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知先觉 轻松规避“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的命题陷阱

2021-11-10云南赵旭东

教学考试(高考化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警觉定式陷阱

云南 赵旭东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是高考全国卷中的高频考点,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的新高考中仍然将是高频考点。之所以这样推测,原因有三:一是它能落实《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二是它能承载“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与推测能力”的考查;三是它能体现微粒观和变化观等化学观念。2020年、2021年高考证实了这个推测,如2020年7月浙江选考化学19题、2020年理综全国卷Ⅲ9题、2021年理综全国甲卷8题,都考查了“阿伏加德常数的应用”。讲述如何避免“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的考查陷阱的文献很多,但是分析怎样设置陷阱的文章几乎没有。本文通过一些典型的例子,领悟陷阱是怎样设置的,以实现做题时对陷阱先知先觉,从而轻松规避,高效复习。

1.怎样设置陷阱

1.1 利用遗忘知识设置陷阱

与“记住”相比,遗忘是永恒的。记忆化学知识时,不去联系生活、生产、实验而是死记硬背,通过这种方式记住的知识容易遗忘,从而造成做题时犯低级错误。出题者利用遗忘知识设置陷阱,促成误判。举例如下表1:

表1

1.2 利用思维定式设置陷阱

思维定式,也称思维惯性,是由先前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当前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或活动的倾向性。思维定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可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思维定式也有消极作用,在情境发生变化时,会让人用原有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而容易做出错误判断。出题者利用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甚至设法强化原有思维方式,使判断错误。举例如表2:

表2

1.3 利用“偷换概念”设置陷阱

⑥“1 mol Fe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Cl2充分反应,Fe得到的电子数目为3NA”。错误之处在于,此反应中,Fe不是“得到”电子而是“失去”,而在实际解题时常出现错误。这种说法中,一开始反映在头脑中的是与我们认知一致的信息,在我们的认知中Fe一定是失去电子,出题者将“失去电子”偷偷换成“得到电子”,因而很难发现;有主观上“Fe失去电子”的先入为主,加上思维的“自我纠错”功能,将信息向“失去电子”方向“纠正”,于是就更加难以发现了。

1.4 多种方法综合利用设置陷阱

阿伏加德常数的应用通常是在选择题中考查,四个选项给命题者设置陷阱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所以往往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设置陷阱。

【例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22.4 L O2中含有分子数为1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中含有分子数为1NA

C.常温常压下,28 g N2中含有分子数为1NA

D.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中所含原子数为2NA

【答案】D

误导错选C的陷阱设置:A、B两项连续强化“标准状况下”选项是正确的,同时也就强化了“常温常压下”的选项是错误的判断,C项出现“常温常压下”,因此很容易错选C;在此情况下很难再认真往后看,也就发现不了题中所给“28 g”是质量而不是体积,从而失去纠错的机会。误导不选D的陷阱设置则是忘记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A、B、C选项中O2、Cl2、N2这几种常见气体单质是双原子分子,推理方法被引向类比推理,从而得到错误的结论“稀有气体分子也是双原子分子”。

2.怎样规避陷阱

2.1 规避“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1”的陷阱

“警觉”:看到选项中有“标准状况”,一定还要看后面跟的是否是气体体积;看到“常温常压”,一定还要看后面跟的是不是质量。

“记忆”:在保证常规物质的物态没有记错的前提下,主要记忆易忘记、易记错的物质的物态,以减少记忆量。标准状况下是气体的物质有CH3Cl、碳数≤4的烃类、HCHO;标准状况下不是气态的物质:HF、SO3、NO2、碳数≥5的烃类、氯代烃(除CH3Cl外)、溴代烃、醇、乙醛、羧酸。强调一下,要看准是“HCHO”还是“甲醛溶液”;HF、NO2常温下是气体,容易误认为标准状况下也是气体。

2.2 规避“摩尔质量、微粒数”的陷阱

2.3 规避“物质组成”陷阱

“警觉”:出现物质名称,要警觉物质组成的陷阱。见前【例1】D;是不是给出了化学式,就不会有陷阱呢?不是,有时给出化学式恰恰也是为了设置陷阱。

2.4 规避“化学键”陷阱

“警觉”:发现涉及化学键,要警觉很可能有陷阱。

“记忆”:用化学键设置陷阱,主要利用思维定式和没有理解结构来实现。如,受“1 mol CH4中共价键数目为4NA”的影响,错误认为1 mol P4中共价键数目为4NA;受“1 mol SiO2含共价键数目为4NA”的影响,错误认为1 mol C(金刚石)含C—C键数目为4NA,1 mol C(石墨)含C—C键数目为3NA。解决金刚石、石墨中C—C键数目,要用均分原理,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类似,石墨烯的结构与石墨相似,需要用均分原理分析,以巩固均分原理的应用。

2.5 规避“弱电解质电离”陷阱

“警觉”:见到弱电解质,马上想到忘记考虑“弱电解质不能全部电离”就会落入陷阱。

2.6 规避“水解”陷阱

“警觉”:心存会水解的离子,见到后马上想到忘记考虑水解会进陷阱、没有发现已经考虑水解却认为还要考虑水解也会落入陷阱,见前④。

2.7 规避“隐含反应”陷阱

“记忆”:易被忽视会反应的物质及反应。除上两例外,遇到及时补充、完善。

2.8 规避“反应的阶段性”陷阱

“警觉”:Cu与浓硫酸共热、MnO2与浓盐酸共热等,随着反应进行,酸被消耗而变为稀酸,反应停止。

“记忆”:除上两例外,CO2通入NaOH溶液量不同反应的不同的情况,也要及时补充、完善。

2.9 规避“可逆反应”陷阱

2.10 规避“转移电子数”陷阱

“警觉”:变价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转移电子数有陷阱;Na2O2在不同的反应中转移电子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些都可用来设置陷阱。

“记忆”:变价金属单质与S反应,金属生成低价,与Cl2反应,生成高价;Na2O2与H2O、CO2等发生歧化反应,-1价的O发生歧化一个升一个降,如有其他还原剂参加,往往变为-2价的O,等等。

猜你喜欢

警觉定式陷阱
今夜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警觉与疾病的传播次序性对动力学的影响
解数学题要克服思维定式
高中物理中一种常规题型的解法判误
认知警觉机制的研究与展望∗
汉语里定式句和非定式句划分
偷摘葡萄的狐狸
陷阱
陷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