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化治理视角下美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研究

2021-11-13王学坤龚俊丽岳建军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王学坤 龚俊丽 岳建军

【教育研究】 DOI:10.14182/j.cnki.j.anu.2021.06.014

关键词:体力活动;综合性学校体力活动计划;网络化治理;阳光体育运动;身体素养

摘 要:梳理美国学校、社区、家庭协同促进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要素与机制,可为我国学校、社区、家庭协同促进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以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网络化治理为研究对象,分析美国儿童青少年综合学校体力活动计划网络化治理的主体、结构与机制,构建本土促进理论,以优质体育教育为基础,以学校主导、多元参与为主体,以“大体育教育观”为引领,注重体育教育领导力培养,完善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网络化治理的支撑系统。

中图分类号:G81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35(2021)06-0143-12

Research on 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on of Americ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twork Governance

WANG Xue-kun,Gong Jun-li,YUE Jian-jun(School of PE,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2,China)

Key words:physical activity;Comprehensive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me;network governance;Sunny Sports;physical literacy

Abstract:The factors and mechanisms of the collaborative promo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schools, communities and famil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llaborative promo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schools, communities and families in China.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fieldwork and expert interviews and taking networked governa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on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s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bject, the structure and mechanisms of the networked governance of the Comprehensive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this basis,a local and facilitative theory is proposed,which is based on high-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taking  the  school-led,multi-participation  as  the  main  body,taking  the"Great  Sports  Education  Concept"as  the  lead and focusing on the train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leadership to build a supportive system for the networked governa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当前,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已成为困扰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与日俱增。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政策法规,力度持续加大,由“常规治理”逐渐转入“运动型治理”[1]。但是,儿童青少年体质普遍下降,肥胖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仍然亟待解决;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参与现状,仍然不容乐观。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指出:“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能保证,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体育的发展不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而体质健康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力活动的参与度。因此,如何构建以优质的体育教育为基础、学校主导、社区家庭协同促进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模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国内外相关研究已经达成共识,即: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层级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社会生态模型为依据[2-3],仅学校体育教育是难以完成的,当前也缺乏足够的证据证实学校体育能够促使儿童青少年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4]正因如此,2008年美国构建了综合学校体力活动计划(Comprehensive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CSPAP)用于校家社協同促进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美国健康与体育教育协会(Society of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ors,SHAPE)和美国医学会(Institute of Medicine,IOM)都认为CSPAP是最有效的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计划。[5]

目前,我国已有文献针对CSPAP计划的目标指向、系统框架、实施背景、干预手段等进行阐述,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限制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高体力活动参与度的建议。但是,缺乏对CSPAP主体、结构、运行机制等的深刻剖析。因此,总体上对政策执行提供的启示作用有限,难以为构建校家社协同促进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体系提供指导。

本研究借助网络化治理理论与分析框架,结合时事热点重新对CSPAP主体、结构进行静态的解构,对运行机制进行动态的剖析,对CSPAP的逻辑普适性进行梳理,旨在镜鉴促进CSPAP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之间的正相关发展,推动我国校家社协同促进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体系的构建。聚焦CSPAP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计划,有助于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儿童青少年体质的健康发展,方便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治理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一、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CSPAP是指为了达到《美国体力活动指南》中对儿童青少年推荐的每天60分钟中等及以上强度的体力活动,由美国疾病防控中心和社会健康中心联合推出,通过动员学校、社区与家庭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打造体育教育、校外体力活动、校内体力活动、社区与家庭参与、校内教职工参与等五部分内容体系,构建学校委员会、评估学校体力活动条件等七个步骤(表1),利用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增长儿童青少年参与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信心,最终培养终身体育习惯的促进计划。

20世纪80年代,西方众多学者意识到网络化治理将成为社会复杂事务处理的首选。斯蒂芬·戈德史密斯与威廉·D.埃格斯构建了完整的网络化治理理论体系,因为政府的工作主要依赖于各种伙伴关系、协议和同盟所构成的网络,平衡各种非政府组织以提高公共价值的哲学理念,以及种类繁多的商业关系。[6]6网络化治理吸收了新公共服务理论、市场化理论、治理理论、协商民主理论、政策网络理论等,并且随着网络化治理的日益发展,现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广泛关注的专业术语。21世纪初,陈振明最先在国内提出网络化治理概念,将其界定成一个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7]87随后国内众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广泛运用于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区治理等领域。本研究正是基于网络化治理理论,分析学校、社区与家庭多元主体协同解决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不足的问题。

