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英模电影的艺术特色与创新
——以《秀美人生》为例

2021-11-13李想

声屏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黄文秀英模阿布

□ 李想

主旋律电影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既可以是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影片;又可以为充分体现主流价值观,弘扬时代精神,展现英模形象的影片。《秀美人生》无疑是后者,艺术化、影视化的黄文秀扶贫经历的展现,使观众更为清晰地了解到扶贫干部在一线艰苦奋斗的动人情景。

与苗月先前导演的《十八洞村》不同,其展现视角发展转变,从聚焦被帮扶者(村民)转到帮扶者即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秀美人生》打破了过去塑造英模形象的程式化模板。在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前提下,通过故事情节的巧妙设计、镜头语言的意象表达等方法回答了新时代英模电影应如何创新,如何建构新的英模形象,如何权衡现实与艺术的占比,如何进行有效传播,引起更加广泛的观众认同等问题,为新时代英模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范例。

以小见大的影片主题

主题是影片的思想和灵魂,如何诠释好主题是影片深入人心的关键所在。《秀美人生》的主题诠释遍布影片始终,从影片片名到镜头表达、台词设计、意向处理无一不在展现主题内核。

首先,电影片名“秀美人生”四个字是对黄文秀先进扶贫事迹的赞美。百坭村在黄文秀的带领下,短短一年的时间内,脱贫417人,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到2.17%。简单的数字背后包含着黄文秀走过的25000里扶贫路程,包含着芳龄30的年龄刻度,包含着“白加黑”“5+2”的工作时间。

其次,“秀美人生”展现了广西乡村的民风民情美。如原本只为走走过场的李贺在黄文秀的感召下将家中所有行李都带到了村部;阿布在黄文秀一次次的请求下,回到家乡帮助乡亲治疗橘园;黄大贵的母亲为了感谢黄文秀对儿子的帮助,重重的背篓里装着硕大的南瓜走到村部放在黄文秀宿舍门前。真诚朴实善良感恩的品德在每一位百坭村人身上得以体现。

最后,“秀美人生”还展现了广西的山川河流之美。布柳河水的清澈透亮,满山遍野的黄花,鸡鸭成群的欢快。黄文秀的汗水洒遍百坭村“山川”中的每一个角落,平凡而热烈的人生在“秀美山川”的尽情挥洒,进一步加强了影片的感染力。

当然对于影片片名的解读,只是展现《秀美人生》影片主题的一部分。在镜头表达,剧情展现等方面也在进行着主题渗透。如百坭村村部有一张“战斗地图”,黄文秀和同事们在上面标记着百坭村所有贫困户的地理位置、贫困原因。简单的一个镜头深刻展现了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都不能少”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片通过对黄文秀这一扶贫干部个体的描写,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心和勇气,展现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

以点成线的非传统叙事

传统剧情片的叙事结构为“线性叙事结构”,故事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局在导演规定好的一条“直线”上,剧情的发展主要靠时间或因果关系所推动,所以传统剧情片虽清晰易懂但缺少新意。而打破传统剧情片叙事结构,会增加故事的不可预测性,使观众对故事发展产生浓厚兴趣。

《秀美人生》的主人公黄文秀相对于当代中国英模电影中的大多数主人公而言,她的生命历程较短、工作经历较少、且所代表的群体范围大,在电影艺术创作中给导演苗月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导演苗月并没有以传统时间叙事进行展现,而是另辟蹊径,将黄文秀的扶贫案例进行串联,以主要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带动情节发展,以散点式的叙事方式将黄文秀扶贫事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不仅如此,为使影片更加生活化,导演苗月做了许多细节处理。一是没有将所有篇幅都注入到黄文秀的扶贫事迹中,而是穿插了许多工作以外的生活场景。如在面对父亲生病,工作劳累双重压力,她与闺蜜车里相互调侃,借用“男朋友”这一话题来缓解自己的家庭、工作压力;又或通过购买路边漂亮的打折衣服获取开心。二是黄文秀普通话与方言的来回切换。因为在相对偏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域会存在着一定的宗族意识和排外思想,扶贫干部的进驻,在村民固有的思想中扶贫干部来农村是为了让工作履历更加好看,并没有想着真正为村民办实事。黄文秀方言的使用拉近了她与村民间的心理距离,也拉近了影片与现实的距离。同时,这些生活化的影片处理也客观地表现出中国共产党员的真实生活面貌,有力回击了部分西方媒体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党员的片面表述。

从题材来讲,《秀美人生》既是人物传记片又是教育引导片。主旋律电影,主要任务就是在影片中时刻体现主流价值观,与观影者产生共情,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散点式的叙事结构颠覆了传统叙事结构,能够以小见大更好服务于电影主题。

富有诗意的非常规镜头

“非常规镜头”是指在人物传记片(英模电影)此类影片中,因故事情节基本来源于现实人物真实事迹,所以影片内容整体都带有现实主义传统,在镜头中多以大全景、全景、俯拍镜头、长镜头、跟镜头进行情节表达。《秀美人生》虽是英模题材的主旋律电影,但并没有像过去传统英模电影一般,过度使用仰拍和特写,而是运用了许多中近景、近景镜头且大多数镜头都以平拍进行表现,使黄文秀的人物形象并没有通过镜头表达而刻意拔高。

