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研究更加需要灵感

2021-11-11本刊编辑部

社会观察 2021年1期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艺术创作,都需要灵感,没有灵感就没有创新。学术研究虽然不像文学和艺术创作那样,需要有打动人的故事情节和巨大的视觉冲击力,但它更加需要创新;而要实现学术创新,灵感的重要性不亚于其对于文学和艺术创作的重要性。马克斯·韦伯在《学术作为一种志业》的演讲中就指出,学术研究需要有真挚而深邃的热情,但有热情并不能保证必然产生学术上的成果,灵感在其中才具有决定性作用。

灵感来自于何处?它主要不是一种天赋,而更多是源自后天的培育。

灵感一是来自广泛的阅读。阅读使阅读者的内心接收思想的刺激,能够促动其内心潜藏的智慧,使阅读者借助于别人的思想来观察社会、体验生活。阅读就是用心去聆听大师先哲的思想。人类知识的代际传播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制,而是一种人们在不同时代不断承继与创新的传播过程。承继首先是要通过阅读把先哲的思想内化,并能够用内化了的思想来点燃自己内心的思想火花。因此,聆听与内化是创新的第一步。

灵感二是来自辛勤的社会实践。韦伯在上述演讲中也指出,在正常情况下,灵感唯有经过辛勤工作之后才会涌现。社会实践对人们内心会产生最直接的刺激,这种刺激往往又是最深刻、最持久的,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灵感也是最刻骨铭心的。一个客观事实是,众多年轻学者的学术论文,无论理论研究做得多么精致,但读起来总给人以空洞的感觉,也就是没有现实关怀和人文情怀。原因就是缺乏实践的底蕴,从而使得学术论文有骨架却缺乏鲜活的“血肉”。苏格拉底说“德性即知识”,若无关人的德性,知识就是没有价值的。同样,若无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学术研究也是没有价值的。

灵感就是把既有的思想成果与现实实践结合起来而产生的新体验和新认识。学术研究的创新不仅仅在于方法创新,而更多在于思想的创新,这就离不开灵感的迸发。没有灵感,学术研究就只是文字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