本文通过美国犹他大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等,以Comprehensive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Plan,School-Based 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on,Community 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on,Family 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on,网络化治理,阳光体育等为主题、关键词,收集了近五年相关研究文献70多篇,再结合本文主题相关研究,选取其中的40多篇,作为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来源。

笔者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犹他大学访学的机会,2017年9月至12月考察了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市中心实施的CSPAP项目“健康学习:体力活动与学业成就综合方法”和犹他大学运动与体育科学学院博士培养中CSPAP的课程,收集了相关素材。同时还与犹他州教育局学校体育顾问、犹他大学Les Podlog副教授,儿童青少年全面健康的學校社区协同模式全球推广人、“Brain Break”创始人、原北爱荷华大学钱铭佳教授,美国《体育教学杂志》主编李卫东教授,弗罗里达州立大学Joshua Newman副教授,瓦尔多斯州立大学陈瀚副教授,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陈森林副教授,内华达大学富酉博士等,就CSPAP体系构建、运行机制与推广等主题,结合本文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访谈。

二、CSPAP网络治理主体

从历史发生学的认识视角来看,学校一直是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的主要阵地,而家庭与社区以及其它部门协同参与长期以来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青少年体力活动行为影响因素的认识从个体内向个体间扩展,与之相应,参与体力活动促进的主体也开始走向多元。[8]8随后,社会生态学模型逐渐被引入到体力活动促进领域,其中Sallis等构建的体力活动四维模型是最具代表性的研究之一。[9]学校作为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主体的效果进一步受到质疑[10],甚至认为没有家庭参与,仅学校单一主体不可能持续促进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水平[11]。正是基于此,建构在社会生态学模型之上的CSPAP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网络主体——学校,家庭和社区。CSPAP强调多方合作,广泛吸收校外力量,形成网络体系协同促进儿童青少年参与体力活动,不仅在学校内提供更多的体力活动机会,同时还让家庭社区的人员参与其中,将体力活动场所由学校延伸到社区。将项目参与人员由老师延伸到家长乃至社会人员,聚集大量利益相关者,使他们都在项目中担任一定的角色(表2),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影响学生参与体力活动,形成综合的体力活动促进生活场景,为学生参与体力活动提供保障。

三、CSPAP网络治理结构与机制

(一)静态解构

CSPAP由体育教育、校内体力活动、校外体力活动、家庭与社区参与、学校工职人员参与等五个部分组成。通过构建具有操作性的体力活动促进项目,重点打造优质的体育教育体系,最终实现网络中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的公共价值。在CSPAP网络治理框架内,优质的体育教育表现为:1)满足所有学生需要;2)促使所有学生体验到快乐;3)使所有学生在体育课上保持适度的运动状态;4)教授体力活动的自我管理;5)传授体力活动所需要的技能;6)强调终身参与体力活动的知识与技能。总之,优质的体育教育能够提高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参与水平、体质健康水平,丰富儿童青少年进行体力活动的知识与技能。优质的体育教育要素由四大部分组成:政策与环境、课程、恰当指导以及相关者评价(详见表3)。

校内体力活动是指在校期间除体育课之外进行的体力活动,分为自由玩耍部分、半组织化体力活动参与部分、文化课上嵌入体力活动部分1、午餐前休息部分等。校外体力活动包括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往返学校、体育俱乐部组织的体力活动、家庭中的体力劳动等。学校内外体力活动促进,要求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形成一个协同的整体,从重视自身健康开始,积极参与体力活动、在CSPAP之中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同时需要家庭成员担当体力活动促进的志愿者,社区组织者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与学校体育教育相协调,构建体力活动促进项目。总之,CSPAP围绕儿童青少年生活场景,通过学校主导、社区与家庭协同参与,共同建构适宜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参与的生态系统,在众多参与主体、环境互构中,促使体力活动融入到儿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部分(表4)。

