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措并举”确保流动党员党史学习教育不掉队等

2021-11-12

新长征 2021年11期
关键词:年轻干部党组织党员

编者按:近年来,扶余市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聚焦中心、服務大局,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组织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了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干部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活力进一步激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

“三措并举”确保流动党员党史学习教育不掉队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为进一步破解流动党员参加活动难、学习不及时等实际问题,扶余市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学习形式,不断提升流动党员党史学习成效。

建台账,统筹推进促提升。依托党建平台,先后指导388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流动党员摸底工作,准确摸清流动党员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建立健全147名流动党员台账,实现动态管理、精准服务。

广宣传,多措并举促学习。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在“扶余党建”微信公众号推出“党史百年天天读”专题35期,打造流动党员身边的党史学习教育“宣传驿站”,每天按时上传党史学习资料,让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学习,真正把微信平台变成党史学习教育的“活课堂”,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学”。

强动员,加强服务促成效。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流动党员居住地、生活地、工作地党组织为责任主体,采取结对帮学、寄书上门等方式,用心服务,跟踪指导。截至目前,共结成帮学对子49个,邮寄学习材料280余册,大大加强了流动党员的归属感,提升了自主学习意识。

(李宏宇)

党建引领“小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

为健全落实党组织领导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扶余市把党的组织延伸至网格,把紧抓牢三个着力点,实现了一“网”兜起大小事、“小网格”优化“大治理”。

支部设置在网格,有效提升“组织力”。按照“街巷定界、无缝覆盖、因地制宜、规模适度”的原则,根据社区所辖范围、楼栋分布、人口数量及居住集散程度等情况,指导全市5个街道社区合理划分网格118个,配备网格长52名、网格员125名。

党员聚力在网格,着力强化“引领力”。依托“在职党员回归社区”活动,将下沉的1354名机关党员编入网格党小组,进一步织密网格党员关系网,并利用节假日组织党员参加网格环境整治、疫情防控、法制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次。

工作落实在网格,持续增强“服务力”。围绕居民群众需求,健全完善分片包保、信息反馈、挂牌公示等制度,组织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在职党员采取“组团”“结亲”“圆梦”等方式,进网格为居民群众提供爱心帮扶、健康义诊等个性化、精细化服务340次,有效延伸党组织为民服务触角,基层党组织服务力显著提升。

(佟   雷   邱梓轩)

“三个突出”提升非公党建质量

为提高非公党建质量,扶余市在非公企业中建强组织、抓实队伍、发挥作用,从“细”处着手、“实”处用力,下大力气补齐短板、打牢基础,不断提高“两个覆盖”质量,引领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突出质量提升,抓实“两个覆盖”。对域内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摸底排查,从市场监督等部门调取企业信息912条,通过微信和电话联系、实地走访等方式开展一企一表摸排,健全完善非公党建台账。2021年全市新组建非公企业独立党支部2个、联合党支部5个、派驻党支部3个,为非公企业党的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打下良好基础。

突出队伍发展,激发内生动力。大力推行“双向培养”和“双向进入”机制。2021年,全市40名企业优秀员工和生产业务骨干被发展成为党员,37名企业党员干部被培育成中层管理人员。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我为群众办实事”及“我为企业发展献一策”等活动,引导党员争做破解难题的突击队、创业创新的急先锋、凝聚人心的好帮手。

突出服务大局,扩大社会影响。通过开展“星火工程”村企共建活动,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与村级党组织联合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帮助村党组织加强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周文瑜)

“三个聚焦”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困难、最烦心的大事小情,扶余市采取“三个聚焦”深化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身边事。

聚焦走访调研,面对面倾听群众。引导党员干部扑下身子、迈开步子深入基层,走进百姓家中,倾听群众心声。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立足本职岗位,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大走访”1231次,协调化解居民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切实为推动群众服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聚焦长远推进,点对点联系群众。党委充分发挥统筹作用,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发,建立党支部联系点166个,其中处级领导干部建立联系点22个、各级党(工)委书记和班子成员建立联系点144个,解决实际问题60余个。

