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段《抖落征尘抬头望》的音乐特点及内涵价值透视

2021-11-12

戏剧之家 2021年26期
关键词:唱段演唱者古城

王 芳

(四川工商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45)

一、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创作背景

(一)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诞生

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勇于牺牲、舍生取义、舍小家为大家、为追求真理和平而奋斗的故事。歌剧描述了主人公——中国共产党员杨晓东抗日活动中的英勇事迹,展现了杨晓东、杨母等人的光辉形象。

在唱段《抖落征尘抬头望》中,杨晓东的工作是在完成党的宣传任务基础上结合当时、当地的抗日环境,充分动员群众参加抗战,从而实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的目标。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即杨晓东来到当地的主要工作是策反敌伪城防司令关敬陶,从而实现团结中国各阶层进行抗战的目的。在这个剧情中,关敬陶被塑造成一位具有抗日热情但对敌我形势缺乏判断的中间人物形象,是可以争取的抗战力量。因此,这首唱段对杨晓东的形象塑造是与关敬陶具有爱国抗战之心,却缺乏大局判断的形象对比展开的。在整部歌剧作品中,政委杨晓东策反敌伪城防司令关敬陶的事件,是最重要的剧情,也是最富有戏剧性的剧情。

(二)唱段《抖落征尘抬头望》的特点

唱段《抖落征尘抬头望》,表现出了杨晓东到达古城后,看到满目疮痍的古城时五味杂陈的复杂心理,同时也表现出他坚持抗战、誓死完成任务的决心。此外,这一唱段也展现出了杨晓东以策反关敬陶为突破口时体验到的艰难。

这一唱段不仅具有较强的戏剧性特点,还充溢着强烈的情感。当扮演杨晓东的演唱者在演唱这首男高音咏叹调作品时,不仅表现出政委杨晓东在敌人封锁期间所遭受的强大心理压力和为牺牲国人报仇的急切心情,也表现出他在面对压力时冷静应对、理性开展工作的优秀素质。面对残酷的白色恐怖,杨晓东表现出了为革命事业的最终胜利而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

二、唱段《抖落征尘抬头望》的音乐特点

(一)结构、调式特点

在唱段《抖落征尘抬头望》中,呈现出一种单二部的曲式特点。1-8 小节主要是由两个相似的乐句材料构成的引子,通过采用民族徵调、羽调调式的素材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特点;A 部分涉及9-24 这16 个小节,通过采用民族五声性的五度结合四度、三度、六度等大跳进行,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杨晓东在被派往家乡,看到古城被破坏后一片狼藉、人们死伤惨重时的无限悲愤、痛苦心情。B 部分的调性转回到原来的主调上,涉及25-54 这28 个小节,是A 部分规模的两倍多,长度大大扩充。这部分乐句也运用了大跨度的旋律进行,并结合民族调式的素材,为剧情的展开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如在男主角唱道“为了脱苦难,求解放,好男儿拼洒一腔血,今日就把虎穴闯”时,乐段表现出强有力的民族调式特征与旋律风格特点,同时深刻地表现出共产党员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甘愿洒热血、牺牲自我的高尚情怀。

音乐在剧情的推进中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唱段后面部分132bpm 的演唱速度,暗示着剧情的转变,预示着杨晓东勇敢、刚毅的一面将彻底展露出来。尤其是描述斑驳的古城“满是泪水,蘸血光”这句短短七个字的歌词,充分渲染出在那个白色恐怖时代所发生的血腥与暴力,也充分展现出主人格坚韧不拔、敢于牺牲的人物特点。

(二)旋律、织体特点

在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大部分的唱段都是与杨晓东的剧情有关的,但有些唱段通过音型、调式、结构的运用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与角色意义。

首先,《抖落征尘抬头望》这个唱段中的旋律线,是与主人公杨晓东的整体人物形象,与其果敢、坚决、刚毅的性格特征,以及音乐在塑造杨晓东这个人物心理活动时的模仿性、暗示性等元素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具有较为特殊的旋律形态展开特点。此外,这个唱段中的旋法还与传统戏曲、民间歌曲等密切相关。