(二)动态剖析

依据社会生态理论和网络化治理理论[14],将CSPAP网络化治理机制分析框架分为纵向的管理体系与横向的协同体系,其中协调体系分为网络化生态环境系统、支撑系统和领导力系统。纵向管理是各地方在执行国家体育教育政策与标准过程中,对于过度灵活的纠偏与边界的规范,同时对全国资源与信息进行直接配置和垂直管控。CSPAP中纵向管理由美国疾病防控中心与SHAPE联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实施,并且通过打造全国性体力活动促进项目和专业培训使CSPAP计划真正落地。全国性体力活动促进项目包括:动起来与活跃学校(Lets Move! Active School,LMAS)、青少年总统体能项目(Presidential Youth Fitness Program,PYFP)和CDC的全国公共健康实施计划(CDCs State Public Health Actions Program);全国性专业培训包括:体力活动领导力培训、CDC的CSPAP指导培训、青少年总统体能研讨会和SHAPE组织的工作坊等。

横向的协同体系中,网络化治理的生态环境系统是调动整合社会资源、协同多元主体、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保障,包括开放的社会参与、良好的社会信用、互动的社会沟通和持续的社会学习等生态环境[14]。开放的社会参与是实现网络化治理的前提,需要保障参与主体的权利以及实现的路径。CSPAP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广泛吸收利益相关者参与,其能够成功实施的关键之一在于构建多元主體合作伙伴关系[5]。学校向来拥有良好的社会信用,况且CSPAP成立有专门的委员会,其领导一般由有威望的体育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担任,而且CSPAP委员会要求成为学校健康委员会的分委会,具有政策制定、咨询等权利。互动的社会沟通需要诉诸于畅通的表达渠道和可靠的技术手段。CSPAP委员会成立的前提是要得到学校的行政支持,坚定地致力于CSPAP构建、实施与评价,定期地组织交流与学习,协同各个主体的利益与诉求。此外,CSPAP建有专门的网站,进行信息共享与资源募集。

持续的社会学习生态环境是网络化治理得到实施的重要基础。网络主体为了实现公共价值,要通过不断地对话、协商、谈判、妥协等解决复杂的问题,形成一个资源共享、彼此依赖、互惠互利的组织结构,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14]为保障CSPAP体系实施,委员会需要与多元主体共同协商、探讨体力活动促进,常常需要面对主体需求内容的繁复多样、需求形式的动态多变;需要缓解主体之间理想与现实、价值与实践之间的张力、矛盾。这些治理的情势与面相本身就充满着迂回与辙变。正因如此,超强的领导才能、协调技巧、知识储备和新技术的运用等,是CSPAP得以运行的必备素质。[15]而且这些素质还需要在学校、社区与家庭互构中审时度势,灵活运用;外加上治理核心主体需要接受纵向上体力活动领导力和优质的体育教育培训与认证等,不持续的学习是不可能实现CSPAP的成功运行。

网络化治理依赖于社会生态环境并且受其影响,但是真正架起网络,实现网络治理目标需要依靠网络中的支持系统,包括多元合作系统、目标协同系统、资源共享系统、责任管理系统[14]。多元合作系统是网络化治理的首要任务,是要构建一个由公共组织、非公共组织、个人等利益相关者组成严密的运行子系统[16]。目标协同系统要求各个参与主体在网络化治理过程中不断调整与整合目标,促使向着共同目标推进,其核心在于形成共同目标的协商机制、分工机制和评价机制。资源共享系统包括多元参与主体的信息和资源整合、调配、分享与协调。责任管理系统是网络化治理的关键之一,要求多元主体在平等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中明确各自的职责。

CSPAP多元合作系统由学校、社区和家庭共同组成,通过学校体育教师或学校管理人员引导与协调实现共同目标。CSPAP构建的第一步就是组建CSPAP委员会和选任体力活动领导者,将多元主体合作的领导力作为CSPAP的核心来打造,目的就是构建多元主体合作的系统。CSPAP多元合作的模式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构建了一个框架体系,各个区域乃至学校均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仅有学校主导、社区和家庭协同参与,也有大学与社区主导共同实施CSPAP计划[17]。CSPAP总目标是促进每一位儿童青少年达到每天60分钟中等及以上强度的体力活动,提供优质的体育教育,协调各个参与主体利益。各个主体的目标又与分工职责息息相关,由体育教师的领导力协同为一个目标系统。资源共享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来自于全国资源的纵向输入,由SHAPE提供优质的标准化体育教育,包括政策资源、课程资源、培训资源、评价资源等。另一个资源来自于各个地区的CSPAP治理体系,包括各个主体的场地设施、志愿服务、募集的费用等。责任管理系统由全国性CSPAP进行专业指导与培训管理、各个学校委员会协调管理,最后以学生的各项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水平为管理标准。