聚焦项目支撑,心贴心服务群众。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保障民生、乡村振兴、便民利民、基层治理5个方面,扎实谋划民生服务项目。截至目前,民生服务项目共计341个,已完成236个,推进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梁恒源   陈柏宇)

“三强化”打造新时代过硬组工干部队伍

扶余市委组织部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十二字要求为指导,多措并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专业过硬、作风过硬的新时代组工干部队伍。

强化理论武装,打造政治过硬的组工干部队伍。利用工作例会、支部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以及新时代e支部、学习强国APP等学习平台,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对党忠诚教育,教育引导全体组工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强化业务培训,打造专业过硬的组工干部队伍。积极组织参加各类业务知识培训,开展“组织大练兵”和“提升业务素质,争做行家里手”等活动,把组工干部培养成“开口会讲、提笔能写、遇事会办”的综合型干部。建立组工干部交流轮岗制度,注重在不同岗位培养组工干部,使组工干部在精通一项业务工作的同时掌握多种本领,成为“多面手”。

强化责任担当,打造作风过硬的组工干部队伍。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严守廉洁自律准则、严守组织人事纪律,大力弘扬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优秀文化。坚持以制度管事管人,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修订完善机关学习、办文办会、考勤、财务管理、公务接待等机关管理制度。

(赵宏岩)

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扶余市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打造出一支担当作为的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为推动乡村振兴打牢基层基础。

抓选拔任用,让村党组织书记源头有“活力”。以2021年村“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坚持把“三高三强两满意”作为选拔村党组织书记的第一标准,并把党员群众的注意力从“选什么人当官”引导到“选什么人干事”上来,形成事业选人的良好导向,确保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选为党组织书记。

抓教育培训,让村党组织书记干事有“能力”。以提升新一届村干部履职能力为目标,举办全市2021年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暨贫困村驻村干部培训班,通过采取分散自学、集中授课、分组研讨及观看教学片等形成,培训村党组织书记383人次,积极推动新一届村党组织书记尽快进入角色。

抓考核机制,让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有“压力”。建立健全党组织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指导各乡镇按照定性、定量相结合且突出工作实绩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目标考核办法。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年度目标考核制度,对考核优秀的党组织书记进行表彰,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的,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整改。

(张祥达)

“三点发力”集聚优秀人才新生力量

扶余市将人才工作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强化引才、育才、留才舉措,有效推动人才队伍聚起来、人才能力强起来、人才环境优起来,全面构筑人才发展新高地。

精准施策“引”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着力提升各领域人才实力。实施“招博引硕”计划,引进紧缺急需高校硕博人才3名。实施扶余籍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回引优秀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层次人才共18人。实施“桑梓人才”回归计划,招录卫生健康和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共132人。

突出重点“育”才。实施“蓝领培育计划”,培训网络创业者、企业在岗职工、农村劳动力等人员共1200余人。启动“青蓝接力”工程,畅通年轻干部“绿色通道”,选拔培育年轻干部60人。实施“基层人才学历提升计划”,推荐45名基层人才到省级高等院校进行学历教育。

优化环境“留”才。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加强各类人才典型宣传和表彰奖励力度,开展各类人才评优选优活动,推荐评选吉林省首批乡村振兴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首批乡村人才高级职称4人、松原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松原工匠1人。

(张   阳   张   雷)

发挥新媒体作用  助力党建工作

扶余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充分发挥宣传教育服务功能,通过新媒体手段,以党建为引领,用好远教资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广、课件资源丰富、传播力强的优势,打造远教课堂,助力全市党建工作健康发展。

拓展学宣范围,增加受众提上限。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关注“扶余党建”微信公众号,在增大微信公众平台传播范围的同时加强党建内容的推送,引导全市党员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增强创新动力。

