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水疗联合健胃清肠合剂保留灌肠对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2021-11-11马小娟杨春林柴喜平甘肃省中医院肛肠科甘肃省兰州市73005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1期
关键词:清肠合剂肠梗阻

马小娟 杨春林 柴喜平 甘肃省中医院肛肠科,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不完全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疾病,由多种原因如腹腔术后粘连、肠道肿瘤、炎症、肠腔异物梗阻、肠壁血循环障碍等诱发,临床多表现为腹部胀痛、肛门排气排便不畅、恶心呕吐,易复发[1]。不完全性肠梗阻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乙状结肠好发[2]。目前多采用灌肠、胃肠减压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临床单次疗效较好,但存在治疗周期长、易复发的弊端,可能导致肠缺血、坏死或肠穿孔[3]。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本研究在传统灌肠治疗理念的基础上,采用物理仪器结肠水疗仪灌肠联合我院院内制剂健胃清肠合剂保留灌肠来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有明确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4月收治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9~78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平均年龄(63.1±6.2)岁,手术后粘连16例,胃肠肿瘤9例,其他诱因的14例;治疗组男26例,女13例,平均年龄(64.8±6.1)岁,手术后粘连18例,胃肠肿瘤8例,其他诱因的1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诱发原因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后实施。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外科学》中不完全性肠梗阻相关诊断标准[4],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胀、腹痛、肛门排气排便不畅、恶心呕吐等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症状,所有患者均行腹部X线检查。

1.3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有不完全性肠梗阻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③自愿参与,能配合所有治疗;④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引起的肠梗阻患者;②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精神障碍的患者;③有肛周皮肤破损等灌肠治疗禁忌证者;④伴有严重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持续减压、肥皂水灌肠,同时予以肠外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平衡、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连续治疗1周。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将肥皂水灌肠替换为结肠水疗联合健胃清肠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具体步骤:嘱患者仰卧屈膝外展位,肛周消毒后将注液管一端插入体内7~10cm,另一端与仪器的排污系统相连接,将射出脉冲水流频率设定为给液时间3s、停液时间2s,温度37.0℃,同时鼓励患者排便,将全部灌洗液排除后调整仪器为给药模式,应用吸痰管插入患者肛门深部18~23cm,给予健胃清肠合剂200~300ml保留灌肠,2次/d,30min/次。

1.5 疗效评价

1.5.1 症状体征指标观察:(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积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的评价标准[5]:①重度:3分,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无改善;②中度:2分,患者症状间断出现时轻时重;③轻度:1分,患者症状偶尔出现并减轻;④无症状:0分。(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

1.5.2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疗效判定[6]: 无效:治疗后肛门排气、排便情况无改善,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亦无缓解甚至加重;有效:治疗后肛门排气、排便情况无明显改善,但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显效:治疗后肛门正常通气、排便,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等症消失。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3 对比两组复发率及再入院率:统计两组患者在院外6个月内因不完全性肠梗阻复发及因此再入院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6,P=0.023<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4 两组复发率及再入院率比较 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因不完全性肠梗阻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见表4。

表4 两组复发率及再入院率比较[n(%)]

3 讨论

不完全性肠梗阻属于中医“肠结病”,肠腑气机阻滞与升降失调是该病主要病机,肠腑气郁、化热阻塞气机为基本病理变化,通里攻下、行气泻热是治疗大法[7]。结肠水疗[8]是一种新型生态疗法,通过反复注水、排水刺激,将结肠和直肠内粪块及糟粕排出体外,辅助恢复肠黏膜生理功能,促进肠壁蠕动功能恢复、加快对药物的吸收,快速缓解临床症状。

保留灌肠疗法属中医理论内病外治法范畴,现代研究发现[9],直肠黏膜血液循环异常丰富,是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的天然半透膜,经直肠给药的方式可保证药物的有效作用浓度,且留存时间久,有超过50%的药物会进入体循环,同时降低了口服给药方式对胃黏膜的刺激,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肠梗阻、肾功能不全、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盆腔炎等的治疗[10]。如徐柯等[11]发现通过中药灌肠联合腹部按摩治疗老年不完全性肠梗阻可快速恢复胃肠功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在传统灌肠治疗理念的基础上,采用结肠水疗联合健胃清肠合剂保留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健胃清肠合剂主要由大黄、芒硝、厚朴、枳壳、槟榔、木香组成。方中大黄苦、寒,为君药,有峻下热结、通泻肠中湿热之效,为攻下利器,芒硝为臣药,配合君药以理气软坚。佐药木香、枳壳,助君臣药行气消痞止痛。槟榔、厚朴为使药以下气除满。六药合用,共奏荡涤肠胃、消积散结之效。张艳琴等[12]发现健胃清肠合剂改良保留灌肠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有较好疗效,能缩短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李剑等[13]研究发现健胃清肠合剂保留灌肠治疗便秘效果明显,患者耐受度好,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治疗后两组患者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症状均好转,治疗组疗效明显效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因不完全性肠梗阻再入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 ,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结肠水疗联合健胃清肠合剂保留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清肠合剂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清肠有误区
清肠愈溃汤联合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临床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退银合剂中6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宣痹祛风合剂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10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