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迫切性、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完善路径

2021-11-11刘琼蕾张桃红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刘琼蕾,宋 帅,张桃红

(1.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池州 247000;2.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6)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进行“朋辈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问题,例如:“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机制、培训机制、辅导成效,以及推广程度等。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更需突破传统观念,克服困难,大胆实验,积极推行、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朋辈心理辅导”的路径。

1 “朋辈心理辅导”及其优越性

1.1 关于“朋辈心理辅导”

马歇尔夫将“朋辈心理辅导”解释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本文所探讨的“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就是上述内容阐释的范畴。

朋辈,指志同道合的同辈友人。高职院校中选拔、培养的“朋辈心理辅导员”是心理教师和辅导员的有力帮手,他们与受辅导的学生之间年龄相仿、价值观相近、受教育程度相当、生活阅历相似,他们是志同道合的同辈友人,或同学,或学校的职员。可称之为“朋辈心理辅导员”。这些“朋辈心理辅导员”绝大多数是在学生群体中挑选出来的,经过短期心理辅导理论和技能培训后,能为其他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在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初步干预,进而解决潜在的部分心理问题。当然,朋辈由于自身条件和专业知识的限制,不能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同日而语,但是“朋辈心理辅导员”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和工作优势,便于和同龄人沟通,便于建立起良好的人际联系,可以及早发现问题,缓解有关学生的心理压力,弥补心理辅导的师资不足。

1.2 “朋辈心理辅导”的优越性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社会问题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00后”的大学生,其心理状况也相应起了新变化,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朋辈心理辅导”彰显了其独特的优势。

第一,“朋辈心理辅导员”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和辅导对象处在同一时空,可以随时主动发现辅导对象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及时干预,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朋辈心理辅导员”无论在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学习经历以及话语体系等都相似,使得他们在心理上和情感上都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更加容易沟通,更容易走进辅导对象的心理,获取他们的信任,从而使得辅导成效翻倍。

第三,“朋辈心理辅导员”一般都是从同辈的佼佼者中选拔出来的,他们无论在专业学习、课外活动等方面都很有优秀,而且他们所学的课程和辅导对象在课程体系等方面一样,因此,更容易直接帮助解决辅导对象的学习问题,和他们建立深厚的情感,有利于“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

2 高职院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额激增,师生配比严重不协调,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差异,使得他们难以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这就需要心理辅导的介入。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教育背景复杂,并非都是心理专业或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毕业,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数量明显不足,亟需“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加入,这就给“朋辈心理辅导员”提供了实践的可能性。

2.1 高职院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迫切性

虽然上个世纪90年代“朋辈心理辅导”已经在中国起步并开始发展,如今已经过去了30年,“朋辈心理辅导”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说,高职院校的“朋辈心理辅导”发展还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朋辈心理辅导”发展才开启,普及率低,无论是校方的重视程度还是学生的认识程度都不高,“朋辈心理辅导”很难快速进入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渠道;第二,没有建立完备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没有一支像样的朋辈辅导体系,而且对于朋辈辅导员的培训和激励机制都没有建立起来,工作成效不高,工作开展难度大;第三,是由于目前社会发展多样化,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而朋辈辅导员以支持、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心理辅导根本无法解决当代大学生多样化、多层次的心理需求,但这恰恰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应当积累的重要资本。因此,更要重视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和他们有着天然联系的朋辈心理辅导。

近些年来,社会问题频出,“00后”大学生群体也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失恋、抑郁、焦虑、网络依赖性严重、人际关系紧张等。有些甚至酿成了极端事件,如自我伤害、自杀等,从而让大学生心理问题凸显在世人面前。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朋辈心理辅导”由于其突出的优势彰显了巨大的价值,成为高校心理辅导的有力补充,在高校推行和建立完备的“朋辈心理辅导”有很大的迫切性。

2.2 高职院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院校专职心理辅导人员人数较少,不能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咨询需求。而且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即使意识到自身有心理问题,由于面子问题、隐私忧虑等而不愿意主动接受心理辅导。但是“朋辈心理辅导员”由于和辅导对象朝夕相处,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容易取得辅导对象的信任,符合当前“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教育趋势,辅导成效明显。因此,要加大高职院校的“朋辈心理辅导”力度和体系建设。

2.3 高职院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建立“朋辈心理辅导”机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第一,“朋辈心理辅导员”可以取得辅导对象的第一手资料。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和专职辅导员面对的教育对象数量多,无法精准掌握到每个辅导对象的心理问题,而且由于年龄的差异、教育背景的差别、生活经历的局限,无法直接获得辅导对象的信任,无法及时发现辅导对象的心理问题,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朋辈心理辅导员”和辅导对象朝夕相处,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辅导对象的心理问题,在自己能解决的范围内可以及时干预,不能自己解决的情况下可以及时上报到辅导员、班主任及上级主管单位,寻求他们的专业帮助。第二,朋辈辅导员的教育背景、生活学习经历等和辅导对象相似,更能对辅导对象的心理问题感同身受,从而换位思考,更能获得辅导对象的共鸣。同时,也能让自己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3 完善高职院校“朋辈心理辅导”的路径

完善高职院校“朋辈心理辅导”的开展,需要从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建立、宣传体系等各个方面进行思考,以期从实践的层面展开切实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3.1 创建可循环的“朋辈心理辅导”队伍