领导力系统是网络化治理的核心系统,是解决网络化治理中复杂问题的组织系统,其主要职能在于协调与引导。有别于传统意义上自上而下行政科层式的管理,而是多元主体自下而上或者横向网络扁平化的协调。领导力系统是作为CSPAP体系的核心进行打造的,他依赖于优质的体育教育,通过各项可以落地生根的促进项目,全方位促进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参与水平的提升。

领导力培训系统由CSPAP向体育教师提供的半天现场培训与一年免费的网络社区培训构成。培训对象称为体力活动领导者(Physical Activity Leader,PAL),培训的内容包括:适宜学校体育教育文化和体力活动文化改造能力、人力资本、社会协调能力、开展体力活动能力、CSPAP实施评价能力以及政策策略的设计与执行能力等。

CSPAP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PAL的领导力[28],它需要引导与协调校内外相关人员共同参与进来,成为网络化治理的担纲者,他们不会来自于纯粹社区或家庭的任何一方,因为任何一方都难以理解对方的价值取向与治理逻辑,只能来自于学校、社区、家庭三维治理空间的交叠地带——学校。其中体育教师具备融合多方资源,实施网络化治理的潜能,尤其是在学校场馆向社会开放的今天。简言之,对体育教师赋权增能,革新角色定位、培养新内涵是重中之重,而在校的体育专业学生是未来学校体育教育的中坚力量,是促进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最有力的后备团队,因此对大学体育教育的变革能够更加高效激活CSPAP计划的生命力。

围绕体力活动领导力培养,美国体育教师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一场全新的变革,全美12所拥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资格的大学率先进行体育教育改革,以CSPAP的理念,以体力活动领导力为核心,扩展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内涵,从而突破传统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转变体育教师未来的职能,以一种“大体育教育观”——以学校、社区、家庭的体力活动领导者的角色与职能进行培养。[15]爱达荷大学专门以体力活动领导力培养为核心,培养体育教师的体力活动组织协调能力;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体育教育标准中规定有体力活动领导者详细职责[4];韦恩州立大学基于国家推荐的“大体育教育观”和CSPAP框架推出的体育教师教育改革项目,将传统的“体育教育学”改为“体育教育与体力活动领导力”,改革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课程与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专业的体育教师,使其能够在学校和社区环境中,为参与者生命全周期过程中的体力活动进行设计、组织、协调和领导等(表5)。

本科生 1)具备体育教育基础知识;2)确定CSPAP组成部分,并且明白每一部分最大化地促进学生体力活动参与;3)理解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并且选择恰当指导方式,组织开展体力活动 1)传统体育理论为基础,以健康与体育教育最优化系统(Health Optimizing Physical Education,简称HOPE)为主的扩展课程;2)儿童体力活动与健康相关的体能促进相关课程;3)学校主导,社区家庭协同体力活动促进项目开发课程 CSPAP组成部分与体力活动领导者能力融合到各个层级的课程之中 硕士研究生 1)组建体力活动促进团队能力;2)对学校教师、学生、父母和社区相关人员,参与体力活动意义和方法进行宣传教育的能力;3)对CSPAP五个部分都具有管理与领导的能力 1)体育教育专业知识与实践;2)学校主导体力活动项目专业化领导力;3)社区开展体力活动能力;4)青少年体力活动决定性影响因素筛选;5)CSPAP最佳实践指南;6)CSPAP开发、实施与评价程序 博士研究生 学校主导社区协同的体力活动参与及其研讨 1)参与式行动研究;2)学校主导社区协同的体力活动参与研究;3)体育教师教育系统评价 爱达荷

