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

2021-11-13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结构性会计专业供给

王 娜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财务及资产管理处,河北 石家庄 050081)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9,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1]24。供给适应人民需求的不断变化,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推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实现市场化高效配置和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党中央、国务院2020年4月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指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个要素领域的改革方向和具体举措,提出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2]。作为一个重要的供给要素,劳动力深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要激活经济发展要素,提高劳动力质量,加大人力资本建设投入,需强化劳动力综合素质培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要求也不断提高,财政部在《会计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3]。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本文旨在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以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会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经济逐渐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产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结构性有效供给不足,迫切需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有研究人员认为,管理会计为实现“三去一降一补”目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作用[4]。也有研究人员深入探讨了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会计职能,并提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开展财务工作,应注意改变核算思维、创新管理理念、加强风险控制、提高人才素质[5]。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推进,会计行业人才培养在面对新技术和综合技能等层面都面临一定挑战,需要进行相应改革。

1.新技术层面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新技术不断应用到财务会计工作中,一系列新型技术带动全社会产业升级的同时也带动了会计财务行业的转型,线上操作和网上报销逐渐增加,电子凭证的管理越发重要,电子结算方式越来越受欢迎,会计核算效率逐步提高。技术的改进与提高对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提高会计人才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强化新技术教学,以培养拥有先进信息技术技能的新型会计人才。

2.综合技能层面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结构不断调整。近年来,在企事业单位中,会计的职能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固有的记账、提供报表等会计职能,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需求,新技术前提下的会计工作更多地要参与组织预测决策及考核评价。当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在进行会计人员招聘时,要求会计人员要具备会计核算和基础知识的储备,更注重会计人才综合技能的考量,要求会计人员要有金融、法律、内控、预算、融资、投资分析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拥有参与战略经营与管理决策,解决复杂经济问题的能力。因此,会计人才培养应进行改革以适应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一)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服务社会经济的应用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会计人才。目前,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业务核算、操作能力比较重视,实训、实务课程占总课程中的比例也较高,出纳实务、审计核算与申报、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及纳税实务等实务操作类课程都普遍开设,致力于提升会计业务核算能力。山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会计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应用课,这些课程基于满足核算的要求,为核算会计制定的,在相关职业能力培养层面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6]。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基础理论和原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应当开设管理会计、信息技术、互联网知识等相关课程。

(二)教师专业素养

高校教师的理论知识大都比较丰富,但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企业会计实际工作经验,实践能力相对不足。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经济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会计在企业中需要掌握核算、记账等操作业务,更需要了解投资、融资、信贷等现实业务,黑龙江农垦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大多是研究生毕业,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多数教师授课时相对偏重理论,实操少。部分教师的企业工作实践技能与会计教学工作需要有一定距离,亟需补齐短板。一般情况下,教师要承担教学工作,又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相当一部分教师把企业实践安排在假期、双休日,这样的时间安排,导致教师深入了解企业实践内容不够,专业技能水平亟待提高[7]。当前,高职院校的职称晋升,对教师实践经验的考核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专业实训

在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因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多数学校选择仿真实训,在教室内设立虚拟公司进行实训操作,分别成立营销部、财务部等,模拟企业的生产销售全过程。但是模拟教学过程中,这种仿真实训设置,业务内容比较单一,难以体现现实工作业务的复杂性,实训材料真实性不足,鲜有涉及企业与税务、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投资人等业务关系,难于了解真实的企业环境。

一般情况下,学生到校外参加实践活动往往以观摩为主,校企合作的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学生实习实训岗位的专业匹配度层面,应尽可能让学生从事与会计专业关联度高的工作,将专业知识与实习实训有机融合,以切实积累企业实践经验。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会计人才培养建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应努力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一)优化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会计专业人才现状,进一步健全会计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在培养体系层面需要做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协同,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人才培养要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细分市场,在某一个特定行业内,会计从业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元化。应以教学条件建设为基础,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根据供给侧改革,针对性进行专业体系课程改革,保证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人才能够满足现代化企业的用人需求。可以将高职三年课程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知识),会计实训课程(实践相关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化感知学习,跨学科知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人才要拥有会计核算能力,还应具备经营管理、战略分析等层面的能力。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要主动适应供给侧改革形式的发展,将会计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相融合[8]。

(二)强化教师专业能力培养

在供给侧改革及互联网等多重因素背景下,会计既需要掌握传统的记账、报账职能,还需要将企业管理与企业会计等融合在一起,将人工智能、共享服务等先进技术渗透其中,会计专业教师要具备会计基础相关理论,更要具备相关实践能力及较高的会计业务水平。高职院校应当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增强教师岗位实践经验,建立师资企业实践基地,将教师企业实践落到实处,让参与实践的教师深入了解相关业务,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7]。学校要制定师资培养计划,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基地进行锻炼,采取轮流脱产的形式,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让教师融入企业的生产实践,助力教师的实践能力及新知识获取能力的提升。

在考核教师时,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把考核评价的关注点集中到教学的理论环节和企业实践环节。把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与教学工作量相挂钩,将教师在企业完成的工作量转化为教学工作量,并且将企业实践考核机制引入高职院校职称评审过程,将企业对教师的反馈及教师在企业的实践成果等作为考核内容。教师到企业实践,在职称评审、推优评先、绩效考核、岗位聘任等方面有相应倾斜的政策,以此来激发教师脱产实践的积极性。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会计专业的实践性相对较强,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企业生产运行情况引入校园,在教学中模拟企业实际,使学生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方面具备职业化特征。把提高学生会计职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把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最终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通过一定激励措施,努力增加“双师型”教师数量和实践教学资源,将校内外实训教学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会计实训教学工厂,强化实践教学是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以学校为主体,以现有的教学体系为依托,引入会计师事务所或财务公司,依照公司和事务所的环境,建立会计教学工厂,实训教师由财务公司的资深会计师担任。将财务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承接的部分业务转交到教学工厂,实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会计业务流程,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综合提高职业能力。会计专业培养方案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从“理论讲解”到“仿真实训”再到“全真实训”,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满足人才成长需求,努力让学生一毕业就能完全适应社会[9]。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如表1所示。

表1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表1中,理论知识学习和教学实践阶段以试卷和电脑操作进行考核;教学工厂全真实训阶段,要根据教学工厂的实训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标准、全程化的考核机制、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尽量将考核内容转化为量化数据来评估学生在实习实训阶段的表现。例如:审核原始票据基本要素是否齐全、正确,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内容是否完整;记账凭证填制是否正确,凭证日期、凭证编号是否连续,经济业务摘要、会计科目、金额、原始凭证张数等是否准确;收入、费用、成本等核算是否准确;现金盘点、银行对账、银行余额调节表是否准确,未达账项原因分析;统计报表填制是否正确;不同业务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等。将业务分类进行量化,由实训教师进行打分。

在供给侧结构性背景下,会计专业教育和会计行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会计人才的供给方之一,高职院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理论与实操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而为社会提供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会计人才。

猜你喜欢

结构性会计专业供给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用市场化深化煤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