例如黄文秀一次次跑到黄大贵家中,劝说他戒酒,让他通过特色种植实现脱贫。在这个场景中,黄文秀每一次与黄大贵的交谈都会半蹲,使自己与黄大贵处于同一身位,镜头也与黄文秀的位置平行。这样非常规镜头的表达将黄文秀平易近人,融入乡民的第一书记形象深深地刻画出来。不仅如此,当黄文秀驱车寻找黄大贵的妻子桂芳时,桂芳的矢口否认和最后的崩溃而哭,黄文秀没有急于劝解而是抱着桂芳轻轻抚慰,镜头集中到黄文秀抚摸桂芳的手上。特写镜头的运用,同样也生动地表达黄文秀作为第一书记切实解决村民诉求,与村民共情的人物形象。再者,当黄文秀与阿布从橘园中慢慢走出时,阳光洒在二人的脸上,黄文秀对阿布说:“要是到了年底,树上都结满了果子,老布我帮你请功!”这一段长镜头的运用表达出多重内涵。一是对之前阿布帮助村民的肯定,让村民和黄文秀都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二是表达出黄文秀和阿布二人之间的情感的加深。阿布彻底改变了对黄文秀的看法,最初阿布也同村民一样认为黄文秀的扶贫就是走走过场、镀镀金。当看到这个女大学生穿着运动服穿梭于橘园、村民家时,才明白黄文秀的扶贫工作是认真且坚决的;三是爱情的萌发,当阿布问黄文秀是否有男朋友时,黄文秀迟疑了片刻对阿布说,汽车就是她的男朋友。随后当阿布回村帮助村民时,采了路边的野花送给黄文秀,预示着二人可能会擦出爱的火花。一系列镜头内容的表达为影片增添了几分浪漫主义色彩。

诗意的镜头表达除了非常规镜头的选择,光线的运用也至关重要。镜头在展现黄文秀陪阿布帮助村民救治橘园时,阳光从阿布拨开的橘树缝隙中照射下来,照射在阿布脸上并散布到周围的村民。这种明亮镜头的展现,代表着橘园将恢复生机,也预示着黄文秀扶贫工作的成功。

诗意的镜头表达是导演苗月创作《秀美人生》初心的一种延伸,而另一种延伸同样与诗意有关——诗意的意象表达。英国电影符号学家特伦斯·霍克斯在《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一书中将电影符号分为三类,其中对于象征符号的解释为:标志者与被标志者之间并无类似性,也无经验上的因果联系,而是“某种因自己和对象之间有着一定的惯常的或习惯的规则而作为符号起作用的东西”。并且相对于文学和其他富含审美经验的传统艺术类型而言,电影艺术起步较晚,在电影剧本的改编和创作过程中必然吸收传统文艺经典中的一些审美意象。如《高尔基》中的海燕、《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蝴蝶。

《秀美人生》中同样运用到蝴蝶这一意象。当黄文秀面对扶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家中父亲的身患重病,蝴蝶成为了黄文秀唯一的心灵寄托。而当黄文秀牺牲后,蝴蝶又飞到黄文秀生前所住的宿舍门前,这或许就是黄文秀的“化蝶”。百坭村一切美好的变化都牵动着黄文秀的心,百坭村的每一位村民也是黄文秀最为惦念的人。

虽然影片中蝴蝶的主体大多为特效所做,但这并不妨碍导演诗意的镜头表达。蝴蝶的意象让全片得以升华,让影片中黄文秀的光辉形象进一步提升,使画面美和意象美得以结合。

结语

苗月谈及到自己所创作的《十八洞天》和《秀美人生》这类主旋律影片时说:“任何意识形态的国家,都会有国家自身所彰显的主流价值观。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就是为了传达国家的主流价值观,以此来唤起观众对于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引起共情。”《秀美人生》作为主旋律电影,它不仅表达出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于土地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不仅仅是与土地的互动关系,更是对故土的依恋和回报。还表达出青年人应该不负韶华,在最值得奋斗的年纪投身于祖国的伟大事业中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简单而富有深意的叙事表达、镜头语言完美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引导学生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要鼓励高校学生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过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成一番事业、做好一番事业”。

《秀美人生》的上映,打破了观众对于英模形象电影的印象。它通过恰如其分的改编和创新,将黄文秀的扶贫工作事例饱满生动地向观众展现出来,没有向观众营造出一种凄凉痛苦的氛围。《秀美人生》所展现出的主题、叙事、镜头、现实意义,都有苗月对于主旋律电影、英模电影甚至是脱贫攻坚类电影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新。在今后中国主旋律电影尤其是英模电影的创作中,也可以尝试打破传统叙事结构,将故事提炼出来,在遵循客观事实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的艺术改编和升华,增添英模电影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发挥出主旋律电影“寓教于乐”的特性,使其更容易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黄文秀英模阿布
黄文秀:返乡扶贫 奉献青春
《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
弘扬英模精神 勇于担当作为
巨人阿布的烦恼
缅怀“最美奋斗者”黄文秀
红气球不见了
吴天祥亲给拾荒助学老人送大米和鲜花
青春之花,绽放在扶贫路上——缅怀广西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巨人阿布的烦恼
"五老"进校讲"双百"英模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