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疫情的反思

2021-11-12于平

民主与法制 2021年29期
关键词:保洁员南京机场

于平

近期,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引爆了南京新一轮疫情。从7月20日至29日,南京市猛增171例本土病例。另据官方统计,病毒已经蔓延至全国7省15市,其中,湖南张家界因受南京疫情波及,成为疫情传播的“第二中心”。

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的态势下,南京疫情的暴发和外溢,对全国防疫制造了不小的难题和变数。与此同时,此次疫情究竟如何“破防”,也引发了社会舆论的追问。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面对局部地区的疫情反弹,从政府到公众应当如何应对?在阻断疫情传播的同时,如何尽量减少对经济发展、民众生活的冲击?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从相关调查看,此次南京疫情的源头是南京禄口机场,机场保洁员因清扫俄罗斯入境航班导致感染,其深层原因则是禄口机场的防疫管理形同虚设。比如,在分配保洁人员和清洁工具时,国际国内机舱均为混合使用,保洁员也共用休息区就餐,这种无视风险程度的无差别管理,势必埋下疫情的隐患。此外,禄口机场的保洁员均受雇于劳务派遣公司,企业将部分业务“外包”本属正常,但关键在于必须厘清相应的管理责任。以禄口机场为例,机场和外包公司都在推脱对于保洁员的管理责任,形成了“两不管”的虚空状态。以致当事保洁员出现发热症状后,无人过问,居然自行去医院就医。而在发现阳性样本之后,禄口机场的其他保洁人员仍继续上班,最终造成疫情进一步蔓延。

无论是机场、口岸还是码头、边境,都是疫情防控的前哨阵地。面对全球重新开放、外来输入性感染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这些前哨阵地的责任可谓重大。此前,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均曾发生工作人员的感染事件,这就要求这些重要场所实行更为严格、专业的管理模式。然而,禄口机场在管理方面的种种低级错误和麻痹松懈,却导致了极为严重的后果。由此也证明,疫情防控具有环环相扣的特性,一个环节失守,将会导致连锁反应,使更多人的努力归零。

可见,疫情防控常态化并非一句空话,而是要求每一个关口都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大局意识。防疫不能光做表面功夫,而是需要重视每一个细节,相关方案该细化要细化,该完善要完善。只有每个关口都强化守土有责的理念,落实科学防控的行动,才能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南京疫情暴发之后,当地应对疫情的一些措施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比如,疫情发生后,南京各大景点公园宣布在台风过后重新开放,尽管开放的仅是室外区域,并要求游客严格实行戴口罩、测体温、查验健康码等防控要求,但并未因此解除外界的种种担忧。舆论压力之下,南京不得不改弦更张,叫停了景点公园的开放。此外,南京的其他一些防控措施,也给人留下了“佛系”印象。例如,疫情暴发后的第一时间,南京并没有对机场所在的禄口街道以及毗邻地区实行大范围封闭。疫情进一步扩大后,除了对少数中高风险地区采取停工停业停运等严厉措施之外,其他地区管理相对宽松,持有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依然可以高铁、高速通行,饭店餐馆没有强制关闭,地铁公交没有全部停运,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写字楼也没有强制停业。但这些保持一定限度的防控措施,同样遭到许多质疑。

诸如此类的争议,折射的正是当下防疫情形势的复杂性。一方面,各种防控措施势必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此前一些地区对疫情过度反应,动辄采取“一刀切”的管控,甚至滥用“战时状态”等措施,曾引发社会的普遍诟病。随着防疫工作步入常态化,更是要求尽可能减少社会成本的支出,需要强调疫情防控的科学化、精准化。从这个意义而言,南京的一些防控措施,或许有着防止“矫枉过正”的良好初衷,并不能一概否定。然而另一方面,随着病毒变异、疫情传播等危险因素的进一步升级,精准防疫的措施本身也必须经得起现实的检测,需要与时俱进、科学调整,才能真正守护公众的安全感。也正因此,在疫情防控和民生经济之间,在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之间,如何寻求更为合理的平衡,不仅考验着南京,也考验着更多地方政府的智慧。

可以相信,经过各方努力,此次南京疫情终将平息。更为重要的是,疫情不仅是一次危机考验,也提供了宝贵的检讨和反思机会。期待全社会能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常态防控、精准防控的质量和效能。如此,才能牢牢守住每一道防线,最终赢得抗疫的胜利。

猜你喜欢

保洁员南京机场
南京比邻
机场罢工
“南京不会忘记”
如何避免GSM-R无线通信系统对机场电磁干扰
面部识别使机场安检提速
难过
南京·九间堂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保洁员承包诊室 雇来“医托”忽悠患者
最有创意的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