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舞蹈表演中音乐的感染力研究

2021-11-14段笑旭

戏剧之家 2021年30期
关键词:舞蹈演员感染力旋律

段笑旭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 运城 044000)

音乐是舞蹈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获得成功的重要支撑。在舞蹈的实际表演中,音乐本身能够以自身强大的感染力来增强舞蹈的吸引力,促使观众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在高校舞蹈表演中,选择和舞蹈相适应的音乐,促使音乐和舞蹈相融合,能够使舞蹈中表现出来的审美和学生的审美相契合,从而使舞蹈在学生的观感中更加生动有趣。

一、舞蹈表演中的音乐性

音乐是舞蹈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舞蹈表演失去了音乐的支撑,其最终表演效果将会大打折扣。舞蹈表演中的音乐性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能够引起观众情感的外化

在音乐表演中,音乐能够促使观众通过其旋律、节奏等将自身的情感释放出来。在舞蹈表演中,舞蹈也能够通过舞蹈演员的动作将内心情感展现出来。所以无论是音乐表演还是舞蹈表演,都能够将观众的情感表现出来,促使观众情感实现外化。在舞蹈表演中,合适的音乐能够促使观众的内心情感产生一定的波动,从而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将情感展现出来。在高校的舞蹈表演中,存在各种类型的舞蹈,如民族舞、现代舞等,因此在舞蹈表演中需要选择和舞蹈种类相适应的音乐,这才能够最大化展现出音乐的音乐性,同时更好地将舞蹈演员的内心情感释放出来,从而带动观众的情感,提升最终的舞蹈效果。

(二)舞蹈表演需要按照音乐结构进行表达

从舞蹈的发展历史来看,舞蹈本身离不开音乐的支撑,因此舞蹈发展至今具有十分突出和鲜明的音乐性。在实际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展现出来的形象和音乐所展现出的形象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相辅相成,高校舞蹈表演也是如此。在高校舞蹈表演中,无论表演的是哪一种类型的舞蹈,都需要在音乐的基础上展开对舞蹈的安排。对于舞蹈演员来说,无论是哪一种舞蹈,都需要以音乐的变化为基础来展现自身形体上的变化或者是动作上的变化。同时,从情感方面来看,无论是舞蹈演员还是观众,他们的情绪、情感等都会受到音乐的感染,从而展现出各种不同的变化。正是因为舞蹈表演在视觉和听觉方面的高度统一,才促使舞蹈表演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对观众的感染力。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舞蹈是一种视觉艺术,听觉和视觉的结合促使舞蹈表演展现出了无限的魅力,展现出对于美的追求。音乐存在于舞蹈的各个环节中,如表演环节、训练环节等,在舞蹈表演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音乐能够促使舞蹈表演引起情感共鸣

在舞蹈表演中,如果选择了相适应的音乐就能够促使舞蹈表演演员产生更强的表演欲望,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促使表演的激情得到激发。所以,可以说音乐是促使舞蹈表演充满激情和感染力的重要支撑和前提。在高校舞蹈表演中,无论是何种舞蹈类型,都需要和学校的整体氛围相契合,而适合的音乐能够促使学生本身对于舞蹈表演的感受更加清晰和强烈,同时能够促使学生在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带动下更好地感受舞蹈的美感,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在舞蹈表演中,如果能够对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等有很好的把握,就能够促使舞蹈表演过程中有更好的旋律节拍,从而有更好的舞蹈效果。

二、音乐对舞蹈表演作品的作用

音乐本身的音乐性在舞蹈表演中不仅能够促使舞蹈表演有更好的效果,同时在舞蹈表演作品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舞蹈结构由音乐决定

在前文内容中指出,音乐能够促使舞蹈表演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同时通过音乐旋律促使情感实现外化。舞蹈则是通过形体动作以及演员的面部表情来将内心情感表现出来。音乐和舞蹈的共同点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观众的内心情感激发出来。其中,音乐是通过声音来感化观众,从而实现对情感的升华。在舞蹈表演中,将音乐融入其中,或者是在舞蹈表演的各个环节中加入适当的音乐,都能够促使舞蹈表演所展现出来的情感更加充沛,主题更加明确,艺术气氛更具有感染力。所以可以说,舞蹈表演的整体结构需要跟随音乐的特点来进行设计,只有舞蹈和音乐相互契合,在表演过程中两者默契合作,才能够保障舞蹈表演顺利进行。另外,只有音乐和舞蹈相契合,音乐本身的作用才会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被放大,从而提升舞蹈的整体艺术效果。

