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域下传统舞蹈的传承研究

2021-11-09杨一凡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

【摘要】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中国传统舞蹈,在各类文化互通有无、不断交流融合的态势中面临着急剧流失的危险,几千年来的活态文化正处于历史上重要的转型关口。随着“非遗”工作的持续进展,对传统舞蹈的保护有了新的提高,一度成为我国舞蹈事业的热点议题。一方面,舞蹈工作者深入田野,在注重族群体驗的基础上,挖掘具有民族传统的动作元素;另一方面,将元素凝练后加以规范化、风格化、系统化,并带入课堂,带上舞台;除此之外,舞蹈工作者还积极探索“非遗”传统舞蹈的理论建构,深入学术研究,为“非遗”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承拓宽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非遗”传统舞蹈;传承;朝鲜族长鼓舞

【中图分类号】 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6-160-03

【本文著录格式】杨一凡.“非遗”视域下传统舞蹈的传承研究——以朝鲜族长鼓舞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8(16):160-162.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舞台表现从未离开过乡土,因为赖以表述的语汇元素就源自那里,因此,民间舞返回乡土是必然性的要求,“非遗”传统舞蹈便可以说是这“乡土”中的“沃土”了。纵观高校的“非遗”传承项目,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延边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学校在“非遗”传统舞蹈的高校传承上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相当丰硕成果。各地区高校都在积极发挥着地域条件及优势,以当地的传统舞蹈为中心,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传承模式。例如,云南艺术学院致力于对彝族、景颇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保护与研究,将一大批少数民族舞蹈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华南师范大学强化了对具有岭南文化属性的“非遗”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则是加强了对朝鲜族农乐舞的提炼与保护。可见,各高校都在利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因地制宜地对地域性“非遗”传统舞蹈进行了挖掘整理。

一、“非遗”舞蹈传承的条件与基础

“非遗”传统舞蹈始终离不开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它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反映的缩影,是“活”态文化、“活”的显现。基于它的特殊性,在来自国家层面的引导与支持下,专业的学院派也在积极探索着“非遗”舞蹈的传承模式,有了一定的历史积淀。

(一)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

“自2002年起,文化部、财政部等有关部委,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程,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于2002年举办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提出‘非遗进入高等院校这一重要议题;2011年,国家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政治高度。”此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热潮,其中,“非遗”传统舞蹈进校园活动也在有条不紊地持续开展着。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舞蹈类相关项目(第一批名为“民间舞蹈”,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名为“传统舞蹈”)共计140项(含子项共 261 项),由此可见,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国政府也始终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积极开展了“非遗”文化展览、博览会、研讨会等系列活动。背靠优渥政策的引导与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已向科学化、系统化、自觉化发展,已有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二)学院派传承的历史积淀

20世纪40年代,戴爱莲、彭松等老一辈的舞蹈工作者就开始深入民间采风,搜集了大量少数民族舞蹈的素材,开始收集并整理民间舞蹈。1946年,戴爱莲先生在重庆举行了“边疆音乐舞蹈大会”,开启了民间舞蹈的普及运动,意义深远。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成立后,盛婕、彭松等舞蹈先辈将民间的传统舞蹈吸纳进入了专业的高校舞蹈教育中,但那时的北京舞蹈学校深受苏联培养模式的影响,将传统舞蹈的原生形态照搬进课堂,只能作为代表性民间舞进行授课。直至20世纪80年代,许淑英、马力学教授将元素教学法引入课堂,将已有的民间舞素材进行分类整理,使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动作素材更具代表性、训练性、系统性。目前,学院派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体系经过不断的发展,在教材、课程、剧目、理论方面齐头并进,并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特质的语言体系。面对“非遗”传统舞蹈的失传,各个高校正积极地以教学为保障,将其引入高校中进行传承。例如,北京舞蹈学院开展“沉香”项目,向“非遗”传承人致敬、学习,更加全面、立体地进行“非遗”保护;华南师范大学注重课堂与民间的结合,使课堂教学与民间采风紧密联系起来;云南艺术学院持续开展了“非遗”传统舞蹈进校园活动。

