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策划重点及难点

2021-11-13李子云

新闻前哨 2021年2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突发事件新闻报道

◎李子云

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具有社会性、危害性和高关注度,可能会威胁到系统正常运行,需要政府或相关机构迅速回应和快速处理的各类事件。公众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仍是新闻媒体,从上述的定义中我们很容易可以知道突发事件是一种特殊的新闻事件,具有突然性、社会性、危害性等特点,因此我们面对各种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其新闻策划和报道的重点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以此来正确进行舆论引导,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突发事件总体可以分为四类:一、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灾害、重大水灾、其他类自然灾害等;二、灾难事故,包括交通出行重大事故、特大火灾、矿难、毒气高污染性灾害等;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疫病爆发灾害、食品安全事故;四、社会安全事件,包括社会治安群体事件、极端暴力袭击事件、突发性形式案件等。下面就来分析在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上新闻报道策划的不同重点。

一、自然灾害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新闻媒体报道策划的重点应该放在那里呢?可以振奋精神、激发爱心的社会慷慨救助、英雄事迹等抗灾救灾行为都需要报道,但新闻媒体的报道策划重点仍然应当放在灾区群众的需求、痛苦、愿望以及救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上。这也就是新闻策划中所说的主题策划。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初期,灾区群众等待救援,公众关注力高度集中,此时新闻报道的主题策划十分重要,主题这是策划者对突发事件做出基本的定性的基础。确定选题的第一步就是分析事件的发展态势,即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为什么。新闻媒体在报道初期应当将重点放在灾区人民群众身上,放在关注灾区群众所面临的困难上,放在救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上。在灾情稳定后,救灾后期后续可以放在普及预防灾难常识,深入全面的了解突发事件背后的隐形因素,如何将报道进一步深化,并通过分析报道为今后媒体人对突发事件报道提供可以借鉴的范本,甚至影响国家政府的立法和政策。

例如《南方都市报》的《30个南下“留守儿童”被困京珠8天多方救助》这一篇报道,这篇报道不报道救灾抢险的行为,反而突破常规,策划的主题选定在被困儿童面对灾难时坚强的精神以及社会救助的积极方面,以记录被困儿童的口吻,叙述了整个突发事件的过程。文中大量的引用被困儿童的话语,这样即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极大的震动的读者;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更多关注和救助,为今后类似的新闻报道提供了深刻的一面鉴镜。

二、灾难事故

在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对安全生产十分重视,但总体来说安全生产的形式十分严峻,每年的伤亡人数都递增,新闻媒体对安全生产事故的报道策划的重点也从最开始“事故出英雄”到“赞美式报道”再到后面的“揭露式报道”,逐渐走向成熟,走向透明公开。

交通事故的报道中,一般是大型的交通事故,所以在新闻报道策划时就需要记者有一定的交通专业知识。而且这种新闻一般都会成为公共新闻,成为一个社会普遍的民生话题,在这种时候新闻媒体报道策划的内容就不能只停留于表面,更要认真对待,深入挖掘。例如2009年的“杭州70码”事件,原本只是一件改装车超速驾驶撞人事件,在媒体的追踪报道后,引发了全民对安全驾车的大讨论。再例如校车事故频发也引发了我国校车建设的机制。总之新闻报道策划时力求独辟蹊径,在共性中找特性,找出交通事故报道中与众不同的价值。

矿难类型的灾害爆发原因主要是矿主唯利是图,枉顾上级的法令非法生产,以及技术条件落后,工人安全意识淡薄,上级政府监管不力等,这些虽然是常见的,但新闻媒体在策划时也不应当忽略这些我们一直强调的点,也应该对此这些点就行不断的挖掘和报道一次来提醒众人,向社会发出警示。报道形式也是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策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组合式报道公共交通重大事故的典范。

组合式报道是将有关某类新闻事件的各个侧面的报道在从新编辑整合到一起,从而对这一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报道的一种报道方式。组合式报道的最大特点就是主题相同,内容多样,且有叙有议,有点有面,最终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优势。这种报道清晰明了全面深刻的观看体验,将几篇互相独立的报道和背景资料融合在一起,突发事件背后的深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例如印度洋海啸发生后,CNN在新闻策划报道方式上就采取了“长线深入”的组合式报道,第一条《亚洲地震3600人遇难》到第二条《幸存者的故事:这太离奇了》制止第三条《警告系统的致命缺失》,这三篇文章采取循序渐进的逻辑报道方式,从各种细节、背景,给观众呈现了一副“地震海啸事件全图”。再例如《都市快报》延安双层大巴车特大车祸事故的报道,第一部分为“亲历·现场”,以“3人夺窗而逃,2分钟生死一瞬”开头,用最惊险的细节画面引起群众的关注,再写“客车烧得只剩框架,警方DNA确认遇难者身份”,交代客观事实。第二部分“原因·调查”,先摆出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的态度,表示要严肃追究责任,再写乘客乘坐车辆本身的构造问题,仔细分析事故发生后人们没有逃出的原因。值得学习的是在这里记者还摆出了车辆生产厂家的态度和关于车辆构造的解释。由于个人的专业知识有限,仅仅靠记者一个人是不大可能的,所以就需要有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和分析,专家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迅速找到报道的方向,同时也增加了报道的权威性。所以接下来记者又拿出专家看法和评论,表示“90%以上的事故由人为因素引发”,这样就将专家与现场亲历者的观点放在一起,让读者自己进行判断。最后加强报道的深度,从以上几个原因再进一步深入分析得出“卧铺客车退出市场是必然规律”,既是一个事故的总结,也是一个对社会的警示。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传染性快,涉及面广的特点,并且通常涉及专业的医疗知识,所以在新闻报道策划的时候要十分注意其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在策划时要考虑到相关专家的意见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态度,这样能起到安定民心,解除民众的困惑和恐慌的作用。今年初,全面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大多数传统新闻媒体的策划报道在这些方面基本上都做得比较到位,也涌现初许多优秀作品。