(二)舞蹈和音乐相应和

在高校舞蹈表演中,不同类型的舞蹈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别是在表演民族舞蹈时,不同的民族舞蹈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有相应的音乐来进行配合。比如,朝鲜舞蹈、西藏舞蹈以及新疆舞蹈等舞蹈的节拍都是四分音符,但是从细节来看,这些舞蹈是存在不同的。其中,新疆舞蹈的节拍中有很多切分音,朝鲜舞蹈中则是有更多的附点,西藏舞蹈的节奏则是更加均衡。由此可见,由于音乐的节奏布局存有差异,不同风格的舞蹈表演在韵律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这也就导致舞蹈表演中出现的微小动作都会有不同的节奏,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情绪和情感。比如,在新疆舞蹈的舞蹈表演中,一般没有音乐旋律,而是以鼓点为舞蹈的节奏。而在表演过程中,不同的舞蹈有着不同的鼓点。所以,舞蹈本身和音乐是相应和的,需要音乐在其中发挥作用。

(三)音乐决定了舞蹈表演的风格

在舞蹈表演中,选择不同的音乐会促使舞蹈表演过程中展现出不同的形体动作,从而使舞蹈表演展现出不同的舞蹈风格。同时,不同的音乐也会促使舞蹈表演本身展现出不同的情感,进而引发观众产生不同的情绪,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舞蹈,也会因为音乐的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风格。高校舞蹈表演是一种以视觉为基础的视觉艺术,但是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基础的听觉艺术。在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和舞蹈表演融合,可以促使舞蹈表演有更好的韵律美。芭蕾舞剧编导扎哈罗夫指出:如果说舞蹈是躯体,那么音乐就是该躯体的灵魂,音乐中有舞蹈的结构、气质以及特点。所以,在舞蹈表演中,需要充分掌握音乐,只有了解音乐中存在的变化,才能够促使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将舞蹈的魅力展现出来,从而使舞蹈更具有感染力。因此,音乐对于舞蹈来说,其本身能够决定舞蹈表演的最终风格。

三、提升舞蹈表演中音乐感染力的有效路径

音乐在舞蹈表演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舞蹈表演中需要提升音乐的感染力,这样才能够促使舞蹈表演有更好的表演效果。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音乐的感染力。

(一)选择合适的音乐

舞蹈和音乐是相互补充的,甚至一些舞蹈的创作来源就是音乐作品,所以音乐是舞蹈表演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要想增强舞蹈表演的感染力,就必须要选择合适的音乐。首先,在选择音乐时,必须要选择那些旋律流畅、节奏完整以及结构完善的音乐作品,这样才能够促使音乐和舞蹈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增强音乐的感染力。其次,在选择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舞蹈作品内容、主题以及风格等,这样才能够促使舞蹈作品在相契合的音乐中进行,从而促使整个舞蹈表演有更强的感染力。

(二)强化音乐的情感

在舞蹈表演中,要想使音乐的感染力得到提升,就需要对音乐的情感进行强化,这是因为音乐情感能够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引发舞蹈演员的情感和观众的情感,从而促使舞蹈表演更加生动。具体来说:首先,在舞蹈的创编阶段就需要对音乐有深入的理解,使音乐能够和舞蹈融合在一起,根据舞蹈的特点和所要表现的情绪来选择合适的音乐,或者是设计出合适的音乐。其次,在实际表演过程中需要促使舞蹈的动作和音乐契合,使音乐能够在舞蹈演员肢体动作的加持下展现出更强的感染力。最后,在排练过程中还需要对音乐进行适当的修整,对音乐中的细节进行完善,从而使音乐能够激发舞蹈演员的情感。一般来说,舞蹈演员的情感并不会直接流露出来,而是需要有音乐进行引导,而舞蹈演员情感流露能够更好地和音乐融合,从而提升音乐的感染力。

(三)加强音乐的属性

在舞蹈表演中,音乐旋律主要存在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为声乐旋律,一种为器乐旋律。其中,声乐旋律具有更强的指向性,能够将舞蹈中的思想感情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来,但是其本身会受到器乐旋律的影响。这就需要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加强音乐的属性,比如在表演关于红色革命的舞蹈中,就需要选择具有革命属性的音乐来进行配合,这样不仅可以将舞蹈作品的民族属性表现出来,还能够营造出合适的氛围,促使音乐感染力得到加强。同时,在加强音乐旋律属性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使用的度,如果使用过度就会导致舞蹈音乐本身的表现力被削弱,失去感染力。比如在关于革命的舞蹈中,不能够过于强化音乐的革命属性,这样不仅会导致舞蹈作品的风格难以展现,还会导致音乐因为属性的过度加强而显得单调。

猜你喜欢

舞蹈演员感染力旋律
春天的旋律
浅谈如何提高舞蹈演员的角色塑造力
论舞蹈演员表演意识的培养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Pygmalion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关于舞蹈表演中舞蹈表演能力的作用分析
舞蹈演员膝关节运动损伤问题探析
如何提高电视播音的感染力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