“朋辈心理辅导员”都是从优秀的学生中选拔出来的,经过专业的培训、考核才能从事“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但是随着学业任务的加重、临近毕业等问题而对兼职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感到力不从心,而此时如果后继的“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还没建立起来,就会影响整个学校朋辈心理工作的开展。

因此,高职院校要探索建立一支可循环的“朋辈心理辅导”队伍,按比例从大一到大三的优秀学生中选拔一定数量的“朋辈心理辅导员”,统一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培训,再由高年级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对低年级的朋辈辅导员进行传帮带,进行实践操作,获得相应的经验总结和进行案例整理,为未来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铺垫。一旦高年级的“朋辈心理辅导员”毕业了,低年级的朋辈辅导员可以立即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不会影响整个学校的朋辈心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可循环“朋辈心理辅导”队伍的创建在高职院校势在必行。

3.2 建立科学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拟建立院级-系级-班级-宿舍四级“朋辈心理辅导”体系

虽然当前高职院校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才刚刚起步,但是由于现实情况所迫,必须尽快建立起科学的朋辈辅导体系,才能有力解决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初步设想是探索在高职院校建立院级—系级—班级—宿舍四级分工明确、任务分配合理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争取在短时间内探索出一条符合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辅导系统。

院级“朋辈心理辅导”组织是为全校师生提供专业、系统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机构,主要工作在建立系统的心理辅导体系,负责全校“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在实战中给他们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帮助,并且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负责全校心理咨询的案例整理,为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指导。系级“朋辈心理辅导”是针对全校各系部的学生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站,起到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主要负责管理本系部各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辅导员,及时收集他们提供的第一手料,及时向院级“朋辈心理辅导”机构反馈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协助做好院级朋辈心理健康的辅导工作。班级“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主要依赖各班级的心理委员,班级心理委员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班级同学的心理问题,做好记录、跟进并及时上报。宿舍“朋辈心理辅导员”可以说是“朋辈心理辅导”的基层组织,主要收集朝夕相处的宿舍舍友的心理问题,这是最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最早进行干预的环节,现实中,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宿舍“朋辈心理辅导员”发现并协助解决的,可以说这是最基层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不可小觑。

四级“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建立完毕之后,还要适时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并形成常态化机制,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比如,经常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宣传和咨询工作,让“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为大学生所熟知并且深入人心,让其以后出现心理问题可以及时找到朋辈辅导员寻求帮助;可以设立“朋辈心理辅导”邮箱(包括电子邮箱和实体邮箱),并安排专任进行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可以和学校广播台合作,设置“朋辈心理辅导”栏目,每周定期开播“朋辈心理辅导”的知识讲座等专业问题。总之,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常态化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来调动“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形成职业认同感,便于其日后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满足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诉求。

3.3 建立科学的“朋辈心理辅导”选拔、培训、考评和激励机制

“朋辈心理辅导员”本身也是大学生身份,他们自身并不具备系统、专业的心理咨询知识,因此,只有建立起严格的选拔、培训、考评和激励机制,这样才能真正让这些“朋辈心理辅导员”具备从事“朋辈心理辅导”的资质,提升朋辈心理辅导的成效。

第一,在选拔机制方面,一定要秉持“严入门”的原则,从严选拔一则可以让“朋辈辅导员”感觉身上的责任重大,使得他们态度更加端正,也更加重视日后工作的开展,二则也方便校方选拔到更加优秀的“朋辈心理辅导员”,有利于以后朋辈心理咨询工作的展开。

第二,在培训机制方面,形成“常培训—常练习—常实战”的科学培训机制,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给“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培训,在知识培训的同时也要进行保密工作的培训,让朋辈心理辅导员认识到“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要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不能轻易泄露辅导对象的隐私和秘密。

第三,在考评机制方便,要建立长效考核机制,不能一次考核定终生,考核要注意不能考评单纯的知识,而要重视过程考核,注重学以致用。

第四,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给“朋辈心理辅导员”增加一些应得的小福利,例如给予少量的物质奖励和多量的精神奖励,为“朋辈心理辅导员”发放奖励证书,给与校级的加分奖励等激励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有效性。同时,可以编制《“朋辈心理辅导”培训教材》《“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手册》等,保证“朋辈心理辅导”在选拔、培训、考评和激励方面的有效性,便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3.4 加大“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宣传

目前,“朋辈心理辅导”在高职院校的知晓率还是比较低的,要获得学生的根本认同,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探求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做到宣传无死角,宣传效果立竿见影。

第一,可以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同时进行“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辅导理念的宣传,在取得辅导对象信任和提供帮助之后的宣传效果更佳。

第二,通过网络平台来宣传,如校园网、树洞、校园论坛、贴吧、微博、两微一抖等网络形式进行宣传,做到覆盖面广、宣传直观、到位。

第三,通过校园展台、展板等方式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并且可以提供现场的心理测试、心理辅导等工作的开展,来达到吸引和宣传的目的。

第四,可以和学校的心理健康社团等合作,通过社团纳新、社团工作的开展来宣传“朋辈心理辅导”工作。

无论选择哪一种“朋辈心理辅导”宣传方式,还是多管齐下,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同龄人之间互相帮助”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协助学校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4 结语

202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性。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建立对于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强国梦,高校必须重视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要在实践中切实解决学生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把“同龄人互助”的理念发挥到极致,保证优质教育资源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