友情以及权力欲望扭曲人性的主题,而在《哈姆雷特》中,霍拉旭对哈姆雷特的帮助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更是让人看到了友情的动人。

三、展现人性、挑战宗教,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一)《哈姆雷特》展现人性的复杂面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哈姆雷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雷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雷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莎士比亚通过塑造哈姆雷特这些典型人物,真实反映了人类可能遇到的困境,以及一个普通人在困境中可能会有的真实反应,就像哈姆雷特、雷欧提斯、小福丁布拉斯一样,同样是为父报仇,他们却做出了不同的抉择,展现了不同的性格,因为莎士比亚着眼的不是单个的“人”,而是一类群体,从而联系到整个人类的处境。哈姆雷特提出的“生存还是毁灭?”“拿着头骨思考”“生与死的意义是什么?”等命题,表现出莎士比亚对于生与死的感怀。“哈姆雷特的困惑是所有人的困惑。这种困惑是所有处于矛盾中的人都会感到的,在一个变动剧烈的时刻更加突出”,这使得他的个人荣辱也具有了普遍意义。

(二)《哈姆雷特》展现出了对宗教的挑战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展现出了对于宗教的挑战,奥菲利亚发疯跳河,按照基督教的标杆,一个自杀的人有罪,是不配拥有安享坟墓的权利的,但是《哈姆雷特》则借助人性的力量,使得奥菲利亚得以安葬。与莎士比亚同时代还有一位伟大的戏剧家马洛,创作有《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在戏剧中浮士德把灵魂卖给魔鬼,魔鬼供他驱使二十四年,到期后他的灵魂被魔鬼劫往地狱,反映了人文主义者最终未能从宗教中解放出来的历史事实。而在之后,歌德的《浮士德》中歌德让天使用爱火把魔鬼打败,上天将浮士德解救,最终结束全篇,展现出肯定理性的态度。

(三)《哈姆雷特》对后世的影响

恩格斯曾盛赞莎士比亚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而马克思则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是经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正如蔡仪编著的《文学概论》中提到的“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部经典之作能让每个人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从中有所感悟,得到思考。《哈姆雷特》作为享誉世界并流传百世的经典,是一部“说不尽”的戏剧作品,《哈姆雷特》不仅仅结构精妙,意味深刻,塑造出完美的哈姆雷特的形象并展现出西方哲学中的“纯粹理性”,更完美融合世俗生活以及亲情、爱情、友情等主题,让所读之人皆有感悟,同时也让后世创作者在这深刻的哲理性揭示中受益匪浅。

猜你喜欢

克劳狄奥菲利李尔王
论《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的伪装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李尔王》
浅析拉斐尔前派绘画作品中的奥菲利娅形象
离开李尔王的荒野
大班科学活动: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
小影子们的大世界
“复影”式的克劳狄斯:哈姆雷特的影子
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从政体层面解析《哈姆莱特》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