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困境与模式创新

2021-11-12方溪

长江丛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知识产权学科

■ 方溪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知识产权和智力是可以转变为物质财富的,同时当前国家和社会都意识到了应用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的重要性。然而,当今我国的市场环境、教育领域等方面都存在着制约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因素。当今世界的各个国家之间都处于竞争和较量的关系,而高素质的创新型知识产权人才就是每个国家竞争时的主要资本。但当前我国培养高校知识产权人才的形势严峻,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应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时存在着缺少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等缺陷,这说明高校培养出来的知识产权人才类型单一。现如今国家教育部门和高校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和高等教育体系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当前国际市场中知识产权人才的特点和优势,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调整和转型。

一、当前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时的困境

(一)高校缺乏足够重视和了解

高校在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时候大多都会将其隶属在其它学科教学体系当中,却不会为知识产权专业单独开设出一个专业学科。当前知识产权对于我国教育领域和高校来说还是新兴事物,很多相关领域的人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难以意识到知识产权对于教育领域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他们因为缺乏足够认识,也不了解知识产权产业的详细情况,所以也不会向教师和学生去进行作知识产权的科普和推广,从而加重了很多人对于知识产权专业的偏见和误解。同时高校也不懂得利用自身优势来使得现有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有效利用,以此来推动自身教育体系的转型。另外由于高校的不重视,这就导致知识产权专业在大家眼里成为了没有发展前景、没有实际用途的专业,很多高考生宁可去和其它考生争夺那些“优势”产业的志愿,也不愿意将知识产权专业填在高考志愿当中,高校最后只能通过调剂被志愿筛选下来的学生到知识产权专业,才能为知识产权专业带来生源。

(二)和社会实际需求不符

很多高校对于知识产权专业存在误解,认为它和其它与之相关的专业没有什么不同,从而在知识产权专业的教学中沿用法学等其它专业的教学方针,但是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知识产权人才却存在就业困难,高校不知道把专业学生分配在哪个企业单位,在毕业后学生不知道去哪个单位进行应聘,因此知识产权专业出现了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这进一步加大了学生和教师对于知识产权专业的偏见,形成了“无人报考—调剂—就业难—无人报考”的死循环当中。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深受传统应试化教育的影响,这就使得不少高校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偏向理论知识教学,崇尚整体性灌输教学的方式,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空有理论知识却缺乏应用能力、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这就和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如今国家发展和行业市场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创新人才,强调人才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我国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虽然高校也在不断培养出新的知识产权人才,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却并不符合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实际需求,企业应聘这种人才并不能为后续发展带来持续性的动力,这就是高校一直在输出知识产权人才,而这些人才却无法实现就业的原因。

(三)缺乏统一规范的教学标准

每个高校对于知识产业专业的定位和了解各有不同,然而当前在教育领域中也没有作针对于知识产权专业的统一规范标准,这就使得不同高校在知识产权专业实施的教育方针大相径庭,每个高校知识产权专业的教学重点各有不同。比如,部分高校会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基于调查结果来制定知识产权专业的教学方针;部分高校会将知识产权专业和法学专业相混淆,强调学生在知识产权法学知识方面的培养;部分高校会将知识产权专业和管理专业相混淆,重点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产权领域的管理人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高校教育领域并没有对知识产业产业制定统一规范的教学标准,这就使得每个高校是依据自身对于知识产权专业的理解和定位来培养学生,这就造成知识产权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容易和行业市场的实际情况相脱节。

(四)培养方向偏移

当前很多高校都将知识产业专业隶属在其它学科之下,这使得知识产权专业缺乏独立性。同时因为和其它学科合并,学生不仅仅要学习知识产权专业的课程,还要额外增加很多法学、管理学类的课程,这就导致该专业开设的课程种类数量太多。课程数量多,课时有限,这时候就会出现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赶进度、形式化主义走流程的种种情况,这就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真材实料并不多,很多时候都是靠自学。知识专业学生一般在课堂学习时不能进行深入学习,却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压力重大。因为所需复习的课程数量太多,这就使得学生不得不为了应付考试而去死记硬背,从而很容易造成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误解,他们大多数都会认为平常的课堂学习反正也是过流程,考试成绩在期末前花时间死记硬背就可以过考试,那就不用去认真对待课堂学习。另外,高校并为就当前就业市场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要求开设针对性的课程,这就导致很多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不符合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而无法实现就业,耽误了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

(五)缺少高素质的教育精英团队

由于知识产权专业是新兴专业,高校在开设专业的时候难以聘请到专业对口的教师,再加上高校普遍对知识产权专业存在误解,这时候高校就会从法学学科专业或者管理学科专业调拨教师过来担任知识产权专业课的教师,而法学专业的教师对于知识产业领域的知识缺乏足够认识,也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这就导致教师会直接沿用原先法学专业的教学方式来教导学生,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不重视对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因为专业课教师数量太少,高校会在聘请知识产权专业教师的时候降低入门标准,这很容易导致聘请进来的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吗。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知识产权专业的精英师资团队难以建立,这导致专业的教学质量也不高。

二、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促进知识产权专业实现学科独立化

首先,高校应当转变自身固有观念,对于知识产权专业的定位必须具有清晰认知,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应相关政策来强调发展知识产权专业的重要意义,以及知识产权专业的实际定义。高校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识到知识产权专业只是和有些学科之间有共通之处,并不能直接将其它专业的教学方针照搬到知识产权专业当中,更不能将知识产权专业直接隶属于某个学科之下,因为知识产权专业本身就应该一个独立的学科。高校必须加强对于知识产权专业的重视力度,将知识产权专业划分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将该专业的教学重点设置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知识产权人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针对性的教育方针,循序渐进地规划知识产权学科的教学工作。其次,高校应当组织学科课程组去进行校外学习,加强对于知识产权理论和产业实际情况的了解,使得学科培养方向不再与就业市场相脱节。另外,高校必须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设课程,避免开设和学科关系不大的课程,合理规划学科的教学课时。

(二)转变教师和学生对于知识产权专业的偏见

首先,针对于知识产权专业的生源都是来自于考生调剂的问题,相关部门和教育领域必须实施相关策略来转变教师和学生对于知识产权专业的偏见。教育部门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来推广科普知识产权专业的重要意义和未来发展情况,使得教师和学生认识到知识产权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是有利于学生实现个人成就的。其次,教育部门还要发挥自身的职能向学生科普知识产权的重要地位,让学生了解知识产品受到侵犯的危害,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从而实现知识产权专业的教学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高校必须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面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困境来创新学科教学模式,以此来我国企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综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知识产权学科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超学科”来啦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江江西率先突破高考、教师交流、民办教育深化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