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报道缩略语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2021-11-12张莞婷

新闻前哨 2021年9期
关键词:书面语缩略语报刊

◎张莞婷

语言是人类表达与交流的工具,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跨语言交流与学习的价值愈发突显。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更应寻求更大范围的合作,语言文化间的交流紧迫且必要,为此我国利用对外汉语教学,以实现由语言向文化的过渡。基于教学的角度看,新闻报道中蕴含着丰富语言文化,依托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融合,将进一步提升文化信息传播力,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更广阔平台。

一、新闻报道中的缩略语概述

1.新闻报道中缩略语的内涵

报刊通常是报纸与期刊的总称,属于现代大众传媒的重要部分。根据报刊的特点及要求,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均具有趣味性、价值,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有显著促进作用。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重点做好分析研究,通过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充分展现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医疗及民生等领域的发展,让外国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从中认识到中国的崛起轨迹,使对外汉语教学更具实效性,实现语言及文化领域的有效传播。

2新闻报道中缩略语的特点

根据新闻报道风格,其新闻报道中的缩略语即指新闻作品的语言,同时也代表着现代汉语的基准语言。从新闻报道的结构中,也可以包含部分地方特色方言、土语或新词汇。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更迭,新闻报道语言风格,尤其是缩略语的实践应用中,使之具备了诸多的特点。一是新活性,“新”是现代新闻报道的生命,以文字为主的报刊形态,需要利用全面的记录来反映新闻事件,尤其强调对新闻报道语言的规范和创新,以此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内容;二是创新性,随着内外部文化交流的增加,特别是信息化背景下的新闻报道,其所涉及的内容愈发多元,越来越多的外来词语、方言或者历史语汇等,成为不可或缺的新元素;三是简洁性,新闻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文字风格,它需要简明扼要地突出主题和内容,从而让新闻报道变得事实清楚,过程干净利落,因此需要大量应用缩略语。

二、新闻报道缩略语与一般缩略语的异同

1两种缩略语的共同点

新闻报道属于信息传播的媒介和方式,拥有着广泛的社会受众群体,因此其对于缩略语的应用比较广泛,从而达到精炼的新闻报道效果。根据一般缩略语的特点分析,一方面是缩略语的适用可满足用语的经济性,达到言简意赅的表达和阅读效果,通过缩略语尽可能多地传达丰富的信息,使汉语的表现力和内涵得到强化。另一方面,在缩略语的应用语境上,在不同的语境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意义,用以替代传统的汉语词汇,使新闻报道内容更具吸引力。在新闻报道的缩略语应用中,其主要源自于对一般缩略语的拓展和延续,特别是新闻记者利用缩略语可以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并且利用缩略语可以使内容更加深刻,满足新闻受众内在的阅读愿望,加之新闻报道对于内容版面的要求,也迫使新闻记者需要通过缩略语进行阐述,使更多的新闻信息得到传达,以实现新闻报道的经济性,如:维权——维护权益、普法——普及法律、失语——推动语言功能等。这些新闻报道缩略语在结构、性质及表达等方面,与一般缩略语之间紧密相连,其应用与一般缩略语往往异曲同工。

2.两种缩略语的不同点

在新闻报道缩略语的运用中,为能够尽量突显新闻报道的特点,适应具体的报道规范和要求,其在具体的应用中也存在与一般缩略语的不同之处。首先,基于新闻语言特色与要求,对于新闻标题的打造是尤为关键的,因此需要借助简炼的词汇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以快速吸引读者的眼球,并且还能够从标题中获取核心信息。由此,大量的缩略语被应用于新闻报道之中,提升了新闻标题的表意程度,使新闻内容得到概述与提炼。通常而言,在新闻报道的语境中,新闻记者往往会规避较长的名词或词语,而是通过采取简化压缩的方法,使其真实意义得到全面表达,如“寿险”业绩、警方“联动”等,这样既能够节约字数,又可以突出新闻重点,便于新闻报道的阐述,这也是新闻报道缩略语与一般缩略语的区别。其次,在新闻报道中为表达新闻内容,会产生汉语缩略词滥用和生造的问题,这也成为新闻报道缩略语的差异所在。比如,“倒萨”是“推倒萨达姆”的缩略形式,“首金”是“首枚金牌”的缩略形式,这种缩略语对于读者而言会产生一定的阅读障碍,如果不能进行释义将难以理解。由此可见,新闻报道缩略语的产生特点与一般缩略语有所差异,应当对新闻记者的缩略语用法 进行严格要求,从而能够利用通俗易懂的词汇,更好地传达新闻信息,避免给新闻报道产生负面的影响,便于新闻信息的传播和解读。

