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开拓:技术发展给予中国电影声音的新机遇

2021-11-14

现代电影技术 2021年1期

侯 明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 200072)

1 本体性:电影声音学科本体研究与电影声音艺术创作实践的体系构架形成

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在美国上映,有声电影与之前的无声电影不仅仅是声音表现手段的变化,更广为人瞩目的是其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早期中国电影工作者也敏锐地发现了这种新的有声“影戏”的无限潜力,不惜动用重金尽快引进录音技术并将其应用到电影创作中。

无声电影刚刚出现之时,为了满足观众在影院内观看图像的时候能够听到声音,不少电影工作者进行了技术层面的探索,例如请乐师及乐队为电影谱曲并演奏,也有在影院内设置“弁士”对电影进行解说和为人物角色配语言。这种无声电影不能保持画面与声音同时间点上对准画幅播放,同时受到影院环境、放映经济性和乐队成员、“弁士”的技艺口才等因素影响,现场效果不尽人意之处也非凤毛麟角。

从当今知识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历史上的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会发现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艺术形态。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认为组装话语理性的各种规则并不是普遍和不变的,它们都将随历史的变迁而变化,并且只对特定时期的话语实践有效。这些规则决定了特定历史时期里各种经验秩序和社会实践。无声电影是基于工业革命后对感光胶片进行化学机械复制的影像图像与添加在其播放时的人工发声声音为一体的艺术形态,它不是一个技术统一体,类似印刷机写作后在纸面上再手工逐个绘制插图,大规模的拷贝局限性不言而喻。为了实现有声电影的图像和声音在作为化学机械性统一体的复制拷贝机能,则需要将电影科技发展到满足对声音录制与播放的程度。实现的方法之一就是将留声机放置于影院内播放,从而出现了有声电影的蜡盘录音与播放技术。中国在1931年代首先引入了蜡盘录音技术,明星影片公司创作了有声电影故事片《歌女红牡丹》并大获成功。同年天一影片公司利用更为先进的有声电影科技——美国的片上发声技术创作了电影《歌场春色》,华光影片公司利用日本的片上发声技术创作了电影《雨过天青》。片上发声技术实际上就是使用胶片的光学录音技术,再通过光电转换装置、洗印等技术,使用放大电路和扬声器播放声音。由于胶片齿孔的存在,光学录音有声电影拍摄与录音同时记录画面与声音在一条胶片上,这种物理层面的同步特性决定了其是满足有声电影对可复制的化学机械性统一体媒介的最优选择。

回顾中国电影史,声音技术发展给电影带来的变革不可谓不重大,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而且对有声电影艺术的演进和有声电影声音理论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明星影片公司在引进摄影、录音、照明、洗印等一系列技术和设备时,也陆续培养了何兆璜、何兆璋、何懋刚等第一批中国电影录音技师。美国留学归来的石世磐在1930年试制了中国首部感光有声影片录音机“爱丝通”(S tone)并获得政府的奖励。早期电影人郑正秋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大力支持颜鹤眠试制片上发声录音机,在1933年公映了由“鹤鸣通”录制的电影《春潮》。在电影声音技术上自主创新与交流引进是推动早期中国有声电影发展的原动力。

在文艺理论层面,1928年底洪深翻译了苏联电影理论家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M.Eisenstein)和费谢沃洛德·伊拉里昂诺维奇·普多夫金(Vsevolod Illarionovich Pudovkin)等人的《关于有声电影的宣言》,对中国电影声音的早期艺术创作和技术引进做出了贡献。1931年芙瑶发表《“有声电影”为综合艺术之最完美者》,创造性地阐述了有声电影时空艺术的表现形态。国外电影声音论著的导入与国内展开电影声音的批评与讨论,为中国电影声音理论的形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博采众长、独立自主、大胆创新、不拘一格,早期中国电影声音工作者的精神、情操、意识和行动值得后人挖掘学习。知识考古意义上有声电影的本体就是基于媒介上的电影声画影像与其媒体本质的延伸,视听思维作为一种全新的语言展示了电影新的叙事与造型话语体系。至此,中国电影声音在技术开发、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和理论创新等领域都已经逐步展开探索研究,基本上创造了电影声音学科本体研究与电影声音艺术创作实践的体系构架,给当今的中国电影声音技术创新者、艺术创作者和理论研究者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2 大传媒:视听思维艺术表现模式的实践性探索和电影声音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

电影现在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其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对其名称与概念和形态的深入发掘后,不难发现这一名称在不同历史时期代表着不同的概念和实物。前面讨论了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在技术媒介上的不同,在无声电影为主的时代,电影的概念就是无声的动态视觉艺术,而有声电影主要是指Talkie这个概念,翻译为声音同步的讲话和演唱。现在的电影几乎都已经是指有声电影,很难想象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没有讲话和演唱的电影,如果真是一部没有声音的电影,不但观众,主管单位和院线很有可能会要求影院在宣发海报广告上注明是“无声电影”而非“电影”,以避免不必要的商业麻烦。由此可见,随着科技与媒介的进步换代,附着于硬件技术之上的软件内容与传播形态也随之而变。

