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规划对策研究

2021-11-12胡雨迪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管理办公室安徽合肥230000

安徽建筑 2021年10期
关键词:合肥长三角都市

胡雨迪 (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管理办公室,安徽 合肥 230000)

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标明了合肥在更高层次推进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建设新的历史起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合肥要科学确定在更高层次推进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规划路径,努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市,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1 城市规划概况及实施成效

1.1 合肥市城市规划概况

建国以来,合肥市编制过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其中,第二版总规(1979年~2000年),1982年获批,所确定的“一核三翼、风扇布局、绿环绕城、田园楔入”城市空间结构,被中国城市规划学科教科书誉为典范之作。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市提出“1331”空间发展战略和“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形象定位。在此背景下,第四版总规(2011年~2020年),2016年获批,城市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2019年合肥市启动了《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年~2035年)》编制工作,进一步谋划市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新格局。

1.2 规划实施成效

现行总规的实施,发挥了重要引领和指导作用。

①提升了合肥市的区域地位,获批长三角副中心城市。

②创新转型升级更快,2017年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③优化了产业结构,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④拉开了空间框架,城市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⑤改善了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⑥改善了民生设施,基本建成“市—区—街道—社居委”四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⑦提高了城市品质,建成一批特色街区、精品道路、城市新地标。

⑧提升了城市能级,确立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2 城市发展的比较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城市发展的比较优势

①交通区位优势,合肥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了立体化、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②创新引领优势,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也是目前全国唯一拥有“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主要创新指标均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十强”。

③产业基础优势,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新兴产业居全国领先或具有重要影响力。

④内陆腹地优势,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km范围内覆盖了全国近5亿人口和12万亿元的市场。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对标南京、杭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存在差距。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总量不大。

③综合交通构架和容量支撑不足。航空和水运偏弱,东向联系通道有待加强。

④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用地发展模式不突出,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不足。

⑤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

⑥城市风貌特色不突出,文化特色不鲜明。

⑦城乡融合发展仍有短板,县域经济短板问题尤为明显。

⑧合肥都市圈一体化有待加强,较南京、杭州等都市圈仍有差距,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产业带和产业链。

3 更高层次建设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规划对策

3.1 强化东向发展,做大合肥都市圈

目前,合肥都市圈已成为安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①引领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圈和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推动与圈内城市分工协作。

②加强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近期率先推进合芜马一体化进程,中远期进一步形成合—芜—马—宁一体化,实现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双圈一体,共同构筑长江中下游地区“黄金三角”格局。

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持续深化合肥与沪、杭等城市深度合作,加快成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3.2 推进高质量发展,做强省会合肥

①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②加快推动城市空间形态从单中心向多中心、从圈层状向网络化的战略转型,构建“1331”市域空间格局和“田园楔入、星状放射”的中心城发展格局。

③推动城市发展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谋划市域“3+13+N”(中心城区:3+10+N)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3.3 加强交通引领,做实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

①高速公路方面,疏解国家级高速公路通道在安徽境内并线重叠段,释放既有合肥绕城高速的过境功能。

②铁路方面,构建多层次、一体化铁路交通网络。

③航空方面,加快形成新桥机场区域性航空枢纽、国际货运集散中心。

④水运方面,主动与国家级航道规划衔接,推动高等级航道网络化。

3.4 聚焦科技创新,做优合肥滨湖科学城

①构建“2+8+N+3+1”的科学中心创新体系,建设成为科研要素更集聚、技术创新更活跃、生活服务更完善、生态环境更优美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②营造创新空间布局体系,形成高端引领、核心驱动、产业导向、人才聚集的创新网络。

③因地制宜地布置创新创业空间,构成多层次的城市创新空间体系。

3.5 突出绿色发展,建设大湖生态名城

①构建紧凑型组团式城市格局,在城市组团之间预留城市风道,以田园综合体进行组团有机隔离。

②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科学划定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合理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③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巢湖,构塑以大别山、巢湖、长江、引江济淮为主经脉的“一山一湖一江一渠”流域生态本底格局,构建环巢湖地区“一湖两网六片九廊”生态安全格局。

④推动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强化“河长制”“湖长制”和“林长制”等生态文明责任制。

3.6 优化城市布局,做靓城市五大片区

①东部新中心,突出文化传承、绿色环保、智能安全、产业高端、幸福宜居战略定位,实现老工业城区的蝶变升级。

②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实现源头创新提供坚实的保障。

③空港经济示范区,强化新桥国际机场区域性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地位,努力建成长三角区域国际化空中门户和开放高地。

④运河新城,建设一个最美、最新、最好的“运河新城”。⑤中央公园片区,突出大生态、现代化两大特色,打造

科技界未来的“达沃斯”,按照“安徽之窗、省会之心、城市之肺”的要求高标准建设。

3.7 彰显城市特色,建设江淮文化名城

①保护传承和创新城市文化,推进老城区整体更新,让历史元素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线索与框架。

②塑造新时代城市风貌,打造城市空间景观廊道和节点体系,全力营造多样化、有活力的城市空间环境。

③讲好合肥故事,多种途径使合肥市的文艺创作活力不断迸发、文艺作品质量稳步提升。

3.8 坚持民生为本,打造宜居幸福之城

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构建社区、邻里、街坊三级生活圈。

②构建绿色、智慧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达到保障有力、运行可靠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目标。

③构建由城市中央公园、郊野公园、片区综合公园、社区游园、街头微绿地组成的城市公园体系。

④集约布局国际化公共服务、商务载体、生活社区等城市功能。

3.9 促进农村发展,做美乡村振兴底图

①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重点加大对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和非营利性、公益性、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

②加强规划试点,高质量完成试点任务。突出合肥市地域和乡村特色,留住乡愁,避免“千村一面”。

③健全政策保障,探索“留白”机制,对于一时看不准、难明确的空间用途,探索暂时不明确规划用地性质,留出足够的研究论证时间。

4 思考与建议

①进一步做大合肥城市规模。相比郑州、西安,合肥的人口、经济规模占全省比重低,对全省的带动作用有限。2019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明确指出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建议进一步做大合肥城市规模,全力保障合肥跨越赶超。

②积极申报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为进一步彰显新桥国际机场区域性航空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地位,建议申报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进一步提升合肥区域性航空枢纽功能。

③进一步做实做强合肥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的建设,需要由省级政府积极推动,建议进一步扩容合肥都市圈,并针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连通、产业合作平台共建、生态环境协同共保等重大问题,进行统筹协调。

④推动建立国家级战略功能区,研究谋划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建议建立国家级的战略功能区,并以此为基础,研究谋划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事项。

在更高层次建设长三角副中心城市是合肥必须肩负的国家使命,是促进安徽再次崛起的必由之路,也是合肥面向未来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要统一思想,为长三角地区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作出合肥贡献。

猜你喜欢

合肥长三角都市
合肥的春节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2014年七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小小书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