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抛锚式教学过程设计

2021-11-08陈洪洪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27期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陈洪洪

摘要:文章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高中信息技术Python算法与程序课《循环结构(for语句)》为例,简述了将抛锚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抛锚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7-0166-02

Abstract: The article takes the core literac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bject as the guide, and takes the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ython algorithm and program class "Loop structure (for statement)" as an example, and briefly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nchoring teaching mode to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core literacy; subject core literacy; senior seconda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chor teaching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2017课标》”)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重构了课程的内容与结构,将信息技术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构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须全力支持学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在教学中,作为负责辅导信息技术技能的中学教育,我们应该竭尽全力,积极地进行课程改革,以顺应时代的潮流。

1 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2017课标》明确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核心内容。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载体,因此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课题训练一点一滴培养和形成的基本品格和关键能力。新课标倡导的“学科活动”“深度教学”等教学方式和策略是对三维目标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显然,核心素养较之于三维目标,实现了我国课程目标的科学化与具体化。因此,作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对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2 抛锚式教学模式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

抛锚式教学模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布朗斯福特,以“锚”为基础的抛锚式教学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一般由五个环节组成: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主动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抛锚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首先创设真实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然后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去解决问题,从而建构知识实现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指向的是人们利用信息技术逐步形成的素养,使人们在信息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因此,抛锚式教学模式是很好的呈现信息技术学科特征的,非常适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3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抛锚式教学过程设计

结合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信息技术抛锚式教学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

3.1 创设情境(抛 “锚”)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感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情境的过程中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欲望被激发。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系列的导入方式,比如利用图像、实物和不同的东西来表示,或者利用幻灯片、音频和不同的传输技术来导入,再或者要配合实验操作的辅助等。本环节中的情境就是“锚”,通过视频短片描述红绿灯倒计时15s问题的情境实例导入,让学生感受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形成初步的信息意识。

本案例中,情境:马路上的红绿灯倒计时红灯倒计时15s,时间每隔1秒变化一次,显示的数字不断减小,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红绿灯倒计时显示是一个怎样的过程?通过思考问题直接引出本课学习内容——for循环语句。

3.2 确定问题(固“锚”)

经过第一个环节的情境抛出“锚”后,这个“锚”就被确定了且这类事情或问题就会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学习中,学习者遇到这类问题情境,首先运用原有知识去理解这类情境,此時学生思考的过程都是非常真实的思维过程,学生会在回忆上一节课的循环结构的实现过程(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以及while语句的基本格式,经过讨论分析后能梳理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步骤。这时老师适当引导学生形成新的概念,让学生构建for循环的知识。

此环节教师进一步学习利用计算机程序实现红绿灯倒计时15s功能,体验编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计算思维能力。

①“红灯倒计时15s”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反复执行“输出t的值、保持显示1s时间、清除显示、t←t-1”的过程,这种反复执行可以用for循环来实现。

②请同学们用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画出流程图。

③学习for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

3.3 自主与协作学习(解 “锚”)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灵魂,抛锚式教学模式跟其他教学模式最不相同的地方是自主学习[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不是直接由讲授者向学习者的传递过程,而是由学生在原来知识的基础上重组和建构新的知识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训练材料,通过主动建构的手段来积累信息。

本环节是学生解决问题,消除“锚”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已经理解了上节课循环结构的实现过程,学习并掌握了while语句的基本格式,且已用编程实现,因此是具备知识基础的;在操作实践上,学生应能熟练操作Python软件,在代码编写的操作上也已熟练,有实践基础;在学习能力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讲述能力,通过专业知识、归纳和讲述来学习知识。此时学生通过教学资源平台和微课视频开展自主学习与协同工作,培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利用for循环编写程序制作简单“智能菜谱”,进一步实践与巩固所学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猜你喜欢

抛锚式教学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抛锚式教学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中的应用
不忙不乱,让时间听我的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