二、朝鲜族长鼓舞的发展态势分析

朝鲜族民族民间舞是我国极具农耕劳动特征的传统舞种,最具特色的农乐舞源于劳作,在2009年入选第四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富有浓厚的祭祀性色彩。它的表演形式有12种之多,如小鼓舞、扁鼓舞、长鼓舞、扇舞、鹤舞、象帽舞等,其中,长鼓舞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鲜族长鼓舞是民族舞蹈艺术中一朵奇葩,实现了人、鼓、乐的高度协调,具有含蓄、典雅的风格,融舞、鼓、乐为一体,是一门综合形态的表演艺术。1998年,图们市向上街道还被吉林省文化厅命名为“长鼓舞之乡”,2008年,文化部授予其“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2007年5月,图们市长鼓舞艺术团的队员们参加了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一)原生形态中的风格特点

朝鲜族长鼓的鼓面有音高不同的两面,一般斜挎在右肩,由于身体肩负重鼓使得表演者的背部呈现出反弧线的线条,稍微弯背含胸,同时做出朝鲜族的基本体态,在呼气时气息经前胸落于丹田,然后延伸至脚趾尖端处的呼吸方式相一致。朝鲜族长鼓舞既可由集体表演,也可作为单独表演的表演形式。表演时表演者肩挎长鼓,右手持鼓鞭,以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集演唱、演奏、舞蹈于一体,边跳边敲。

关于朝鲜长鼓舞原生形态中的风格特点的探索,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长鼓舞的流传形式丰富。例如,从名称来说,长鼓舞在吉林、黑龙江地区,被当地人称之为杖鼓舞;从功能来说,在延边地区长鼓舞是表现人们劳作的舞蹈形式,也是被作为当地人民自娱自乐的一种舞蹈形式。其次,朝鲜族具有浓郁的典型风格。女性的长鼓表演和男性的长鼓表演各具风采,女性的表演特色表现为优雅风格,男性的长鼓则凸显潇洒欢快。表演中刚柔并济、灵巧的步伐,可归纳为扭、弹、矮、稳四个特点,展示出和谐之美。最后,朝鲜族长鼓舞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感。长鼓舞的伴奏音乐脱胎于传统的朝鲜族农乐舞,传承“三拍系统”的民歌节拍形式,这种前短后长的音乐节奏形式,使得整个舞蹈表演的音乐节奏自然柔和。

(二)教学形态中的元素凝练

当“非遗”传统舞蹈进入课堂,难免会出现“求全”“范式”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朝鲜族长鼓舞的传承者们努力地探索着独特的传承模式。面对朝鲜族长鼓舞的传承工作,延边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在教学体系的建构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一方面,舞蹈系继续深化元素教学,对朝鲜族长鼓舞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以仗鼓舞为代表的训练组合。并且将研究范围扩大到具有重要价值的“非遗”传统舞蹈中,如节奏组合等,并将其形成的训练组合,用于课堂实践。另一方面,延边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更加关注“非遗”传统舞蹈形态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与族群生命体验。在田野考察时,在捕捉动作形态的基础上,加强对该地区舞蹈生态环境的记录,探索出了一条历史“非遗”传统舞蹈在专业高等院校的传承路径。目前,以吉林图们、辽宁、黑龙江为代表的一些地区,将长鼓舞看作是朝鲜族人的精神,看作是自娱自乐的情感表达形式,通过“文化大院”“长鼓舞训练基地”等形式,不断普及、宣传朝鲜族长鼓舞艺术。除此之外,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一些艺术院校中也在开展长鼓舞的课程,逐渐向规范化发展。

三、传统舞蹈的传承模式思考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非遺”传统舞蹈的传承模式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基于朝鲜族长鼓舞的态势分析,笔者认为,“非遗”传统舞蹈在专业院校或部门进行传承与发展时,要注意:第一,以族群体验为基,立足本体回归;第二,在“传统与现代”的语境中,教学创作并进;第三,注重学术性考究,挖掘文化深度。

(一)以族群体验为基,立足本体回归

“20世纪80年代前后,以许淑媖为代表的舞蹈教育家提出了‘采蜜之后提炼乳的教材建设思路,并提出了‘元素教学法的建设方法,先后建构出了囊括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等民族在内的民族民间舞教材。随后,‘元素教学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各类民间舞蹈的教学效率,并通过不同种类民间舞蹈循序渐进的教学完成对学生身体能力的整体发展与训练。”诚然,“元素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获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久而久之也陷入了一种固定的套路中,使民间舞拆解成了诸多元素,而忽略了整体的表达和深层的文化输出,形成了一种重形式而轻内涵的教学范式,中国民族民间舞也因此逐渐失去活力。因此,必须以族群体验为基本,立足动作本体深层挖掘,才能达到形式与内涵的统一。