加深部门联系,增设专栏稳质量。加强远教中心与扶余市各单位之间的联系,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开设多项专栏进行宣传。与扶余市电视台合作,录制党代会期间评选出的优秀党代表的个人光荣事迹,作为专栏“党代表风采录”在党代会前期每日播放。联合扶余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收集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出的先锋党员创新做法、先进经验等内容,制成专栏“先锋党员在一线”。

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效果保下限。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定向推送、信息时效性强、内容点击率高的特点,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将优质党史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推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增强党员干部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

(陈   熙)

细化监督方式强化干部全程监督

为进一步加强乡科级干部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大干部监督工作力度,扶余市采取有力措施对干部任前、任中和离任进行全程监督。

加强任前公示,解决干部“带病上任”问题。严格执行任前公示制度,对拟提拔干部的自然履历和拟任职务等内容,通过广播、电视等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公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择权。

加强任中监督,解决干部“任内生病”问题。一方面,把容易滋生问题的领域作为重点,重点关注掌管“印把子、笔杆子、钱袋子”的部门,坚持畅通干部群众反映渠道,扫除干部日常监管盲区。另一方面,在监督管理时间上,制定《中共扶余市委组织部关于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的实施细则》,把逢年过节、班子换届、干部调整等时段作为重点,发送提醒短信,督促领导干部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廉洁过节,做到身有所正、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加强离任监督,解决干部“讳疾忌医”问题。实行经济审计监督。在干部离任前,由市委组织部下委托书,委托市审计局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并将审计结果作为干部使用的一项重要依据。年初以来共审计6批60人次。

(刘小源)

“三个转化”构建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

基层治理是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党的执政能力的“最近一公里”。扶余市通过“三个转化”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着力构建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

实现由单一政府主体向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治理主体转化。成立扶余市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专项工作组,制定三年工作计划,细化24项工作目标任务,逐条落实到各工作专班。协调解决乡镇(街道)管理体制不顺、职责落实不到位、工作力量不足等问题,加快推进“四个平台一张网”建设。

实现由单向度的自上而下向多向度的协商合作转化。积极引导居民群众共同参与街道、村屯推进基层治理工作,推行“枫桥经验”,落实网格化服务管理,实施“五长制”工作体系,不断深化基层群众自治能力,建立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建设,全市88个城市社区网格全部建立党小组;积极落实“五长制”,印发实施方案,明确“五长”概念,严格选用条件,明晰工作职责,建立退出机制。

实现由GDP为中心向宜居、经济“两手抓”转化。在探索城乡基层治理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經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积极谋划民生服务项目,坚持发展与治理深度融合。截至目前,谋划民生服务项目341个,其中重点民生项目23个,完成236个,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马忠意)

构绘“三大蓝图”  助推年轻干部队伍建设

扶余市高度重视年轻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构绘“三大蓝图”,建立健全年轻干部选拔、培养、管理、使用全链条机制,助推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取得实效。

盯紧目标长远规划,构绘年轻干部“规划蓝图”。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稳定发展的高度,着眼“十四五”及干部队伍长远规划,通过建立健全优秀年轻干部选拔机制,畅通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通道,培养选拔了一支对党忠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为干部发展提供接续力量。

丰富模式墩苗历练,构绘年轻干部“培养蓝图”。采取“市直部门干部下派、乡镇街道干部上挂”的双向交流方式,抽调1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或同级网信、信访等部门挂职锻炼,让年轻干部拓宽眼界、补足短板,增强优秀年轻干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

鲜明导向优中选优,构绘年轻干部“选任蓝图”。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必须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连续性、跟踪性、经常性了解,辩证把握年轻干部的现实表现,不能拔苗助长。2020年以来,扶余市共提拔使用1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重要岗位上,保障优秀年轻干部在干部调整中“凡提必有”。

(李翰学   郭永岐)