20世纪70年代后,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数字技术逐步渗入电影文化,高技术使得电影艺术表现方式与视听呈现出现了全新的变化,与之前的化学机械电子形态有了天壤之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声音也迎来了这种挑战,主要表现为对电影同期录音技术创作的重新认识,多声道立体声与环绕声的引进及开发,从磁性模拟录音到数字技术的普及。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认为媒介技术的历史有一套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因此,在电影发展历程中,电影声音技术不仅是完全独立于电影创作领域,而且电影声音技术发展的结果会对今后电影与其创作者、观众及理论家对电影本身的感知造成巨大的影响。这预示着电影声音在传承前人的技术及理论体系的同时,还要时刻准备面对新技术对电影声音的影响。1991年在上海召开了电影立体声研讨会,对中国电影立体声技术和创作起到了推动的作用。1997年电影《鸦片战争》率先采用了数字杜比立体声技术进行创作,在创作实践上仅比世界上第一部数字杜比立体声电影晚了5年。

当今电影需要具备视听传媒运用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需要基本的视听思维意识,包含可以在电影声音技术、电影声音创作、电影声音理论层面进行继承、创新、开拓的初、中、高级人才,掌握关于电影声音的应用技巧、实践技能和探索技艺。对应这些能力的人才培养基本上是以大学教育层面展开,但是除了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学历体系教育之外,应用型实践技能的养成还需要社会性行业体系内师徒传承的有益补充。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声音人才培养依靠高校来实现,主要在艺术院校的录音艺术、音乐技术等学院和综合大学的艺术学院等涉及电影的学科为主展开。通过数据调研发现,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电影电视传媒类学科的师资来源普遍来自教育系统,具备文科和艺术学专业背景,也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较高的学历水平。但是这种文艺理论为主的培养模式造就的人才体系缺乏实践能力,也缺少信息时代背景下理科、工科的知识储备和技术开发能力,长此以往不利于占领高科技领域电影文化产业的阵地,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中国电影声音。目前在主流电影创作实践中需要的电影声音各类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工具等,鲜有中国原发技术及产品,在电影科技关键的技术领域缺乏国际影响力。2018年教育部发出大力建设“新文科”的倡议,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要突破学科分化这个有色眼镜,中国电影声音学科需要尽可能地面对新形态的电影行业本身、面对电影事物本身规律、回到电影创作问题本身。通过这个倡议,中国电影声音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在新媒体快速发展时期,有理由获得脱胎换骨的契机。

3 新媒体:基于高速物联网的声音智能科技开发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创新

2007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了具备iOS操作系统的全新智能手机iPhone和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谷歌公司也在同年推出了个人智能移动终端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开启了个人智能移动终端新媒体的时代。手机和平板电脑利用无线互联网的蜂窝移动网Cellular Mobile Network、无线行动热点Wi-Fi与互联网上其他用户相连,摆脱了有线互联网和笨重的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的束缚。这种轻便的移动媒体个人智能移动终端也可以用来播放3D视频和立体声音频,进行交互式操作,打破了电影院、有线电视网络和游戏厅的局限,可以随时随地自由选择通讯、浏览网页、观片和打游戏。个人智能移动终端也具备了虚拟现实技术所需要的GPS、陀螺仪等各种传感器,可以初步实现简单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功能,成为了最受大众欢迎的媒介机器形态。

基特勒在媒介考古意义上认为媒介突出技术性的设置会对文化、社会和政治环境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传媒领域内,流媒体内容提供商逐渐崭露头角,苹果音乐Apple Music在在线音乐领域独占鳌头,奈飞Netflix在电视剧传播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Steam占据了顶级的在线游戏平台。面对消费者层面的数字移动在线端发展迅猛,这对中国电影及电影声音制作来说,则需要面对今后全球化统一媒体渠道的挑战。

加拿大哲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 Luhan)提出“媒介就是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人类沟通交流的终极目标一定是打破巴别塔后的语言障碍枷锁,利用技术完成解放自身和人类社会,在哲学层面自由王国任意驰骋。因此,作为电影形态必不可少的电影声音及其发展创新都离不开最新技术的参与。

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催生的高速物联网在5G甚至未来天基的6G通信技术的支持下,电影声音制作与传播可以完全实现在线模式,通过物联网完成数据和媒介载体的高效率工作。例如在电影声音创作阶段,在外景地的同期录音设备与网络收发装置并联,声音素材资料在拍摄现场录音师的服务器内本地留存的同时,也可以打包成区块链上传到云端;不同时区的声音后期制作者可以在各自的工作时间内选择最擅长完成的工作区块,例如音乐制作人可以完成音乐区块链,拟音师可以选择完成各种特殊效果的声音录制,这样区块链内各个接收者都能高效率地完成区块链内各自的计算工作后再提交到电影公司。电影制作的周期和成本就可以得到极大的优化,制作效果也可以有极高的提升。因此,大力发展电影业内5G和基于天基的6G通信技术显得迫在眉睫,打造中国电影声音制作技术区块链也是重中之重,可以说谁先占有先机,谁先定义工艺,谁就先开创未来。2020年,美国SpaceX公司将可以提供“星链”Starlink星座全球无缝覆盖的高速移动通信服务,预计2022年中国完成“虹云工程”星座部署后,也将可以提供相应的全球高速移动通信服务。至此,中国电影声音技术领域需要尽快部署区块链和人工智能(AI)声音技术及智能创作项目,今后不仅仅将面对中国国内的电影声音创作需求,也可以提供给全球电影、电视、多媒体及游戏的声音制作领域,从而打造新科技体系的中国电影产业形象,提升中国电影在艺术、技术和理论层面的含金量。

中国电影声音工作者曾经不畏艰难、把握机遇、开拓创新,给今天的年轻一代电影声音工作者树立了榜样,电影声音技术不仅可以促进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繁荣、提升中国电影声音行业国际化影响力,还可以给新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增长添加新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