大学[15] 本科生 1)CSPAP目的、定位、开发、实施、评价;2)领导力素质与技能;3)公共健康模型、理论和策略 1)政策评估与行动计划制定;2)体力活动测量技术、文化课教师培训、社会营销与促进;3)CSPAP开发与组织实施 七门课贯穿到基础、应用与实习课程之中 南卡罗来纳大学[20] 本科生 1)体育课上最大化促进中等以上强度体力活动量;2)团队合作有效地制定、执行校内外体力活动计划;3)能够运用社会营销技能组织校内外体力活动项目实施 1)CSPAP文化信息与基于证据的体力活动促进政策;2)系统观察小学生体育课堂行为;3)体力活动促进的团队协作与领导力 CSPAP组成部分与体力活动领导者能力融合各个层级课程之中 硕士研究生 1)体育课上最大化促进中等以上强度体力活动量;2)体力活动测量;3)CSPAP评估与基于证据的组织交流;4)团队合作有效地制定、執行校内外体力活动计划 1)基于证据的中等以上强度体力活动促进策略、工具、动机理论;2)校外体力活动调研、计划、实施与总结 博士研究生 1)体力活动测量;2)CSPAP评估与基于证据的组织交流;3)团队合作有效地制定、执行校内外体力活动计划 1)基于证据的中等以上强度体力活动促进策略、工具、动机理论;2)校外体力活动调研、计划、实施与总结;3)实习课安排中等以上强度体力活动评价、实施策略,数据评估分析与学位论文撰写 韦恩州立

大学[21] 本科生 1)熟悉CSPAP组成部分;2)体力活动促进方法,政策与实施;3)体力活动评价;4)体力活动领导力 1)体力活动领导者,校外体力活动实施;2)家庭社区体力活动组织与协调,体力活动测量,依据当地环境与文化设计体力活动项目;3)文化课堂穿插体力活动 八门课程贯穿基础、应用与实习课程 西乔治亚

大学[22] 本科生 1)优质体育教育实践;2)CSPAP构造;3)领导力素质;4)体力活动生活方式模型;5)CSPAP开发、实施与评价 1)学校优质体育教育计划、教学;2)CSPAP理念、策略、技能、评价;3)CPSPAP组织实施,文化课穿插体力活动;4)青少年校外体力活动促进 四门课程贯穿第五至第八学期本科生课程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23] 本科生 1)体力活动领导者培训;2)CSPAP中优质体育教育、校内外体力活动;3)社会营销技能;4)健康与体育教育最优化,体力活动评价 1)体力活动领导力;2)校外体力活动实施;3)文化课堂穿插体力活动;4)社会营销实践 八门课程贯穿基础、应用与实习课程 康涅狄格州中央州立大学和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24] 本科生 1)熟悉CSPAP组成部分;2)积极学习者与合作反馈实践者;3)实施身体活跃学校系统(承诺、确定资源、确定合作伙伴、评估、启动、实施、社区参与) 1)依据地理环境设计校外体力活动项目;2)竞赛组织实施与评价;3)文化课堂穿插体力活动 四门课程贯穿基础、应用与实习课程 肯塔基

大学[25] 本科生 1)体育课体力活动促进最大化和有效教学;2)学校内体力活动促进;3)领导与组织家庭社区体力活动营销、参与 1)CSAPA与体育教育角色定位;2)CSPAP组织实施;3)文化课堂上穿插体力活动;4)创建家庭社区协同参与的健康项目 所有体育教育核心课程均包括CSPAP内容 艾德菲

大学[26] 硕士研究生 1)CSPAP理念、角色;2)CSPAP组织实施 1)依据体育教育国家标准分析CSPAP;2)校内外体力活动促进;3)社区家庭协同参与体力活动项目创建;4)优质体育教育内容;5)领导校内外体力活动实施 六门课程贯穿基础、应用与实习课程 犹他

大学[27] 博士研究生 1)适用体育教学论实践;2)CSPAP组织实施;3)CSPAP研究技能 1)体力活动观察与分析:利用体力活动观察工具分析学生体力活动表现;2)体力活动项目设计与测控:校内外体力活动模型;3)体力活动测量:体力活动测量与学校健康营养研究;4)体力活动干预:CSPAP实施与评价研究 四门核心课程 ]

