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舞蹈演员表演意识的培养

2021-03-08武汉歌舞剧院

文化产业 2021年29期
关键词:舞蹈演员表现力舞台

熊 涛 武汉歌舞剧院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舞蹈表现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和提高,提高表演的成功率和市场占有率。文章从影响舞蹈演员表现力的主要因素入手,加强舞蹈演员基本功训练,提高其文化素养,并提升其舞蹈气质,真实、完美地演绎各种舞蹈角色,给观众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舞蹈演员要求舞蹈演员身体协调、动作灵活,但舞蹈演员的表现力不是在一夜之间形成的。要使舞蹈演员在艺术、音乐、文化、表演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就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与实践。

舞蹈演员表演意识概念的提出与要素

表演意识概念

表演本质上是生命艺术。演出时,仅靠演员的身体动作与音乐协调配合,就能将内心的感受传达给观众。一位合格的演员必须具备三个特质:第一,演员是一个思想上独立的个体,而不是机械的表演;第二,演员的动作要艺术化,符合特定的节奏;第三,要具体表现某种情绪或生活状态。仅仅简单的完成舞蹈动作并不是表演,表现某种情绪或生活状态就要看演员如何进行演绎。作为一名舞蹈演员,不仅要经过正规的刻苦训练,掌握精湛的技巧,更要认识到表演意识对于舞蹈的重要性,通过增加舞蹈演员自身的表演意识,让舞蹈成为真正的表演。

舞蹈演员表演意识的要素

舞蹈艺术主要表现作品的情感和精神。因此,舞蹈演员在训练时要提高自己的表演意识。首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形象思维的一部分。舞蹈演员的表演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表演过程中,舞蹈演员需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和肢体动作表现创作者的心理过程,从而表达舞蹈情感,通过生动的感官形象加强整体舞蹈艺术感染力。

其次,要能够准确表达情感。情感对于舞蹈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舞蹈演员在训练、表演时,想要准确地表达出舞蹈动作中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表演中,舞蹈演员的表情与情绪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舞蹈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没有情感的支撑,那么,再好的舞蹈技巧动作也只是机械的动作,没有灵魂。

影响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提升的原因

舞蹈演员的自身原因

很多舞蹈演员对于表演的认知不同,有些舞蹈演员认为其表现力是天生的,与后天的练习训练无关。为了证明其自身的观点,舞蹈演员会在不同的场合表演,其自身的心理素质会比其他人的素质要高;同时由于对舞蹈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程度不同,每位舞蹈演员的舞蹈表现力也不同。一般来说,理论知识扎实、热爱舞蹈、舞蹈经验丰富的舞蹈演员,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舞蹈表现力。

舞蹈演员的态度

舞蹈演员的态度与舞蹈的表演能力成正比。事实上,许多舞蹈演员态度并不端正,要承受各种外界压力,如考试、家务事等,这些都会使舞蹈演员厌倦舞蹈,不利于自身舞蹈表演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舞蹈演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学习舞蹈文化知识,了解舞蹈的本质,才能更好地表达出舞蹈情感。舞蹈演员通过积极主动的态度了解舞蹈的真正意义,了解角色的个性、情感特征,从而在表演中展现出舞蹈内涵,同时也给观众带来最直接的感受。

舞蹈演员的舞蹈功底

舞蹈演员的舞蹈功底是决定演员肢体表达的重要因素。每个舞蹈演员对于同一个动作的表达、其诠释的舞蹈内容都是不同的。当舞蹈演员的功底不够,在表演中就会失去力量,这不仅会降低舞蹈的流动性,还有可能造成表演上的意外,使其无法完成。舞蹈演员应加强体能训练,确保体能满足表演的要求。同时,舞蹈演员也要加强舞蹈技巧的练习,强化舞台效果。

舞蹈演员的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是舞蹈演员的基本素养。不同的舞蹈都有不同的故事和含义,每个舞蹈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所融入的情感是不同。因此,舞蹈演员要不断加强艺术修养,提高艺术鉴赏力。