“三个抓手”提升干部教育工作质效

扶余市紧紧围绕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目标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模式,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以培训平台为抓手,增强师资力量。党校是干部教育的主阵地,党校教师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力军。扶余市多次组织党校教师到上级党校学习深造,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2021年年初以来,先后选派3名党校教师参加市委党校主体班培训及上级调训,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本领,开拓创新,切实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性。

以培训方式为抓手,创新培训形式。紧扣工作新任务新要求,结合扶余实际,采取多渠道培训,综合运用案例式、研讨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员学习兴趣,增强培训实效。近年来,扶余市党员干部培训中新增4个红色党性教学点,采用现场教学方式切实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让红色历史鲜活起来,提升干部实景感和参与感,切实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动性。

以培训制度为抓手,健全评价机制。为紧扣培训实效,健全立体化评价机制,建立“收支表”,实现全过程考核。严格执行培训前签订责任承诺书制、组织部干部全程跟班制、干部管理权限批假制等制度,加强培训学习期间的管理。

(朱梦东)

紧抓“六字”为简政放权保驾护航

为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改革,构建高效的基层放权赋能体系,扶余市通过抓紧“放权、为民、监管”六字,明晰责任、高效服务、整合力量,为推进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紧抓“放权”二字,在“明晰责任”上下功夫。在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的基础上以条块结合的清单编制方式,指导乡镇(街道)政府完成政府权责清单编制,实现政府权责清晰化、规范化,做好上下级政府权责体系的对接,“该管的必须管,不该管的不能管”。现已梳理乡镇权责清单59项,街道权责清单25项,为简政放权开好头、谋好局。

紧抓“为民”二字,在“高效服务”上下功夫。通过围绕群众办事高频事项梳理建立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和村(社区)领办代办事项库,将县(市)政府的权力下放到各个乡镇(街道),划分好各个级层政府的行政审批职责。现已梳理乡镇政务服务事项108项,街道政务服务事项35项。

紧抓“监管”二字,在“整合力量”上下功夫。制定《扶余市乡镇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第一批)》,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向基层延伸,明确乡镇(街道)的执法主体地位,提升基层执法效能,避免重复执法、过度执法的发生,为推动扶余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马忠意   曾   天)

“三项举措”加强对接合作  力促互利共赢共谋发展

为贯彻落实省委、松原市委关于加强与长春市和吉林大学对接合作工作部署要求,扶余市突出整体谋划,深化对接合作,精准落实“三项举措”,确保全市在对接合作中抓住新机遇、对接新合作、取得新成效。

高位部署统筹开展。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主要部门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专项领导小组,分设产业项目对接合作指挥部、干部人才对接合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10个推进组,分别由主要部门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组成,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各自职责,确保对接合作工作高标准配备、高质量开展。

产业项目深入合作。先后10余次与长春市各地以及企业进行了对接洽谈,成功对接三井子风电场五期100MW扩建项目,计划投资7.5亿元,安装30台风力发电机组;完成对接万亩农业产业化项目,与中铁十四局长春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建设万亩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集成示范区、特色渔业养殖区、特色果蔬种植区、稻米循环农业示范区等项目。

校企对接不断推进。先后7次与吉林大学农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等高校开展互访、合作,推动扶余市龙头企业与吉林大学植物学院就玉米种子抗寒基因培育、种质资源研制、人才培训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达成了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就成果转化的合作,进一步推进黄金米的研发和生产,全面助力全市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张   阳)

强化教育培训为干部“补钙充电”

扶余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干部自身成长需求和短板,突出工作重点、深入调查摸底、广泛听取意见,科学谋划2021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着力在提高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為干部提能增智。

以需求为导向,开展“菜单式”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突出政治能力提升放在首要位置,以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学习和业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对中青年干部、党务干部、新任年轻科级干部等进行教育培训。对标组织需要、事业需要、岗位需要,结合各单位专题班次申报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以阵地为载体,开展“提升式”培训。建立“线上+线下”干部教育培训阵地。在线上,依托钉钉APP等新媒体打造“掌上课堂”,传播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在线下,将扶余市委党校作为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和理论宣传的主阵地,打造4个现场教学点,以“可听、可看、可学”的现场示范教学,促进干部实战实训实做能力的提升。