四、启 示

第一,构建本土促进理论,营造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网络化治理社会生态环境。

我国2007年颁布阳光体育运动,提倡营造舆论氛围,吸引社会与家庭广泛参与和支持。时至今日,过度的褒扬与简单的否定都将与现实相去甚远,无论工作力度,还是取得的效果,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体育学习不如文化课学习得到各方面的足够重视,但是学校封闭的体育教育模式,缺乏畅通的沟通渠道,即使学校具有良好的社会信用、家长为了子女愿意持续学习与合作,体力活动协同促进也收效甚微。杜威认为,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无异于在岸上教儿童学习游泳。反观社区中各种体育培训,为了吸引家长注意力,积极营造参与环境,频频互动,如:邀请家长现场观摩与体验儿童青少年培训过程,听取家长意见,满足家长诉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家长提供实时监控与反馈;利用各种资格认证,打造双方信用体系。这种教育形成了一种多元的社会生态的真实场景,虽然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多少有一些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倡的“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味道。试想,学校体育教育如果面向家长开放,邀请家长参与,相信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身体素质落后于其它同学,不会无动于衷;看到运动场上孩子优秀的表现,也会心花怒放。

事实上,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家长沟通反馈方面,学校体育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导致学校、社区、家庭的联动举步维艰。学校的闭塞式体育教学方式,不利于家长了解孩子身体的发展状况,不利于打造一个多元化的,更适合学生体力活动发展的环境。而CSPAP的横向协同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有利于学校、社区、家庭实现网络化治理,为学校营造开放的社会参与环境和社会沟通环境,提供可靠的搭载平台。

社會生态学理论认为,青少年体力活动不足的问题并非学校体育或某一单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层面、多系统的综合性社会问题。[19]这一理论以及本土化研究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网络治理奠定了理论的“背景色”。但是在此“背景色”中绘出“主体色”,还需要将社会生态学理论向实践推进一步。CSPAP网络化治理的社会生态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开放的社会参与、互动的社会沟通、良好的社会信用和持续的社会学习等,为社会生态学理论指导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提供了外部环境条件。

第二,以学校主导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为核心,打造网络化治理支撑系统。

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治理拥有强有力的纵向行政管理体系,实施“运动型治理”模式,能够迅速地将中央的规章与意图下达到各个机构、领域,常常以自上而下、政治动员的方式调动资源,集中力量完成特定任务[30],它的优势是建构在行政科层组织系统内,这也导致无论人才配置、还是组织方式,都与社会保持一定隔阂,对社会组织合作采取“甄别性吸纳”[31]。加上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职能的弱化[32],形成多元合作系统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促进恰恰是学校单方面无法完成的。多年来,阳光体育运动、青少年体育活动计划等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计划与政策,虽然反复提到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广泛参与的格局与模式,但是由于缺乏多元合作、目标协同、资源共享和责任管理系统的构建,始终难见显著的成效。

以网络化治理理论为视角,美国CSPAP网络化治理支撑系统包括多元合作、目标协同、资源共享和责任管理等四个系统。四个系统中多元合作系统是核心,也是其他三个系统实现的前提条件;目标协同、资源共享和责任管理三个系统是多元合作系统可持续性运行的保障。首先,多元合作系统并不会自发产生,需要在网络化治理社会生态中,由相关机构与组织由上而下逐步推进。CSPAP就是一个例证,得益于美国高度发达的社会组织和开放的社会参与环境,它的多元合作系统是由CDC与SHAPE联合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与实施,因此,要求规范学校组织,提高各类社会组织的标准以及家庭内部相互之间的协同能力,进行以学校体育教育为基础的参与性研究,打造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网络架构,做到资源共享和最大化利用,实现真正的相辅相成与动态平衡。

第三,以优质体育教育为基石,实施可落地生根的配套项目。

优质的体育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大量的体育技能,还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参与中等以上强度体力活动,同时也是儿童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基石。优质体育教育是以内容为载体,教、学、评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美国CSPAP计划是以优质体育教育为基础,然后再构建校内外体力活动项目和校内外相关人员积极参与,从而形成以学生为基点和出发点,使学校体育教育成为学生自觉、自由的活动,实现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生活的整体建构,而不是将体育教育窄化为单纯的生理练习,或者异化为对身体的规训和改造[33]。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体育课地位不高、分量不重、质量与效率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34]70,应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构建的教、学、评课程内容体系,注重创设复杂的教学情境、学生情感体验、价值观形塑等,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与终身体育习惯[35]。

