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的创作与演奏分析

2021-11-14王汝彤

戏剧之家 2021年30期
关键词:乌苏里三连音船歌

王汝彤,聂 娜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色彩也有较大区别。将民歌改编成为钢琴作品以后,可以通过钢琴艺术形式重新演绎民歌,使得民歌中蕴含的民族文化色彩得到更加广阔的传播。结合当前我国音乐艺术领域来看,将民族歌曲重新创作为钢琴作品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我国钢琴作曲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将很多民族民歌都创作成为了钢琴作品,比如《云南民歌五首》等。本文研究的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也是其中之一,这里也结合这部钢琴作品的创作内容和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与探索。

一、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的创作背景

(一)创作分析

民歌《乌苏里船歌》由赫哲族的传统民歌《狩猎的哥哥回来了》《等阿哥》的曲调内容上改编而来,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赫哲族的文化象征,具有非常突出的民族文化色彩。我国著名钢琴作曲家陈铭志对这首民歌进行了艺术创作,最终将其转变成为了同名钢琴曲。陈铭志先生在具体改编的时候,保留了原来民歌曲目的旋律内容,同时充分发挥了钢琴艺术体系的和声色彩和多变织体,使得整部音乐作品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和渲染力。立足于整部作品来看,这部作品不仅仅实现了西方作曲技法的融合,同时还较好地凸显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元素,具有较为显著的音乐艺术审美价值。

(二)创作特色

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使用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的五声调式,实现了A 宫调到D 宫调的转变。在具体创作的时候,陈铭志先生还实现了这种五声调式与西方音乐艺术创作手法的融合。在旋律设计方面,中国民族音乐非常重视旋律线条的表现力,同时也会使用各类可行的方式将旋律不断细化。整部作品始终采用了一个旋律的演奏,但灵活使用了伴奏和陪衬,使得音乐形象变得更加突出。除此之外,在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中,陈铭志先生还使用了多种民族特色织体,使得整部作品可以表现出更加显著的情感内涵。比如在引子部分的和声处理方面,使用了平行八度的设计,使得钢琴音色可以表现出隔江呼唤的回声音色。通过使用丰富的织体元素,最终也较好地提升了钢琴作品的演奏成效。

二、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的演奏过程分析

为了充分明确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的演奏技巧,这里也结合这部作品的演奏实践活动,全面探索这个音乐作品的演奏过程与细节内容。在引子部分,整体音乐主要传达了劳动民众的欢快情绪,因此作者也重视通过激发和声效果来提高音乐表达效果,使得钢琴演奏活动可以起到生动、空灵、缥缈等作用。特别是第一小节中三连音和装饰音所带来的节奏效果。对于演奏者来说,应该充分重视节奏的把控。特别是在演奏装饰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节奏的灵活控制,不能对主干音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印象。第二部分是整部音乐的主体部分,整体速度为72。在演奏这一部分的时候,演奏者应该保持流动性。在具体进行演奏的时候,演奏者应该充分重视旋律的变化。特别是在第32小节以后,音乐演奏已经进入B 段,主旋律也转移到了低声部区域,同时演奏者应该突出左手的演奏,并做好声部的主次安排。在演奏到第44 小节的时候,演奏者应该将旋律声部从左手转移到右手,同时演奏力量也要进行相应转移。在演奏到第45 小节的时候,演奏者还要进行左右手连续八度活动,同时还要注意演奏气势的提升,使得整部乐曲可以进入一个新的高潮。在进行这一段演奏活动的时候,演奏者应该重视掌关节和手指第一关节的控制,能够使得演奏力量较好地传达到指尖,提高演奏活动的灵活性。在第54 小节的演奏过程中,整个演奏活动开始进入尾声。后面的部分主要是前面A 乐段的再现,同时演奏长度也比较一般。这个部分的音乐旋律比较缓慢,主要展现了渔船逐步远去的画面,并且也实现了较好的首尾呼应成效,实现了远景与近景的对比。在进行最后一小节演奏的时候,还要在pp 处使用弱音踏板。

三、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的演奏技巧策略

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融入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内容和西方音乐创作理念,使得整部音乐的内在元素比较复杂。要想保证整部作品的演奏成效,演奏者也应该掌握多个方面的演奏技巧,才能够切实提高音乐艺术的感染力,保证最终演奏效果。

(一)三连音与装饰音的演奏技巧

在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的起始部分,使用了三连音和装饰音,营造了良好的演奏氛围。在进行三连音的弹奏过程中,可以结合原歌曲的唱词控制弹奏水平,使得演奏活动更加自由。在装饰音之后的三连音末尾区域,应该控制踏板使得音响适当拉长。在这个过程中,演奏者可以考虑使用切分踏板的方式。即演奏者先进行主音演奏以后再踩踏板,使得三连音变得更加生动,切实提高了音乐表现力与感染力。