以创新为突破,开展“互动式”教学。改变以往“说教式”课堂为“互动式”“研讨式”课堂,要求干部带着问题参加培训。运用现场教学、经典模型体验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结构化研讨等互动式培训方式,变讲师灌输式培训为学员参与式培训,增强培训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高   歌)

“三项举措”助力非公党建提质增效

扶余市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形成党建引领下企业协调顺畅、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切实增强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质量提升下苦功,夯实非公党建基础。依托市场监督、民政等部门登记注册信息,重点了解企业党组织建设、党员人数等基本情况,完善党建工作台账,对新成立达到单独组建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按规定单独组建党组织;党员不足3人的非公企业,采取派驻、联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

创新推动求突破,提升非公党建质量。实行把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的“双培养”制度。选派党建指导员直接联络、服务、指导新成立的党组织,帮助规范组织生活、完善阵地建设、促进党员发展等党务工作,确保支部标准化规范化运行。推动组织生活融入企业,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公司发展献一策”等党建活动,增强非公企业凝聚力,提升党员的自豪感、责任感、归属感。

作用发挥见成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引导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动员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联引域内10余家有实力的非公企业结对帮扶脱贫村,引导非公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运用产业联村、项目带村、就业扶村等形式开展帮扶,组织开展送技能、送医疗、送文化、送关怀等活动,激发企业社会责任感。

(周文瑜   刘美彤)

“三坚持三引导”推动老干部工作再上新台阶

扶余市坚持把政治理论教育、推进精准服务和发挥优势作用作为老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从思想上关心、组织上凝聚、行动上引领,不断激发老干部工作活力,推动老干部工作再上新台阶。

坚持政治教育,引导老干部做“时代老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学促做,学做相长,推动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精准服务,引导老干部做“快乐老人”。健全完善服务管理机制,对离休干部提供“一人一策”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七一”前,为7名离休老干部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集中组织走访慰问离休老干部20人,发放慰问金5万余元。足额落实离休干部医疗费补贴,真正使老干部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管。

坚持挖掘优势,引导老干部做“最美老人”。联合市老年诗书画协会开展了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展,共展出书画作品50余幅,展现老干部风采。完善长效机制,建立经费保障、人员配备等制度,保证各项活动有人管、有钱办,不断挖掘老干部自身优势,激发老干部内生动力,真正使离退休老干部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

(王   闯)

用好“四块屏”助力党员教育

扶余市不断创新党员教育途径,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的要求,用好“四块屏”,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党员教育培训网,助力党员教育有声音、有身影。

掌上手机屏,随时随地学。依托新时代e支部、“扶余党建”微信公众号,每日发布和推送党建工作相关信息,宣传党的理论政策、弘扬党员先进事迹、传播特色组织工作、展示各领域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政治教育、激励导向、带头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打造党员教育主阵地。

广场LED屏,定制菜单学。利用全市30个企事业单位LED大屏幕,创新党员教育载体,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打造党员教育活阵地。每周制定“菜单”,在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自选动作,播放红色电影、先进人物事迹片、技能培训片、警示教育片等,增加党员教育的生动性。

支部电脑屏,生动全面学。按照“一个支部一个站点”的原则,将互联网站点拓展作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的重要内容,达到互联网站点全覆盖,打造党员教育新阵地。

远教电视屏,集中组织学。在全市17个乡镇383个行政村建立全覆盖的远教终端站点体系,利用松原市智慧党建平台,通过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的形式,打造党员教育阵地。每月制定播放计划表,结合党员技能提升意愿以及重大时间节点工作要求,满足党员全方位的教育需求。

(高   明)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党组织党员
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有多重要?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党员标准是什么?
郧西 结对帮扶倒逼年轻干部成长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年轻干部“墩苗”当勤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