任何治理理想变成现实,理念抵达实践,均需要诉诸治理机制、组织方式等,而这些均需要可落地生根的项目与手段予以保证。应该看到,当前仅凭借体育课难以满足“阳光体育运动”和《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中对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要求。体育课教学对于儿童青少年终身体育习惯养成也缺乏具有说服力的证据[36]。因此需要以体育教育为基础,构建多个时间点共同促进学生体力活动的项目;这些时间点包括体育课、课间体育活动、大课间,家庭和社区体育场所[37],甚至文化课堂上穿插体力活动,如“brain breaks”。这些项目包括全国性和适合区域地点的地方性,即可形成纵向全国性项目与政策资源共享,也可以横向资源协同,进而形成网络化治理格局。目前我国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主要为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安排的时间也特别有限,其组织方式是行政指令自上而下推动实施;没有相配套的促进项目为依托,所以难以形成以优质体育教育为基础的网络化治理生态。

第四,以“大体育教育观”为引领,革新体育教师教育内涵与培养体力活动领导者。

“大体育教育观”是与整体性学校相对应,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为目标,既包括传统的学校教育,也包括学校外体力活动组织与促进的领导力教育。这与社会生态理论与网络化治理支撑框架密切相关。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是一个多领域多层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区、家庭形成网络化协同促进。同时,CSPAP能够实施与推广,其关键在于体育教师领导力的培训体系,因为体育教师是健康体育行为培养的管理者、组织者、实践者、引领者[38]。这一点从美国众多大学革新体育教师角色与内涵也可以得到证实。美国有超过十二所培养体育教师的大学,正围绕着CSPAP理念與框架进行着革新与探索,其中七所培养对象是本科生,四所是硕士研究生,三所是博士研究生。

当前,我国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正以“大群体”格局实施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是秉持着“大健康”的理念,迫切需要具备协调各领域、领导各组织为全民健身服务的专门人才,学校体育教育也需要与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相配套。而传统的体育教育重视学校内的技术研习与活动组织,对学校外体力活动组织培养处于空白状态。事实上较多的体育教师不仅在校内任职,还在校外社区中兼职;他们的组织能力在学校就读期间是没有经过系统教育的,可能与儿童青少年终身体育习惯培养相左,如:学校外的培训以营利为目的居多,重教学,轻育人,重短期效应,轻长期效应。与其放任当前状态发展,不如顺应形势,借鉴CSPAP做法,以“大体育教育观”为指导,将当前体育教育理念与内容进行扩展,革新体育教师教育内涵,注重培养体力活动的领导者,而非仅局限于培养学校内的会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教师,只有将体育素养、体力活动能力提高策略有针对性地纳入培养体育教育者的培训中去,才是发挥CSPAP中核心领导力的有效方式。

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层级的系统工程,纵观国际治理经验,大多国家采用多元主体结成合作网络的治理方式。美国CSPAP治理主体多元、治理结构纵横交错,机制完善,而且能够根据各地情况进行适宜打造。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主要借助于行政系统自上而下地单一推动,而横向的社会多元共治共享动力不足。因此,借鉴美国CSPAP儿童青少年治理模式,要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构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网络化治理社会生态环境;以学校主导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为核心,打造网络化治理支撑系统;以优质体育教育为基石,实施可落地生根的配套项目;以“大体育教育观”为引领,革新体育教师教育内涵与培养体力活动领导者。

参考文献:

[1] 陈培友,孙庆祝.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的社会生态学模式构建——基于江苏省中小学生的调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5):79-84.

[2] 陈佩杰,翁锡全,林文弢.体力活动促进型的建成环境研究:多学科、跨部门的共同行动[J].体育与科学,2014,35(1):22-29.

[3] 岳建军,龚俊丽,王家宏.困境与突破:基于国际行动框架的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政策[J].体育学刊,2020,27(2):79-84.

[4] Palmer S E,Behrens T K. At the Crossroads:How Physical Education Can Succeed in a Public Health Paradigm[J]. Quest,2017(4):1-13.

[5] Chen S,Gu X. Toward Active Living:Comprehensive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Research and Implications[J]. Quest,2017(4):4.

