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谈汉字教学的文化弥漫作用
——从“捡盐”说起

2021-11-12

散文百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跨文化汉字

赵 燕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

《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优质纪录片,其在美食制作中宣传的文化内涵也可以丰富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让学生们寓教于乐,了解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现阶段许多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尝试着将其作为文化教学资源应用于课堂实践中。本人曾作为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在蒙古国承担了两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教学对象主要为当地中学生。得益于《舌尖》这样内容丰富且易懂的文化素材,我的教学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有一次,发生这样一个小插曲:“老师盐掉在地上为什么还要捡起来用,不脏吗?”,我也明显察觉到同样的疑惑也挂在其他同学的脸上。本以为美食无国界而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我却被这个意想不到小细节给问住了。向她们解释以前的盐是很珍贵的调味品,更重要的是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们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似乎想不通的摇了摇头,一种更深的思考萦绕在心头:如何能更好的讲解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在日常学习中让汉语学习者理解我们的文化呢?

一、跨文化传播的“弥漫”式教学

在进行汉语的跨文化传播时,因双方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带来的传播冲突和误解屡见不鲜的。当我们以文化作为讲授点,或者以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宣传对象时则显得文化传播过于集中和直白,虽然我们是在自愿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交流,具有不良用心的人仍会借此扭曲事实,诬陷我们在进行意识形态的传播,借汉语教学进行文化渗透。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应当试着以一种“弥漫”的方式,将汉语所代表的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从汉语中发散出去,像空气一样让学习者以身临其境地切身感受到,把文化氛围传递给汉语学习者。这不仅可以缓和汉语的传播和交流对本土人民带来的紧张感,同时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汉语根基和中国人行为方式的认知而进入深层次的汉语学习中,大大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将汉语所代表的中华文化传承以一种便捷的方式传递出来是一个艰难但又必须解决的工作。它的困难在于我们中华文明是追求心灵和道义的内在文明,汉字则是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的重要载体。但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这样的文化内涵被弱化,原因在于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大多数还停留在具体可感的层次,而深层抽象的部分不容易被学生理解。而正是这些不易被理解的,不易言说的,乃至我们无言的文化部分,构成了我们的行为基础和语言根基,是帮助学习和理解必不可少的文化背景。

我所在的旅蒙华侨友谊学校是蒙古国一所华侨学校,汉语课堂的“主力军”是本土汉语教师,老师们多喜欢用举办单独的文化体验课的形式来让学生感悟中国文化。比如:春节文化体验课,首先会利用多媒体等向同学们介绍春节文化习俗,如贴对联、吃饺子、放烟花等等,然后会让学生亲手制作对联、写“福”字,包饺子等等。再比如端午文化体验课,会讲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来历,并让同学们一起吃粽子,包香囊等等。虽然学生了解到了传统习俗,也切身参与到节日的庆祝过程中,但更多的学生则是把文化体验课当作娱乐放松,或者“手工课”,并不能深刻理解这背后的意义,这些表象没有在学生中产生深层次的文化共鸣。

二、实现中华文化“弥漫”性教学的方法

遵循前辈们的教学经验,寻找一种简单、“弥漫”的方式将汉语所代表的中华文化传承传递出来并非无迹可寻:作为全球使用时间最长且没有出现断层的文字,汉字自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已然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的符号。汉字的弥漫性文化传播当以汉字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中华文化为出发点,结合心理学和传播学中的无意识传播的方式,探索一种更为柔和,更容易被汉语学习者接受的教学方式,把语言教学置于它所属文化背景下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汉语讲授过程中,当以汉字为讲授对象,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实现多模态话语的汉字教学,这不仅可以优化课堂学习范围,同时可极大地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中华文化的“弥漫”性教学。

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弥漫性传播,首先应建立起以汉语教师与汉语教师志愿者为代表的汉语跨文化传播工作者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源自教师内心对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对中华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时刻持有坚定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逐渐拔除在跨文化传播时交流双方不同的历史文化所带来的彷徨和迷思,越发的以自身的包容性平和的接纳对方文化,理清产生文化冲突的原因,在中华文化体系在不断探索中增强文化认同,获得高效的解决方法。

其次,在具体的教学策略上,于教学课堂中实现中华文化的弥漫性传播,应将更多的课堂设计融入课堂。从传播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弥漫”性无意识传播主要体现在课堂的整体架构与教学技巧上:在课堂架构上,不能仅将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的对象,当作可以不停接受知识的“海绵”,而应以丰富的课堂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接受和记忆的机会;从教学技巧上,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汉字自主学习中,比如将汉字按其构成方式拆分成不同的汉字部件,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讲解不同部件的演变,从而使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汉字的成形创作中,潜移默化地接收汉字的构字理据,重走汉字发展之路,从而实现中华文化的弥漫性无意识传播。

最后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当下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将汉字的发展理据栩栩如生地展示出来,更加生动形象,如身临其境般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以“子”这个部件为例,讲授“字”,我们可将“字”拆开来看,是一个小儿醒目地站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用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将人的形象化成“子”的汉字,“宀”化为象征家族的宗祠,“字”显然代表着中华文化中供奉血源绵长,预示着宗族的兴旺;再比如,讲授“孝”,一个孩子的形象,搀扶着一个拄拐杖的老人,这就是中国人提倡的“孝”文化的精髓,也可以让学生们感同身受地理解人类文明中共同的尊老爱亲,唤起他们对自己父母的真挚情感,并拓展至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文化。

三、“弥漫”性教学的效果

回到课堂上,我试着将“节俭”的含义,以汉字讲解的方式融入课堂。首先用翻译的方式请同学们理解节俭的含义,然后提前准备好自己所知道的节俭的故事,通过互动的方式分享理解节俭的含义。讲解汉语中节俭“节”的本义是“竹约”,即竹子关节发芽处,由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节”像是一根竹子到了一个节点就要停止一样,代表着一种克制,“节,止也”。此外,“节”也有“界限”的含义,结合他们的零花钱是有限的,我们的水资源是有限的,食物是有限的,让他们理解这就是“节”的含义。孩子们纷纷发出理解的声音,小脑袋上下点着,露出愉快的笑容。“俭”的含义为“约”(《说文解字》)、“约者,俭也”(《广雅·释言》)。因此,“节”、“俭”、“约”基本同义,意为节制、克制。在古代物资匮乏、生产力低下的社会中,为后续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因此成为每一个人应当遵循的良好品德。同时“食”的含义为“用良心做人们放心、满意的食物”,“人”字头同时也代表了“民以食为天”的中华文化内涵,所以《舌尖》中展示的火腿的加工是意在体现为家人团圆而制作的人情味儿,展现对生活的美好希冀以及体恤粮食来之不易的珍惜之情,而现在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火腿,生产的均是在无菌、无尘的环境中进行,美味的同时也更卫生。在真正理解了“捡盐”所代表的“节俭”和“民以食为天”的文化内涵之后,孩子们露出了笑容,我也感到无比轻松。因为这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我们着实愿意看到学习者因文化共鸣而释放的会心微笑,因为那代表着中华民族对世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希冀,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那份笑容能始终漾在每一位汉语学习者的脸上。

对外汉语教学是目前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中国“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实践下,作为承载中华灿烂文明的汉字无疑就是让其他文化的学习者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把隐形的钥匙,把握好这把钥匙,就一定能够帮助学习者打开中国文化的大门,让更多的海外人士喜欢上中国文化,感悟到中国文化,并产生深切的共鸣。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跨文化汉字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汉字这样记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汉字这样记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