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方志馆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2021-11-13王敏君

黑龙江史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方志育人青少年

王敏君

(江苏省方志馆 江苏 南京 210019)

方志馆是地方志资源收藏研究、开发利用的基地,是展示地方文化的平台,也是资政、育人的重要场所。充分发挥和创新开发方志馆的文化育人功能,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拓展教育空间,不仅有利于扩大方志文化影响力和辐射面,提升方志馆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效益,更是践行方志馆社会责任的生动体现。

一、方志馆的育人功能

方志馆通过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宣扬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实践能力等方式全面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增强其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开发方志馆的育人功能,能够从知识、情感、实践能力方面对青少年进行全方位塑造。目前,已有不少方志馆开展针对青少年群体的活动,建设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打造学生第二课堂。

(一)知识教育功能

方志馆收藏了大量地方志书、年鉴以及各类地情文献资料,涵盖了一地山川地理、自然物产、历史沿革、名胜古迹、传统文化、民情风俗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乡土教育的主要资料来源。方志馆布展更是“把地方志记述和反映一地‘自然与社会’‘历史和现状’的内容具象化”,走进方志馆,“就如同走进一本巨型而生动的‘立体方志’,在短时间内‘穿越时空’,纵观历史,横览百业,达到‘看一馆而知一城’的效果”。因此,青少可以在方志馆学习丰富的地情知识和地方传统文化,拓宽知识面,从而更加了解家乡、国家的历史与现状。例如杭州方志馆的“文化渊薮”厅不仅展示了杭州的藏书文化、刻书文化,还可以让观众亲自体验志书雕版拓印的过程,邂逅古代文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常州方志馆非常重视展示地方历史文化,馆内有常州话动画版的《常州吆喝》,还有常州话测试互动项目,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可以让青少年了解本地方言文化。北京方志馆还举办了绘制脸谱、学唱京剧、捏泥人、老北京游戏等多种夏令营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提升北京文化的认知。广大青少年在参观方志馆,学习地方历史文化的同时,感受中华文明和地域文明的丰富多彩,感悟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加知识储备,提升历史素养。

(二)情感教育功能

方志馆以丰富的地方志资源为依托,让青少年在阅读、参观的同时了解地方历史知识,培养乡土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地方志中记录了古往今来为乡人谋福祉、为国家做贡献的乡贤、名士的优良品质和感人事迹,更是为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地方志的重要部分——人物志,新旧方志基本都有涉及,大多收录地方各行各业有影响的优秀人物事迹,有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史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等,“人物为一郡之柱础,乡邦之光耀”。这些人物资料是进行乡土教育的生动教材。例如《江苏省志·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纪略》就记载了江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争历程,体现了江苏人民反对剥削压迫,不断追求真理,不断探索革命道路的无畏精神。讲解员通过讲解和互动,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家乡人民的奋斗历程,通过典型事例和高尚人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隐性教育,凝聚起广大青年学生的乡情与乡愁,激发恭敬桑梓、报效国家之情。

(三)能力培养功能

方志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是青少年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实践场所。目前,已有不少方志馆对育人功能开发进行了探索和创新。湖州方志馆开展“小小讲解员”活动,对前来参加活动的同学进行形体礼仪指导、朗读指导,不仅让同学们学习地方志知识,了解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让他们增强自信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反应能力等综合素养。江苏省方志馆与众多高校共建教育科研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为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奠定良好基础。为倡导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江苏省方志馆还面向广大学生招募志愿者,进行图书管理知识和讲解技能培训,培养学生志愿者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二、方志馆育人功能开发制约因素分析

“近年来,方志馆事业迅速发展,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各级方志馆有600余家(含立项、在建、已建)。”方志馆已成为助推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要场馆,但大部分方志馆的教育功能停留在面向公众的普及化层次,很少有面向青少年专业化的育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分析制约方志馆育人功能的瓶颈,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方志馆自身发展存在瓶颈