“所谓族群生命体验,主要是指某一具有共同渊源的情感——文化共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尤其成员所逐渐积淀并共享的融主客于一体的实在状态,表现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深刻体察以及价值的深入领悟。”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非遗”传统舞蹈的传承需要从独特的文化背景与族群环境出发,重寻族群生命体验,使其族群意味更为强烈。在立足元素教学法的基础上坚守本根,有利于中国民族民间舞逐步摆脱当代的发展困境,在为其注入鲜活生命激情的同时,使其重获旺盛生机。

(二)“传统与现代”中教学创作并进

从舞台实践来看,“非遗”传统舞蹈的传承工作要求将我国优秀的活态文化以作品剧目的方式呈现在舞台之上,艺术创作要立足于传统,以民族文化为积淀,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为创作与表演源泉,继承前人之优良,发散创造思维,尊重民族信仰和民族心理,用强烈的民族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舞蹈文化的魅力。以朝鲜族长鼓舞为例,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的《长鼓乐》、延边歌舞团的《长鼓行》、北京舞蹈学院的《春祭乐》等剧目在全国性比赛中能得到专家教授的广泛认可的,以浓厚的民族风格,多种多样的形式为朝鲜族“学院派”舞蹈发展做出了贡献。

从高校对朝鲜族长鼓舞的创作中可以看出,这是贯通了教学与艺术实践的联系,并将教学成果来促进“非遗”传统舞蹈作品的创作。依托的是朝鲜民族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长鼓舞动作元素,北京舞蹈学院自2014年推出的《沉香》系列,《傩·情》《缘从民间来》等民间舞蹈专场,先后将数十种“非遗”传统舞蹈搬进课堂、搬上舞台;南昌师范大学的《沁茶》《傩·祭》,山东艺术学院的《脊梁》《春知沂蒙》《拧巴·拧吧》等作品,都是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舞蹈作品,各高校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教材,搭建了从民间到课堂,再到舞台的“非遗”传统舞蹈传承路径。

(三)注重学术性考究,挖掘文化深度

随着“非遗”工作的持续开展,舞蹈界逐渐形成了一支数量庞大、师资精良的高校研究团队,各高校传承的生力军们加强了对“非遗”传统舞蹈的学术研究与理论建构,这些成就与经验在舞蹈界内引起了更大范围的关注,也得到了学术界内高规格的交流与研讨,逐渐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相互交融的发展新局面。2017年和2018年,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艺术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承办的“‘非遗传统舞蹈进校园、舞蹈教学课例展示暨论坛”连续两年顺利举办,呈现出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南昌师范学院以“江西民间舞蹈文化论坛”为依托,持续开展了围绕江西民间舞的学术研究,完成了一系列的课题;2018年,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展演”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展演成功;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等高校不仅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编撰出版了多部“非遗”舞蹈的教材,演出了多部围绕“非遗”创作的舞蹈作品。

“这让我们看到,中国的‘非遗传统舞蹈蕴含着巨大的文化能量和实际应用的可能性。而不同地区的高校,正不约而同地将当地的‘非遗传统舞蹈纳入教学体系,并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呈现出了‘非遗传统舞蹈在高校教学层面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彰显了‘非遗传统舞蹈教学的灵活性与独特性。”“非遗”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理论的记录和总结,也离不开学术研究对舞蹈文化的深入分析,这需要舞蹈工作者们齐心协力,关注“非遗”传统舞蹈,建立系统化、体系化的理论学科。

参考文献:

[1]保奕帆.云南少数民族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方式的探索——以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民族舞蹈传承与教学》课程为例[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2.

[2]熊妍,李大.河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之思[J].舞蹈,2015(6).

[3]李卿,苏雪冰.族群生命体验——由《沉香》引发的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S1).

[4]江东.“非遗舞蹈进校园”的实践及经验——关于“非遗”传统舞蹈在教育中利用的笔会[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8(3).

[5]高度.再创民间舞蹈教学新局面[N].中国艺术报,2007-08-10(C03).

[6]许锐.传承与变异 互动与创新——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之审美流变与现时发展[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7]许锐.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演变与概念阐释[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1).

[8]明文军.再谈中国民间舞的“民族性”——兼谈“多元一统”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认识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3).

作者简介:杨一凡(1994-),男,回族,江苏南京,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
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