[6] 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 Baranowski T,Anderson C,Carmack C. Mediating variable framework in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s. How are we doing? How might we do better?[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1998(15):266–97.

[9] Sallis J F,Cervero R B,Ascher W,et al.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creating active living communities[J].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2006,27(27):297-322.

[10] Sluijs E V ,Mcminn A M ,Griffin S J  .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systematic review of controlled trials[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07,335.

[11] Mcminn S A . Prewenting obesity in primary schoolchildren-School based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mes are promising,but difficult to sustain[J].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10,340(7752):876-877.

[12] Society of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or.Where do I start?[EB/OL]. (2018-2-15)[2020-01-30].https://www. shap eamerica.org/cspap/steps.aspx.

[13] Society of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or.Resources for CSPAP[EB/OL]. (2018-2-15)[2020-01-30].https:// ww w.shapeamerica.org/cspap/resources.aspx.

[14] 姜曉萍,田昭. 网络化治理在中国的行政生态环境缺陷与改善途径[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5-12.

[15] Karp G G,Scruggs P W,Brown H,et al. Implications for Comprehensive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Implementation.[J]. J TEACHING PHYS ED,2014,33(4):611-623.

[16] 吴瑞坚.网络化治理视角下的协调机制研究——以广佛同城化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1):108-113.

[17] Brusseau T A,Bulger S M,Elliot E,et al. University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s to Implement Comprehensive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s:Insights and Impacts for Kinesiology Departments[J]. Kinesiology Review, 2015,4(4):370-377.

[18] Dauenhauer B,Krause J,Dougla S,et al. A Newly Revised Master's Degree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Leadership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2017,88(2):14-19.

[19] Bulers ,IllG K,Jones E. Achieving Alignment in the Preparation of CSPAP Leaders in PETE Programs[J].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2017,88(2):37-42.

[20] Webster C. CSPAP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and Research Initiatives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2017,88(2):25-36.

[21] Centeion E E,Mccaughtryn. Implementing Comprehensive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s:A Wayne State University Case Study[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2017,88 (1):42-49.

[22] Heidorn B,Mosier B. Sharing Insights and Strategie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est Georgia[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2017,88(1):50-56.

[23] Mars H V D,Lorenz K A,Kwon J. Building CSPAP Development into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s PETE Program:A Work in Progress[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2017,88(1):11-19.

[24] Ciotto C M,Fede M H. Integrating CSPAP into the PETE Programs at Southern Connecticut State University and Central Connecticut State University[J].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2017,88 (1):20-28.

[25] Erwin H E,Beighle A,Eckler S. PETE Preparation for CSPAP at the University of Kentucky[J].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2017,88(1):36-41.

[26] Doolittle S A,Virgilio S J. Moving toward Integration of CSPAP in a Highly Regulated PETE Context[J].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2017,88(2):8-13.

[27] Brusseau T A. Infusing CSPAP Knowledge,Training and Research into Doctoral PETE[J].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2017,88(2):20-24.

[28] Zhang X,Gu X,Zhang T,et al. Comprehensive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s:Recommendation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J].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2018,89(5):11-18.

[29] 汪晓赞,郭强,季浏,等.中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理论溯源与框架构建[J].体育科学,2014,34(3):3-14.

[30] 周雪光.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J].开放时代,2012 (9) :105-125.

[31] 陈天祥,应优优.甄别性吸纳: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常态[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8(2):178-186.

[32] 杨晓晨,肖林鹏,孙荣会,等.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治理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4):75-80.

[33] 王健,潘凌云.人学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现实探问与发展路向[J].体育科学,2013,33(11):17-27.

[34] 刘扶民,杨桦.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5] 季浏.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体育科学,2018,38(2):3-20.

[36] Mckenzie T L,Lounsbery M A 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ffectiveness in a Public Health Context[J].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14,85(3):287.

[37] 毛振明,杨多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学校体育改革施策(一)——目標: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2):5-10.

[38] 郑家鲲.培养青少年健康体育行为的目标与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 (4):65-71.

责任编辑:贾 瑞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运动
基于学生体质现状下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
浅谈“阳光体育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
浅析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策略
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社团的关系探索
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模式构建
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研究
现代生存方式与阳光体育运动
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视阈下中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境与突围
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