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11-11邱泽宝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麻醉科神经内科443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1期
关键词:胆碱阿托品休克

胡 林 徐 蕾 邱泽宝 曹 莉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 麻醉科 神经内科 44300

无抽搐电休克又称为改良电痉挛治疗,是在通电治疗前,注射适量的肌肉松弛剂,借助一定量的电流刺激大脑,能引起患者意识丧失,达到无抽搐发作而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1]。既往研究表明[2]:无抽搐电休克除了普通点痉挛治疗的适应证外,对年老弱、骨折、骨质疏松的患者亦可酌情治疗。但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时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将会造成患者血压升高,导致患者口腔分泌物增多。阿托品是无抽搐电休克患者中常用的治疗药物,虽然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口咽分泌物,但是阿托品使用时电刺激治疗将会增加窦性心动过速、高血压发生率,影响患者治疗预后[3]。盐酸戊乙奎醚属于是一种新型的抗胆碱药物,能选择性抑制腺体的分泌,电刺激时对患者心率、血压的影响较小,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4]。但是,临床上无抽搐电休克患者选择何种药物治疗缺乏统一标准。因此,本文探讨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12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男38例,女25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56.42±6.49)岁;体重45~74kg,平均体重(59.62±5.49)kg;病程2个月~4年,平均病程(2.59±0.63)年;ASA分级:Ⅰ级40例,Ⅱ级23例;合并症:高血压5例,糖尿病7例,高脂血症3例。观察组63例,男36例,女27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56.36±6.43)岁;体重44~76kg,平均体重(59.98±5.53)kg;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64±0.71)年;ASA分级:Ⅰ级39例,Ⅱ级24例;合并症:高血压4例,糖尿病5例,高脂血症6例。两组上述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5];(2)符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适应证,且患者均可耐受;(3)符合盐酸戊乙奎醚、阿托品药物适应证,均无药物过敏史;(4)具有完整的基线及随访资料。排除标准:(1)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躯体疾病者;(2)器质性疾病、凝血功能异常或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常规禁食8h,禁饮2h。患者进入治疗室后帮助其开放静脉通道,常规注入生理盐水,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对照组:采用阿托品治疗。每次取阿托品(广东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850,规格:1ml∶0.5mg)0.5mg,丙泊酚(河北顺康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842,规格:20ml∶200mg)1~2mg/kg缓慢静脉注射,琥珀酰胆碱(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599)0.8~1.0mg/kg;观察组:采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每次取盐酸戊乙奎醚(成都力思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223,规格:2ml∶2mg)0.5mg、丙泊酚1~2mg/kg缓慢静脉注射,琥珀酰胆碱0.8~1.0mg/kg静脉注射。两组均采用麻醉机面罩控制呼吸90s后脱离麻醉机。治疗过程中常规放置牙垫,根据患者年龄设定电量(采用年龄的50.0%~70.0%)作为治疗电量,患者均具有棘波发作,设定发作时间为30~60s,治疗完毕后将牙垫取出,清理口腔中的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治疗7d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

1.4 观察指标 (1)血流动力学水平。记录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T1)、电刺激即刻(T2)、电刺激后3min(T3)、电刺激后10min(T4)不同时间点SBP、HR及SpO2水平[6];(2)治疗效果。记录两组自主呼吸恢复、苏醒、抽搐时间、能量抑制指数。(3)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两组用药期间恶心呕吐、躁动、肌痛、呼吸暂停时间延长及呃逆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SpO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2、T3时间点SBP及HR水平均高于T0时间点(P<0.05);两组T1和T4时间点SBP、HR水平与T0时间点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T1、T2、T3时间点SBP及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能量抑制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苏醒、抽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3 两组安全性比较 两组用药期间恶心呕吐、躁动、肌痛、呼吸暂停时间延长、呃逆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492,P=0.548>0.05),见表3。

表3 两组安全性比较[n(%)]

3 讨论

无抽搐电休克是精神病科常用治疗方法,治疗时患者在清醒状态下,但持续的刺激能肌肉抽搐、牙关紧闭,均会增加缺氧等并发症发生率[7]。无抽搐电休克患者癫痫发作时常分泌大量分泌物,导致呼吸道不畅,麻醉前常需要抗胆碱药物治疗干预,如:阿托品等,虽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影响治疗耐受性、依从性[8]。近年来,盐酸戊乙奎醚在无抽搐电休克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9]。本文中,两组治疗后T2、T3时间点SBP及HR水平均高于T0时间点(P<0.05);两组T1和T4时间点SBP、HR水平与T0时间点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T1、T2、T3时间点SBP及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能量抑制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盐酸戊乙奎醚用于无抽搐电休克中生命体征平稳,能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盐酸戊乙奎醚是一种新型的抗胆碱药物,能选择性抑制M1、M3受体,对M2受体无抑制作用,能较好地抑制腺体分泌,对于心脏、神经元突触前膜M2受体无明显选择性,是一种理想的抗胆碱药物[10-11]。现代药理结果表明[12]:盐酸戊乙奎醚能与M、N胆碱受体相互结合,抑制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平滑肌及生理功能,可透过血脑屏障,发挥较强、较全面的中枢与外周抗胆碱作用。本文中,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苏醒、抽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盐酸戊乙奎醚能缩短无抽搐休克患者苏醒及恢复时间,药物安全性较高,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耐受性。

综上所述,盐酸戊乙奎醚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患者中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缩短患者自主呼吸、苏醒及抽搐时间,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胆碱阿托品休克
一种包埋氯化胆碱的微胶粉制备工艺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二 用低浓度阿托品治疗儿童近视,您了解多少
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控制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11C-蛋氨酸及11C-胆碱联合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在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胆碱对脂肪代谢调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核磁共振磷谱内标法测定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
请您收藏
——过敏性休克和肺水肿的抢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