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面积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无缝跳仓法施工技术

2021-11-09刘接木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门窗 2021年8期
关键词:钢丝网测温底板

刘接木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1 前言

当前地下室结构为大面积混凝土施工,多采用跳仓法,在施工过程中秉持“抗放结合”原则,施工操作便捷,裂缝防治效果突出。但在实际施工时,需注意细部处理,如混凝土配比设置、混凝土浇筑等过程管控,方可保障施工质量。

2 跳仓法施工技术原理及特点

2.1 技术原理

跳仓法是将大面积建筑物分割成多个段状或块状作业区域,采用间隔施工。在跳仓施工时,通过设置跳仓间距,将变形输出结构的总能量转变为弹性应变能量,而能量通过抗的形式吸收,再通过放的形式消散。在封仓后做好填土与防水处理,缩小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和收缩作用力,从而实现避免或减少混凝土裂缝的目标。

2.2 技术特点

无须设置后浇带,工程量减小,工期缩短;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分块施工,首浇块间的影响力较弱,续浇块根据首浇块的情况及时插入即可;施工操作的可行性较高,对于设备与材料的要求较低;施工缝设置了快易收口网,在首浇块还未完全凝结时开展后续作业,新老混凝土浇筑面更易结合,提升结构的整体性。

3 工程实例分析

某物流基地建设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94066.97m2,净用地面积为75727.50m2。该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36012.26m2,地下43314.20m2,地上92698.06m2,工程选用桩基独立承台加防水板基础,防水等级为一级,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该地下室为矩形,长为264.2m,宽为158.6m,基础底板的厚度为550mm。

3.1 施工方案

现有行业规范指出跳仓最大分块尺寸不得大于40m,为减小温度应力,可适当增加仓块尺寸。该工程参照如下公式计算跳仓仓块长度:

式中:[L]——平均伸缩缝间距;E——凝土弹性模量(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弹性模量取3.15×104N/mm2);H——底板厚度(底板厚度取0.5m~0.55m);Cx——地基或基础水平阻力系数(本工程采取桩基础,垫层、防水、防水保护层上绑扎底板钢筋,故按低强度素混凝土Cx取值100×10-2N/mm3);α——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1.0×10-5);T——互相约束结构的综合降温差,包含水化热温差T1、气温差T2、收缩当量温差T3;εp——钢筋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取中间状况最大值1.5×10-4)。

以C35P6混凝土配比方案对温度参数进行计算,得出T值:

式中:Tm(t)——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度,取值为57.1℃;Tbm(t)、Tdm(t)——混凝土浇筑体温度达到最大值Tmax时,块体表层上部与下部的温度,单位为℃,根据规定进行养护,上下部温度的最小值≥38.2℃,取值为38.2℃;Ty(t)——龄期为t时,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度(龄期按60d考虑,但混凝土收缩在21d后基本处于稳定,因此Ty(t)=13.62℃;Tw(t)——混凝土浇筑体预计的稳定温度,取值30℃。

结合公式1、公式2计算跳仓仓块长度:

经计算,确认该工程跳仓施工方案如下:①基础底板划分为24个仓块,最小分块不小于40m,最大不超过62.12m,间隔施工大于7d,封仓间隔时间控制在7d~10d;②基础底板分仓施工,分仓缝位置按照施工缝进行处理。

3.2 混凝土配合比

参照各类材料性能指标进行混凝土配比设计,经过室内试验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测试,并制作标准试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养护,对各龄期的混凝土试件力学性能进行分析,配比方案如表1。

表1 大体积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单位:kg/m3)

3.3 混凝土浇筑

(1)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浇筑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清理,合理规划泵车、罐车行驶路线,缩短泵车等待时间;罐车与泵管均做隔热覆盖措施;搅拌站对粗骨料与细骨料进行遮阳处理;拌和用水为生活用水,不得暴晒;混凝土进场浇筑时需对入模温度进行测量,调整拌和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需高于环境温度5℃。(2)下料、振捣控制:混凝土振捣时,应均匀布设振点,振捣器操作需快插慢拔,施工缝与预埋件位置需提高振捣强度。泵送混凝土入模时,每层布料需均匀,不得随意堆积。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需遵循“斜面分层、一次到位”,振捣棒布置于坡尖、坡中与坡顶,每段浇筑时,分别在前、中、后设置四道振动棒,前一道振动棒布置于底排钢筋与混凝土坡脚处;后一道振动棒布置于混凝土卸料点;中部一道振动棒充分振捣,使混凝土密实,促进流动。在混凝土浇筑前,需在基层与模板表层均匀洒水浸湿,而跳仓缝位置的振捣不得损坏收口钢丝网,确保混凝土与收口网粘结紧密。(3)施工缝处理:地下室底板施工缝位置甩槎钢筋分布密度高,止水钢板下部工作面受限制,二次剔凿作业难度大,施工缝质量可控性低。施工缝使用钢丝网收口,钢筋焊接成格栅形式,并绑扎钢丝网。根据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与速度确定钢筋直径和间距参数,以保证钢丝网刚度、稳定性均符合设计要求,可抵抗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侧压力。参照钢筋间距和止水钢板所处位置对钢丝网进行裁剪,网片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0mm。同时,为避免浇仓浇筑时出现漏浆,在底部铺设200mm~300mm的堵头网,顶部布设木方。混凝土振捣时,若混凝土表面集聚大量的过剩水,则应立即清除,避免过剩水顺着钢丝网模板冲刷混凝土表面。使用清水冲洗后安排混凝土浇仓作业,而接缝的两侧混凝土必须粘结紧密。(4)养护控制:由于是夏季施工,环境温度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较大,为了加强养护管控,对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与湿度进行重点监测,缩短表面外露时长。同时,为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水平构件的养护采用一层塑料薄膜+土工布的形式,而竖向构件的养护采用先延长带模养护时间、拆模后覆盖土工布方法实现保温目的。

续表1

4 实施效果分析

均匀设置测温孔,尽量避开钢骨。对于项目中浇注体厚度较大的位置,分别在上部、中心和下部设置测点,相邻测点距离为500mm。根据该建筑体的平面,每个仓格内的测温孔数量不得少于6处,而测温孔由板顶、中心和板底的测温点共同构成。经监测得出曲线图1,由该图可知:测温曲线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其原因为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热释放热量,温度上升,在浇筑作业结束后3d,水泥水化热反应结束,温度逐渐下降;板顶、板底温度下降的时间节点不固定,原因为筏板顶部的测温点所处区域的混凝土层较薄,易受外部环境影响,而筏板底部的温度也会受地表温度影响;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分析可知,温度由高到低依此为内部→下部→上部;混凝土内部温度最大值<65℃,温升值<35℃,由此表明跳仓法的应用有助于降温;里表温差基本<25℃,该项目养护效果理想,也有效规避了裂缝病害的发生。

图1 测温曲线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面积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工艺复杂、施工难度较高,采用跳仓法可弱化施工环境对于混凝土浇筑的负面影响,也可有效抑制结构裂缝的产生。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加强过程管控,针对混凝土掺料比例、水泥用量、混凝土振捣等进行跟踪监督,以提升混凝土结构整体的防水抗渗性能。

猜你喜欢

钢丝网测温底板
智能防疫测温机器人朔州“上岗”
岔口镇松材线虫病疫木除害效果初报
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铺设预算定额编制研究
肯尼亚:测温枪需及时校准
板上叠球
板上叠球
高速CCD像机的测温系统标定方法
独立基础加防水底板的分析
测温电路探讨
蒸压灰砂砖混凝土砖墙体抹灰层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