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改造实证研究——以仙桃市为例

2021-11-12尹思阳雷鸣秦子豪陈浩然许然

安徽建筑 2021年10期
关键词:海绵雨水理念

尹思阳,雷鸣,秦子豪,陈浩然,许然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1 引言

随着国家不断的发展,社会整体在不断地前进,整体经济的提高,国人的生活也应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满足自身条件以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也是越来越关注,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是互利互存的关系,在我国,许多南方城市在雨季时,会面临因大量降雨而带来的洪涝内涝问题,才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因此,为构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本文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探索以仙桃市改造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

2 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海绵城市最先提出于上个世纪,首要针对雨洪管理进行实践钻研。其具体的理念在近几年才被证明提出,如德国采取高效集水平衡生态办法,瑞士正视雨水工程全民参加。现今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最先用于治理城市内涝,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海绵城市理念在我国目前是初生状态,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建设方向以及方式都在摸索前进,我国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并没有过多的了解,所以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到城市建设前,我们要针对其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2.1 技术问题

目前海绵城市理念在我国建设中,我们了解到主要的建设理念,但是由于实施新型城市理念需要先打破传统城市理念,这就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2014年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其中详细说明海绵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开发雨污系统十分重要,并突出竖向设计的作用。对于城市建设中的管道、河流以及周边绿化环境的设计,为了该技术指南能构建成功,就十分有必要突出竖向设计的作用。海绵城市理念在我国城市建设中,所涉及的相关部门都需要对城市系统进行严格的把控,在各个方面都需要有严格的实施程序、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和遵循城市建设的相关法律,使海绵城市理念能打破传统城市理念迅速得到发展。

2.2 管理问题

海绵城市理念在对城市进行改造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型的改造成果目标,而使用“渗透、滞留、蓄水、净化、使用、排出”这些词可以概括建设全阶段,对每个词理解透彻是理解其理念的关键所在。但在实际建设方案中来看,依然存在一些片面性和理解僵化等问题,大多数都是因为不了解低影响开发设施功能的特点,对项目或者项目流程认识不足所造成的。因此,在对城市使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改造过程中,对问题需要拥有灵活性的理解,防止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以上问题,根据城市不同部位不同环境特点去选择相应适应的方法进行改造,达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效果。

3 海绵城市建设效益

海绵城市理念在国内引进的时间较短,对其研究也需要突破技术和管理问题,当突破这一系列的问题以后,对城市未来的建设也是有着极大的效益。生态效益,能改变城市生态系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经济效益,能减少因雨水而造成的损失以及收集雨水转化为城市所需用水;社会效益,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3.1 生态效益

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效益是指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推动促进作用,是生态环境中所包含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可以满足公众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某些需求。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缓解由于雨水所带来的自然灾害,如南方城市雨季出现较多的洪涝和内涝问题;同时,也可以有效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控制城市渍水污染、降低城市空气尘埃和噪音等效果,这对属于南方热带季风气候的城市来说,为其平稳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海绵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会根据城市中河流与水道污染的实际情况来实行低影响的方式处理,使用比较合理的科学手段进行绿化,使河流系统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并制作一系列的雨水渗入举措措施,一方面补给了地下水源和丰硕水源;另一方面,经由过程拦截渗入雨水,缩小了雨水汇流路径,将雨水都聚集到雨水举措措施中,从而大大减少了雨水径流量,把控住了城市的积水。

海绵城市的建设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对提升生态系统的效益也可作为参考价值之一。

3.2 经济效益

海绵城市建设经济效益的具体含义是指其带来的直接经济价值,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非产业化产生的经济效益、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收益和其他经济效益。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会关联到一系列相关的部门,其涉及的建设、规划、软件研发等行业,都会因其建设得到共同的发展。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会在传统模式基础上提升排水管道工程系统,减少工作量,对整体系统投入的成本也能在原基础上减少开支。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增加城市相关雨水集蓄设施,集蓄的雨水可用在道路清理、绿化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等城市杂用水中;在增添的城市污水处置厂中,将处置后的水也用于马路清理、绿化浇灌和居民生活用水等城市杂用水中。