三、新闻报道缩略语及对外汉语教学思考

1.优化对外汉语报刊语言阅读课

报刊是新闻报道缩略语的重要载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属于应用汉语课程的范畴。依托对报刊语言的阅读教学,能够切实反映出中国各领域的变化和发展,使之成为文化传播的承载,更符合我国文化传播的需求,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熟悉新闻报道缩略语体裁。对照传统的口语课、综合课模式,报刊阅读课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品质,通过新闻报道中特殊的信息范围,以及特殊的文体素材,能够便于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基于对外汉语教学而言,其具备了显著的特殊性,一是在报刊语言阅读课中,需要适应社会文化常识及词汇量,如书面语、缩略语、报刊文体等,这些均属于重要的新闻格式,其中也涉及诸多特殊词汇,如成语、俗语、缩略语等,因此报刊语文阅读课将成为重点内容之一。二是对外汉语教学需要重视阅读技能培养,在报刊阅读课中需要强调对句子及词汇的阅读训练,通过阅读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掌握更丰富的文化语言信息。三是突出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利用报刊语言阅读提升跨文化理解能力,获取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外资、贸易等方面,并从评论、专访等内容中,直观地展现各类重大事件,进一步提升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从不同的角度和场景反映文化价值和取向。

2.突出新闻报道缩略语练习分析

新闻属于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其中覆盖了丰富的社会信息及文化知识,特别是在缩略语的运用下,形成了独特的新闻报道风格,逐步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言,即要求在掌握特定汉语词汇的同时,应重视对学生词语认知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的独立性和拓展性,以达成更高的练习目的。如在《报刊语言基础教程》、《报刊阅读教程》和《当代中国话题》等课程中,其中就涉及了诸多的新闻报道缩略语,如果学生无法有效地掌握其内涵,那么无疑会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在新闻报道阅读中产生盲目性,无法真正看懂报刊文章。以《读报》第二课《人民日报》的一则新闻报道为例,“英国首相布莱尔抵京访华。”其中,“抵京”是指抵达北京,即属于一种典型的缩略形式,“访华”则是强调访问中国。新闻报道中的“访”与“抵”分别对应了“抵达”和“访问”,因此要求学生能够完整地掌握其意义。再如,《人民日报》的“疫情和突发公卫时间发布方案出台”中,“公卫”即指公共卫生,这种缩略语的阐述方式,均需要学生加以掌握和理解,从而更明确的了解新闻报道所反映的信息。

3.明确新闻报道缩略语存在的偏误

通常而言,报刊语言风格多样且严谨,给人一种书面语色浓厚的印象,无论是基本的句式,还是文章的谋篇布局,均充分体现出明显的书面语体。从部分新闻报道中可以发现,其词语的应用中往往存在语体与书面语体的对立。事实上,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报刊语言中,同时也存在于社会媒体的诸多领域,这也导致不熟悉这种新闻报道结构及语体的,会对新闻内容产生疑惑,无法全面读懂其中的内容。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将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其中的句义,影响教学进程与学习效果。因此,在实施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新闻报道缩略语作为重点内容之一,注重对难点问题的突破和创新,改变书面语固有的陌生形态。中国汉语博大精深,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也塑造了汉语自身的独特性质,即构成词的语素都有独立的意义。在汉语词语的书面语体与口语体的表现上,会存在着语素上的重合,而这也将导致在语义上的重合,由此便可以对词义进行推测,即利用重合的语素进行分析,切实做好词形对比,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词形到词义的分类,大幅降低新闻报道缩略语的学习难度,消弱学生的陌生感和抵触情绪。此外,针对于新闻报道的阅读理解上,要做到有迹可循,找准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以便于对语义的掌握,避免在缩略语理解上的偏误,提升教学与学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报道作为信息传播载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好其价值,挖掘其中的新闻内涵,将极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尤其是新闻报道缩略语与对外汉语的教学融合,将大幅改善教育教学的水平,通过对缩略语的掌握,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实现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汉语规律和风格,从丰富的新闻信息中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特点,消除学生对书面语的陌生感和恐惧感,真正融入到对外汉语的学习之中,实现词义障碍的有效跨越。教学中还应注重举一反三,自主扩大词汇量积累,使之成为报刊语言基础课教学的有利工具。

猜你喜欢

书面语缩略语报刊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常用缩略语汇总
百强报刊
关于缩略语的要求
“口语和书面语转换”备考指导
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汉语书面语与口语的特征
本刊常用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
从语法范畴视角解释日本学生英语书面语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