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也是影响舞蹈演员表达和展现的重要因素之一。舞蹈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会转换不同的场景,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舞蹈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的发挥。若舞蹈演员具有较强的舞台表现力,这必将对鼓励舞蹈演员主动学习,提高舞台表现力等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舞蹈演员自身对于舞蹈的认知以及学习能力也是影响演员在动作表现过程中的外在因素,影响舞蹈表现力。

培养舞蹈演员的舞蹈表现力的策略

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是舞蹈作品的二次创作。舞蹈演员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解读,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观感,体现舞蹈演员高超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好的舞蹈演员与观众产生共鸣,从而使舞蹈表现力诠释得更生动。能否拥有一个好的舞台形象,是决定演出成败的关键。

提高舞蹈表演者的音乐修养

舞蹈演出必须有音乐伴奏。它可以提高舞蹈演员的表演能力,加强对节奏的控制和理解,实现舞蹈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促使舞蹈演员更加了解音乐发展的历史,了解舞蹈表演的音乐旋律和音乐发展过程,了解各种乐器的演奏水平和演唱能力。要求舞蹈演员尽快掌握舞蹈表演的音乐旋律,培养与音乐的默契。

激发舞蹈演员的表演意识

舞蹈会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在同一舞蹈节目中,不同的舞者会呈现不同的舞姿,对观众有不同的吸引力。舞蹈演员应增强表演意识,发挥想象力,在掌握原舞动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作出独特的表现力的舞蹈动作。舞蹈演员要观察不同类型的舞蹈,尤其是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舞蹈,要借鉴创新舞蹈动作。行为没有预设的要求和标准,为了不限制演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舞蹈演员还要注重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从而不断拓展想象创作空间,达到舞蹈与情感的融合,更好地达到舞蹈训练的目的。

加强舞蹈演员基础训练和体能训练

舞蹈演员基础训练和体能的训练是训练中的基础。舞蹈演员在进行日常舞蹈训练时,应掌握舞蹈知识,注意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此外,舞蹈演员可以通过看录像、看有关专业舞蹈动作的书籍,主动学习新的舞蹈动作。舞蹈演员还应加强体能训练,如晨跑等。舞蹈演员要通过基础训练,才能塑造出优美的姿态,保证关节的力量。在舞蹈表演中要舞者要做好基础训练,要做到动作优美、动作流畅。此外,还可以融合一些舞蹈演员自身对舞蹈的理解,从而可以更好的表达出舞蹈的情感。

加强舞蹈演员文化修养

舞蹈演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增强表演意识,提高表演质量。舞蹈演员的各类素养中,最重要的是舞蹈演员的文化修养。一个舞蹈演员只有充实的知识储备,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加强对舞蹈演员对于舞蹈动作的情感表达。舞蹈演员在展现动作过程中,不仅仅是对艺术的表达,同时也融合了舞者的价值观。因此,舞蹈演员应在表演之前了解表演文化,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舞蹈发展的脉络。另外,文化素养还能帮助舞蹈演员收集情感信息,使舞蹈演员在舞蹈作品中更准确地捕捉情感,从而有力、明晰地诠释舞蹈的情感。

合理利用舞台,转变舞蹈演员对舞蹈表现力的错误认知

舞蹈演员要利用舞台,在舞台中进行探索,积极提高其表现力,培养兴趣和学习舞蹈技能的热情。当前,许多艺术院校的舞蹈演员对舞台实践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实践经验,缺乏舞台适应性和表演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要想在专业训练和舞台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表演水平和专业素质,增强表演意识,就必须了解自身的舞蹈特点,了解舞蹈网络的内涵,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

综上所述,舞蹈演员想要提升自身的舞蹈能力,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表演意识,激发主观能动性。舞蹈作品本身就蕴含着一定的情感内涵,演员只有通过自身的理解,掌握其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的将情感诠释出来,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猜你喜欢

舞蹈演员表现力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浅谈如何提高舞蹈演员的角色塑造力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舞蹈表演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论报纸新闻摄影专题的表现力
试述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力
如何培养舞蹈演员舞蹈表现力
试论新闻摄影艺术表现力的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