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劳动技术教育的问题和实践思考

2021-11-13顾志荣

学习与科普 2021年27期
关键词:实践思考问题

顾志荣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初中各学科跟随新课标的相关要求都进行了较大程度地创新改革。而劳动技术教育也再次成为了关注的对象。然而,从现阶段普通初中劳动技术教育实践活动的现状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既有传统理念的影响,也有教学机制的因素。因此,当前,教师应该紧紧把握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初中劳动技术教育的成果转化和教学成效。

关键词:初中劳动技术教育;问题;实践思考

劳动技术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五育”中的重要部分,致力于优化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学生在基础教育环节终端的初中阶段,不仅面临着沉重的升学压力与多样化抉择,还要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技术教育新要求,因此,劳技教师应该积极思索创新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寻求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方法。

一、当前初中劳动技术教育教学活动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1.劳动技术教育理念较为滞后

当前,传统的劳动理念,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关系仍然存在,体力劳动是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思想在社会中还占据着一席之地。而由于社会分配机制的作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比,不管是在社会资源占有率、工作环境与薪资待遇等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这些理念和氛围都成为了影响初中生劳动思想和观念的重要因素,而二元化理解劳动的内涵与价值,还会造成体力劳动意识的缺乏与忽视。

2.初中劳动技术教育遭遇割裂

由于我国的中考一直都是分流学生的重要机制,主要由职业初中与普通初中两种类型组成,然而受到中考招生机制的约束和影响,职业初中的学生在文化成绩方面常常会与普通初中学生形成较大的差距,而两种不同发展方向的学制也使得劳动技术教育自然而然地划分为了体力与脑力劳动两大阵营,从而让职业教育与体力劳动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初中劳动技术教育的割裂。为此,初中学生在这个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单纯地认为劳动就是学习文化知识,直接影响了初中生对于劳动的客观态度,片面理解体力劳动的定位和目标,导致学生的劳动知识较为匮乏,劳动技能也较为生疏,劳动习惯也是无从谈起。

3.学业压力过重,淡化劳动技术教育

高考的压力迫在眉睫,初中生的课业压力也更加明显,为了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管是初中生个人,还是家庭学校,都更加关注高考考试科目的学习投人,劳动技术教育的需求被逐渐弱化。同时,学业的繁重,也使得学生投身劳动的时间更少,为此,在系统学习文化知识之外,劳动技术教育也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更加浮于形式的劳动技术教育直接導致学生渐渐丧失了对劳动课程学习的信心与热情。另外,学生的投入方式也较为单一,严重的还会发生应付式劳动学习,使得初中劳动技术教育成为形式,完全减弱了劳动技术教育的社会价值。

二、推动现阶段初中劳动技术教育的有效措施探究

1.创立正确的劳动意识,有效引导劳动技术教育

一方面,劳动技术教育关系着初中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具体的劳动技术教育,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劳动,树立艰苦奋斗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尤其关注劳动技术教育中对于培养学生道德品格的塑造作用,强调德育教育资源的合理整合,将劳动意识与学习品德、团队协作等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通过感受劳动中的喜悦与成就,而逐步在劳动学习中形成尊重劳动成果,的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应借助劳动技术教育完善学生的学习品质。陶行知曾提出的“六大解放”具体而言就是解放大脑,解放双眼,解放手脚,解放口腔,解放空间,解放时间的教育理念,教师可将其引入劳动技术教育活动中,借助劳动技术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善不良学习习惯,以及升级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质量。

2.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维一体化的联动机制

初中劳动教师应积极寻求校内诸多资源之间的统筹协调,并将校内外资源贯通起来,形成强效的合力,整合三维主体资源。首先,教师应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劳动意识,在教学活动中以实际的感人案例宣传劳动精神,让学生产生尊重和崇尚劳动的思想,真正发自内心地理解劳动最光荣和最伟大的内涵,逐渐树立自觉劳动和创造劳动的主动意识。其次,教师应从学生中发掘榜样力量,以示范机制激发学生的主动劳动倾向。同时,还可以在劳动技术教育活动中,发挥三维主体的分工合作优势,邀请社会工匠、民间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等等社会模范,以优质的典型人物资源作为提升劳动技术教育生活化的标杆。从而保证初中生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参加劳动体验,并在面对截然不同的劳动要求和目标时,可通过积极模仿、借鉴和吸收经验来进行实践操作,切实转化初中生的劳动实践探索可能。最后,教师还可通过有效整合多种资源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让学生亲身投入到保护学校环境、参与后勤服务、宿舍清洁等具体的实际工作中。而作为三维成员中重要环节的家庭,则应担负起引导学生参与各项家务劳动,如:洗衣服、煮饭炒菜等。而社会则可提供公共开放的劳动技术教育平台和场所,借助已有的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创建共享开放机制,结合社区宣传、调查实践等公益性劳动,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

3.创建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劳动技术教育活动

初中阶段作为基础教育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学生的世界人生观与价值观逐渐完善成型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劳动技术教育教学的内容开发水准与初中生劳动技术教育成效息息相关。

3.1明确初中劳动技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

初中劳动技术教育教学活动的首要目标就是改变学生的传统成长模式,重新引导初中生创建认识和感知世界的模式,防止并避免“纸面成长”的不利影响,并能通过参与与学习进入社会生活的基本生活技能,逐渐学会自主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探索精神,以及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必需的各项能力。

3.2丰富多样的劳动技术教育资源

一直以来初中劳动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就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特点,追根究底是由于初中教育教学现状和劳动技术教育课程自身的限制,为此,教师应积极发挥校园的教育资源长处,努力改进劳动技术教育外部环境,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技术教育活动。同时,学校应创新劳动课程资源,营造多样化的开放型学习氛围,与一些知名的社会场馆,劳动实践基地等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实际劳动工作和亲身体验做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有机融合,譬如,通过参观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可以看到传统化的劳动与科技的结合。而学校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与社会实践服务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整合家政活动与食品开发、工艺创作与公益活动等资源,从而激活学生的劳动创造观念。

3.3强调劳动课程的整体实施

初中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注重课程资源的整体性原则,系统科学地构筑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积极推动劳动项目化学习,按照每一个主题模板设计深度学习和实践方案,避免浅尝辄止,强化劳动技术教育的整体性实施方式。

3.4完善劳动技术教育评价体系

教师应系统性地梳理学生在初中阶段应该参与的劳动实践次数与具体内容,结合性别与年龄特点制定出个性化的劳动要求,保证每名学生都应有充足的劳动参与机会,并且注意优化学生的劳动强度,防止集中式劳动或形式化劳动,而应有计划有节奏地促进初中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启用动态化的实施评价模式,以积分方式为学生的每一次劳动实践进行评价,让学生也在监督过程中通过系统化的劳动技术教育,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劳动不仅契合人类发展的内在需要,还能使我们获得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教师应在初中劳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自觉性,秉持劳动树德、劳动增智、劳动强体、劳动创新的教学原则。让初中劳动技术教育,既保持劳动的本色,又能结合当今的新形势,在融合式发展中绽放出金色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夏心军.普通初中的劳动技术教育:挑战与应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5):46-52.

[2]方秀红面向初中学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学. 2019(2AB):20-23.

猜你喜欢

实践思考问题
加强油田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统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国有企业落实中纪委“三转”要求的实践与思考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