其次,在旋律的整个展开过程中,该唱段使用了民族调式基础上较为稳定的音级进行,从而表现出较为成熟、稳重的音乐形象特征。在旋律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特殊的织体发挥了强有力的表现作用。织体的多样性不仅让音乐真实地、创造性地表现出杨晓东的性格特征,也很好地体现出历史性与时代性融合统一的剧情发展风格。比如,在唱段《抖落征尘抬头望》中,“抬眼望,斑斑古城墙”这句对比性的织体刻画了一幅饱经风霜的古城图画,展现出风雨飘摇、充满苦难的古城情景。在中国大地被日寇疯狂蹂躏的历史时期,“满城泪水蘸血光”不仅显露着古城百姓水深火热的现实生活,也昭示着中华民族深重的民族苦难,因此充分体现了日寇侵华期间我国被占领区的情景、场面和气氛。在演唱这一段时,演唱者需要关注单纯的织体形态,结合歌词的剧情特点,细腻地感受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人物的形象、性格和心理特征。

三、《抖落征尘抬头望》的演唱内涵透视

(一)审美内涵

演唱者在演唱这首《抖落征尘抬头望》时,需要揭示其中深刻的审美内涵。

其一,演唱者需要体现出杨晓东这一人物的审美取向特点,强调“崇高美”的特征,因为这个唱段既很好地展现了曲调单纯的气质,也体现出杨晓东的高大形象与人格魅力。虽然在演唱过程中,歌词的音韵、语调会因为旋律、音型、调式、调性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情感变化,但是其旋律展开过程中所产生的轻重、强弱、抑扬、顿挫等语调或韵律节奏,都呈现出了一种阳刚之气和刚毅的性格等,这些都需要在曲调反复中进行创造性的审美表达。

其二,演唱者需要充分发挥歌词语调“抒情美”的感染效果和长时值交替所产生的渲染作用。比如,这首唱段的部分乐句使用了中国传统的“气声”唱法,大大增强了歌词语调的抒情性特点,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演唱者在演唱这个唱段中的曲调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反复、再现的方式展现出不同的色彩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这一唱段的特殊演唱技巧和艺术表现方式,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体现出艺术性的审美内涵。

其三,演唱者需要构造该唱段与其他唱段之间的审美联系,表现唱段的“悲壮美”特点。比如,在《不能尽孝愧对娘》的唱段中,“那一年孩儿我七岁上……”这部分就很好地表现出主人公对幼年时代的记忆:杨晓东父亲受到地主迫害后含恨离世,只剩下孤儿寡母。这更加凸显了杨晓东坚定的革命信念与彻底赶走侵略者的复仇心理。这种演唱方式,可以对主人公的情绪、情感提供更充分的依据,从而强化国耻家仇对主人公杨晓东的影响。

(二)价值取向

在演唱《抖落征尘抬头望》时,演唱者需要对主人公杨晓东内在的“价值取向”进行形象性的表达。杨晓东作为歌剧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代表着党的意志、精神和形象,代表着一种崇高的信仰与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因此,演唱时需要通过对特定人物的塑造、对特定历史事件的陈述,呈现出英雄人物的形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坚韧的民族精神。因此,演唱者要在深刻体会这种文化和精神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感受杨晓东作为一个对党忠诚、对人民忠心的共产主义战士形象。

其次,在演唱《抖落征尘抬头望》时,演唱者还应呈现出一个孝敬父母的英雄形象,从侧面展示英雄形象的光辉和伟大。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应格外关注主人公对小家的情感与对大家的情感的关系,凸显其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精神,妥善处理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结合问题。

最后,演唱者需要对杨晓东的人物形象进行细节上的塑造,真实地刻画人物的性格,运用创造性、表现性与技巧性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现这部作品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价值内涵。演唱中对历史性价值与时代性价值的发掘,也是这首唱段在“二度创作”中的重要方面之一。

四、结论

《抖落征尘抬头望》这首咏叹调不仅协助整部歌剧较为成功地塑造了男主角杨晓东这一英雄形象,还深刻地表现出在党的领导下全民同仇敌忾、勇于牺牲、坚决抗击日寇的民族独立精神,揭示了中华民族面对强敌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

猜你喜欢

唱段演唱者古城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绵绵古道连天上
一弯新月挂半天
翘街古城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安居古城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
火呀火呀
春秋古城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