新闻报道的稿子一旦发出就难以修改,所以在发稿前就一定要弄明白的事情的前因后果,这里就需要媒体理性判断,真实严谨的报道态度,不能盲目的跟风炒作或故意夸大事件来博得人们关注,从而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和损失。例如部分新闻媒体在初期报道“李文亮发朋友圈首次披露新冠肺炎病毒具有传染性”的事件报道中,为了大局稳定、避免民众恐慌的政治正确,几乎一边倒的认为李文亮是在造谣,而没有深入其中开展调查,并针对性的采访专家进行专业研判,导致政府和相关机构错失了最佳的疫情危机处理时机,造成了后期疫情不断发展扩大的严重后果。

四、社会安全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中群众是利益关系的直接接触者,一直以来备受瞩目,但由于事情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新闻报道也显现出一定的复杂。正如乌尔里希·贝克所提出的的“风险社会”,社会治安中的暴力冲突和群体事件是“风险社会”中的重要表现之一,作为新闻采编人员应当有一种强烈的“风险意识”,对待社会安全事件更应当慎重报道,及时的说明事件的地点和主要嫌犯,让普通群众及时避离,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但在刑事案件上不能妄自下结论,要根据最终侦破情况和公、检、法等权威机关作出的结论来报道。对于此类的案件策划时尽可能的跟踪报道的报道形式,这样以加强新闻的深度,提升新闻的价值。

“7·5”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记者从医院、街道、社区等不同角度进行目击式采访,连续三天一直播报与此相关的事实内容,以提醒新疆地区的群众并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7·5”事件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报道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令人发指的暴行”,这一部分共有8段受害者和目击者的录音,报道以客观真实的录音讲述了整个案件的性质,点明了事件的真相。第二部分“为难之时见真情”,这部分也有12段的录音,以受害者亲身经历来讲述在暴力袭击中人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第三部分“怒火中烧斥暴徒”,这部分有10段录音,并选取了暴徒袭击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这一典型片段,以维吾尔族同胞的发声,表达了各民族对于暴力份子的仇恨和维护民族统一的决心。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对“7·5”事件时效抓得很好,7月5日事件发生后,7月6日就及时地推出了系列报道,抢占了舆论的先机。比起整个报道中共27段受害者和目击群众的录音,这些都是事件相关者的真情实感,富有感染力、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

五、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策划目前存在的难点

目前来说,虽然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在逐步的走向成熟,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原因,突发事件的报道仍然存在这一些难点和问题。

1.现场采访策划困难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许多媒体都想获得关于受难者的第一手资料,但由于现场施救的原因和受难者在事件中受伤害的原因,现场采访往往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其中还包涵着与人文关怀的冲突,于是如何在突发事件中提高现场采访的技巧和能力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这种时候就需要采访策划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生活感知能力,感性与理性结合,综合采访前所收集和掌握的资料以及采访现场的实际情况,能够准确的掌握事情的发展规律。同时新闻采访者在满足自身信息的需求时更应当心怀受难者,灾难现场的采访更多的应该是表现对受难者的关心,关注受难者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真正的受难者放在首位,不能为了抢先报道第一手资料而不过当事人的身体和心理感受,强制采访。这样的报道是没有人文关怀的,不能打动读者的,也是读者也不愿意看到的。

2.把关定向的选择困难

由于突发事件往往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突发事件的报道也关乎着社会的稳定,甚至国际关系的处理,所以突发事件的报道定向就十分重要,因为报道一旦发出就难以收回,所产生的影响也难以消除。

在实际中,由于突发事件的突然性的特点,新闻报道的策划者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详细的弄明白突发事件背后的诸多原因,这样的不确定性使新闻媒体工作者难以做出最准确的判断,所以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策划中事情的把关定向问题上仍需要新闻工作者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实战经验的积累。当然这种专业素质和经验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我们心怀强烈的求知欲望,不断地吸取中国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以丰富自身的判断意识和各个方面的能力。同时政府作为权威的信源,也应当建立及时、真实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确保政府和新闻媒体及群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有效透明。并更好的利用新闻发言人和官方网站等渠道,传达有效、权威信息,让公众知情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3.新闻报道策划创新性难以突破

创新可以说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决定着报道的引导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但是新闻媒体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受众情绪,在此刻大多数媒体在新闻报道策划上都会畏手畏脚,难以创新,导致市面上对于同一时间的报道角度前篇一律,报道形式大同小异,新闻报道策划没有创新性给受众带来视觉的疲劳和思维上的局限。

针对以上情况,想要在新闻报道策划上有所创新,策划者就需要有适应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坚定的自信心,这种主观能动性更能激发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还要善于思考,不怕失败,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将生活中的热点与报道相融合,真正的做到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新,角度新,形式新。作为报道的载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也应当联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努力创新突发事件的报道方式和内容,不断的提升报道的品质,这样的新闻报道策划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效果和舆论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突发事件新闻报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