3.3 社会效益

在实施海绵城市改造以后,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有: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和生态环境、供给出新的就业岗位。海绵城市改造,绿色环保的理念得到了极大推动力,低碳经济的生活也会融入到城市中。集蓄的雨水可用在马路清理、绿化浇灌和居民生活用水等城市杂用水中,城市的环境能得到改善。因此,海绵城市改造后城市的绿化面积获得了极大的改良,丰硕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

短时间内,海绵城市改造不能迅速完成,这是个庞大且时间线较长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排水管道、绿化等工程进行改造时,所涉及范围广泛,需要大量的人力完成,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4 针对仙桃市海绵城市改造分析

在传统城市基础上,加入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改造过程中,能突破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让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根据仙桃市海绵城市实证研究分析,海绵城市的改造给城市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各种优势效益,来说明海绵城市理念运用的可行性。

4.1 城市建设条件

仙桃市位于武汉市的西大门,拥有“千湖之省”名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特征明显,阴雨天气较多,平均降水量为0.1mm及其之上的天数占全年总降水天数的33%,暴雨也时有发生;六月中旬进入梅雨期,多暴雨,平均降水量669mm,降水量在50mm及其之上的暴雨天数占全年总数的40%,该季候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37.4%。

此段时间降雨量较大,城市内涝、雨水储蓄较为严重,地面出现的大量积水会打乱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对于这些问题,海绵城市的理念中有专门的针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便,并给城市带来相应的效益,这对于南边多雨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系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2 城市生态效益

2017年4月中央对湖北省检查并反馈37个意见问题,提出102条整改措施,于当年开始为期两年的时间处理老城区水体问题,并建设雨水和污水分流系统。

2017年10月31日,位于城市西边两条雨污分流管道铺设完成,使整个城市形成一个整体系统。该工程将城区西区与南区雨污管道连通起来,最后汇入城西处理厂,让城市大部分居民用水以及工业用水得到了合理的处理净化。位于城市东边的雨污分流管道也已全部完工,城区东区整个雨污分流系统也得以完善,整个雨污以及生活用水得到了合理的处理再运用。老城区生活污水截流,由于道路窄,开挖势必影响到道路交通和附近居民房屋安全,采取最新施工工艺,对相应路段河段全段雨污水管网进行新建。雨污分流工程的建设,有效预防了城市内涝问题,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生态效益也得到了提升。

4.3 城市经济效益

在2018年年末,又再次对该市海绵城市改造进行大量投资,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约2.5个亿,又再次加大投资对周边生态公园等海绵绿地建设,以及拓宽两侧海绵绿地建设。

在对仙桃市改造中政府大量投资,带动了与海绵城市建设有关的各个产业的共同发展。海绵城市改造完毕也使得因内涝造成的损失大幅度降低,城市拥有更好的生态环境,打造地方特色。

4.4 城市社会效益

仙桃市近些年海绵城市改造成效显著。就老城区大新路商城大厦和花源酒店附近,改造前,遇大量降雨就会出现严重内涝问题,妨碍人民进行正常营业,也不方便行走。经过改造以后,现今遇雨季相对于之前有很明显的改善,人民可以进行正常的经营和生活,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经过海绵城市改造,改进仙下河下水管道系统,增加河边的绿化面积,完善生态城市理念,推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

5 建议与结语

海绵城市的建设我们需要在传统基础上改变其原有的理念,将新的海绵城市的理念带入到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目前存在着技术和管理问题。对城市进行海绵城市的改造,在接下来的时间中,主要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对于关键技术的突破是海绵城市建设最主要的发展,让城市接受新的建设理念的关键。

对城市进行新理念的改造,是在传统建设理念上的升入,新的理念会给城市带来新的综合效益。就海绵城市理念研究,在城市中实行前,要对其由于雨水所带来的自然灾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海绵城市改造后所带来的各类效益进行商讨。本文以仙桃市海绵城市改造为例进行探讨,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效益进行分类讨论分析,建设城市雨污系统时,对于其系统完整性要重点关注,系统的完善是保证城市雨污分流功能正常的前提。所以,海绵城市理念在具备洪涝内涝现象显著的城市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猜你喜欢

海绵雨水理念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和雨天的亲密接触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竖琴海绵
雨水总带来更多雨水
雨水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