(二)琶音的演奏技巧

在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中,还在三连音之后加入了琶音元素。通过琶音元素,表现音乐的层次感,使得听众可以通过这种层次感突出的音色和音响,想象出江面上的回声画面。在配合使用踏板以后,可以使得这一段音乐具有增强的朦胧感。对于演奏者来说,在演奏这一段琶音内容的时候,也应该控制好演奏力度与速度,提高琶音的演奏成效。这一段琶音在速度分布上处于慢进快出的模式,同时在演奏力度方面也应该随着速度和音域的提升而不断加强。这也要求演奏者在平时的时候,应该分解这一段琶音,并且还要开展分手慢练。在练习过程中,演奏者也应该能够充分保证各个手指的独立性和颗粒感,同时还要保持力量在手指上的快速转移。特别是在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中,存在较多段琶音,需要演奏者左右手交替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演奏者的手腕还要跟随手指的移动而进行左右转移。因此在慢练的时候,演奏者一定要对手指的键位有较好的掌握,同时还要充分明确手指的移动位置。通过长时间的联系以后,演奏者在演奏琶音元素的时候,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演奏成效。

(三)双音的旋律性表现

钢琴音乐《乌苏里船歌》的引子区域中出现了多个双音音程,需要演奏者在进行这段音乐演奏的时候,使用正确的演奏指法。在平时进行演奏练习的时候,演奏者的各个手指都应该紧紧贴着琴键,同时还要使用指尖部位进行触键。在演奏的时候,演奏者应该充分提高演奏过程的连贯性,同时还要切实提高上部声部,在下键的时候应该维持较好的平稳横移。

(四)复调旋律的演奏技巧

在进行复调旋律演奏的时候,要求演奏者能够较好控制左右手的音色和音量,并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凸显主题旋律。在复调旋律演奏的时候,演奏者应该适当降低伴奏声部,避免伴奏声部对于主题旋律产生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演奏者在具体演奏的时候,还要做好音响上的对比,并充分熟悉各个声部的旋律情况,使得两只手的音色能够最终固定,并且也形成色彩上的明暗对比。

(五)连续八度的研究技巧

在钢琴音乐《乌苏里船歌》中,存在较多的连续八度内容。对于演奏者来说,也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内容的演奏活动,能够通过八度和弦的和声效果和织体结构,使得整部乐曲的演奏具有更强的情感渲染水平,最终展现出赫哲族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社会民众表现出的热情情绪。在具体进行连续八度练习的时候,演奏者应该保持自身的手腕与手臂处于平行状态,不能出现上下抖动的情况。接下来,演奏者将手掌直接撑开,同时发挥1 指和5 指的支撑作用,并且1 指还要适当回勾,最终就可以形成一个较好的框架体系。这样以后,演奏者大臂上的力量就可以通过小臂传递到指尖上,使得演奏者能够在琴键上发出浑厚有力的声音。在具体演奏的时候,演奏者也应该适当放松手臂,避免手臂过于僵硬而导致演奏内容出现不必要的失真情况。

(六)提高演奏的流畅性

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的演奏应该具有较强的流畅性,才能够保证钢琴演奏活动的艺术感染力。这也要求演奏者深层次挖掘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中的声韵变化情况,同时还要充分明确乐句当中音乐形象的变化,选择最合适的演奏方法。比如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中存在较多间奏乐句,部分乐句出现了多个小节的重复。这种情况也会使得作品演奏出现单调情况。但如果演奏者能够维持轻盈的连奏和跳奏,那么就可以使得这些间奏乐句变得更加灵活,具有较强的律动感和歌唱性。

四、结束语

综合来看,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实现了我国传统音乐艺术体系与西方钢琴演奏技法的融合,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较为显著的战略艺术价值。在这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为了更好还原民歌《乌苏里船歌》的艺术内涵,创作者使用了较多三连音、装饰音、琶音等元素,显著提高了钢琴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在这种情况下,演奏者在进行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演奏活动的时候,也应该进行这些元素的深入了解,同时还要掌握各个乐段的演奏技巧,使得钢琴演奏变得更加灵活,也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猜你喜欢

乌苏里三连音船歌
“他者”与“自我”的双向互利:试析1917年前俄国南乌苏里边区朝鲜移民的“东正教化”
懂得回家“猫冬”的鱼
——乌苏里白鲑
往事
汉江船歌
论“三连音”节奏型在朱良镇艺术歌曲创作中的运用特点*
春到乌苏里(外一首)
散文诗章
如何在高中音乐课堂中进行识谱教学
三拍子与三连音的联系与区别
乌苏里蝮蛇毒一种C-型凝集素相关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