部分方志馆,特别是县一级方志馆,由于资金、场地有限,缺少现代化的展陈设施和展陈方式,内容单一,缺乏内在吸引力。在讲解、活动策划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服务功能,无法深入掌握青少年群体的参观需求,缺少针对性地开展参观和学习的服务工作,各地方志馆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满足青少年的参观需求。馆藏图书以志书、年鉴、地情资料为主,内容厚重,形式传统,缺乏可读性,使用者大多是地方志编纂人员、地情爱好者或是相关研究人员,缺少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籍。

(二)方志馆宣传力度不够

不同地区的方志馆展览主题不同,有方志文化展,历史文化展,还有地情知识展等等,但方志馆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服务功能是一致的。当前,不少方志馆仅仅立足于本馆的常规对外服务,缺乏“走出去”的意识和举措,宣传力度不强,服务对象单一,很少开设临展和举办讲座,与青少年的互动较少,因此青少年对方志馆知之甚少,来馆参观的人数更是达不到理想效果。

(三)与中小学联动不够紧密

方志馆与学校之间缺少有效衔接的载体和纽带,中小学没有将乡土教学纳入实际教学当中,也没有定期组织青少年到方志馆开展参观和学习活动。地方志中有许多历史与现实资料与中小学教材相关联,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但学校获取地方志资料的渠道不够畅通,缺少对地方志资源的共同开发利用。

三、方志馆育人功能开发路径

如何有效利用方志馆资源,更充分地发挥方志馆的育人功能,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青少年是特殊群体,具有独特的认知特点与接收能力,要实现针对青少年的育人功能,需社会各领域共同探索。方志馆在进行自身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还要加强与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力度,联合开发设计针对青少年的地情课堂、通俗读物等,主动融入学校教育体系,成为新的育人载体。

(一)加强方志馆基础建设和政策推动

方志馆只有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在针对青少年的育人功能开发过程中提供持久的动力。方志馆要不断丰富馆藏资源,革新设施设备,优化学习阅读环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青少年的参观服务创造良好条件。方志馆还应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为研究和开发方志馆育人功能做好人才队伍储备和技术支持。这种专业人才包括具有博物馆、图书馆、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才,以及讲解、布展、策划活动的专业人员。建设特色数据库,探索更便捷高效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完善管理制度,提高馆员的服务质量,将新思想、新要求转变为具体的行动和实际过程,贯穿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和全方面。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和合理的评估机制,定期对方志馆的育人功能开发进行考核,强化育人职责,以此带动各地方志馆的创先争优发展。

(二)增强方志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方志馆只有吸引青少年主动来馆参观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开发青少年教育相关的项目,如在馆藏资源建设方面,增加青少年群体的地情书;在布展上,除丰富的展陈内容和展陈方式外,还要增加互动项目,提升观展的体验感;在服务方面,要不断提高讲解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具备良好历史文化素养,还要为青少年设计符合其年龄特点的解说词,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力求做到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在活动策划方面,要结合方志馆专业特色,开展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互动活动、亲子活动,如制作“非遗”手工,举办红色故事会等。与此同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网站等新媒体宣传方志馆活动。

(三)加强与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力度

创新方志馆与中小学的有效衔接,不仅包括学校组织学生来方志馆集体参观学习,开展特色活动,还包括方志馆走进校园,展示地方历史文化。方志馆可以与学校合作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打造“第二课堂”,利用地方志资源拓展教学。开设方志讲堂,为学生讲解历史文化、地情知识,鼓励学生成立地方志兴趣小组,开展乡情调查研究,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深挖方志资源,在立足课本教材的基础上合作编写适合青少年群体的、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的乡土读本,让学生了解家乡历史地情,增强爱国爱乡情感。

猜你喜欢

方志育人青少年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河北省档案馆馆(省方志办)藏《永壁村保甲册》鉴赏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设置方志学专业硕士学位探讨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