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

2021-11-08李鹤娟黄梦婷刘秀美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20期
关键词:负性组间有效率

李鹤娟,黄梦婷,刘秀美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福建 福州 350000)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肝硬化患者之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临床表现比较为复杂,肝硬化主要由一种或多种原因所引起且长时间反复发作。由此而形成的弥漫型肝脏受伤。初期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佳等症状。肝硬化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如果严重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2]。针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除了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之外,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这样对于提升护理效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2-3]。基于此,本文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120 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以此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诱因接受针对性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应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选择120 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分别60 例。实验组研究人员的年龄范围主要集中在33-70 周岁,平均年龄范围则大约为(55.84±2.69)周岁。对照组研究人员的年龄范围主要集中在35-70 周岁,平均年龄范围则大约为(55.92±3.23)周岁。对两组研究人员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后,发现P>0.05,两组研究人员具有可比性。本次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患者与患者的家属都是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参与到试验中来的;(2)患者相关的检验与诊断确诊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3)此次试验为伦理委员会同意的前提之下开展的;(4)患者能够配合试验的内容;

1.2.2 排除标准

(1)患者在肝功能和肾功能方面都存在着异常;(2)患者存在精神方面的疾病(3)患者无法积极的配合调研。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对患者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止血护理。

实验组患者则进行出血因素诱因分析,根据患者的出血诱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针对当时的气温、时间以及季节等变化产生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叮嘱患者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对于感冒好发的季节,需要叮嘱患者做好各项预防工作,避免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诱发的咳嗽或者打喷嚏等症状,以免患者的腹腔内压力显著升高,进而诱发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护理人员还需严格按照交接班制度进行交替,实施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一旦患者出现出血前症状,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处理[4]。如果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昏迷、心率加快以及反应迟钝等情况时,需要立即报告医生并考虑患者是否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并且,护士还需实时记录患者粪便的性质、次数、颜色等,以此预见患者是否会出现二次出血的情况。另外,护士还需注意患者的饮食习惯以及服用药物,由于部分药物具有刺激性作用,且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存在一定限制。所以,护士需要叮嘱并给予患者软食,叮嘱患者细嚼慢咽,避免使用粗糙的坚硬食物,以免损伤患者的胃粘膜。医生需注意禁止给予患者阿司匹林以及布洛芬等损害人体胃粘膜的药物,且患者不能应用温度较高的开水,以免患者食管粘膜受热刺激出现扩张的情况,进而诱发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或加重患者的出血症状[5]。

1.4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针对患者在护理之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判断,症状缓解,为患者减少出血次数,消化道也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显效为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的消失,但是伴随轻度的消化道出血,有效为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但是还有明显的消化道出血,无效则为患者的护理效果不是十分明显或者是患者在中途放弃了治疗。借助统计学相关工具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 评分及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组间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定检验是否有意义,同时判定护理效果;负性情绪分数越高则表明负性情绪越严重。

1.5 统计和分析

本次临床实验结果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以及分析工作,实验研究数据中的计算型指标则以例(n/%)对数据结果进行表示,并使用χ2值对数据结果进行检验,而计量型指标则选用均数±标准差(x±s)对数据结果展开一系列的描述、同时采用t进行检验。P<0.05,则代表本次实验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

实验组治疗后的有效率96.66%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有效率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n(%)]

2.2 组间患者治疗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负性情绪状态评分比实验组偏高,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负性情绪状态评分(±s,分)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负性情绪状态评分(±s,分)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SDSSAS χ2P例数60 60干预前34.35±4.43 35.34±4.31>0.05 SDS 干预后28.41±4.42 21.38±4.19<0.05 SAS 干预前28.41±3.19 29.37±3.16>0.05 SAS 干预后25.56±2.57 20.04±2.45<0.05

2.3 组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结果表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67%偏高,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对比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n、(%)]

3 讨论

肝硬化由多种或一种因素导致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早期的相关症状表现为面部呈黄色且厌油类食物,长期发展下去会引发并发症情况,例如出现消化道出血,腹部较胀,牙龈出血、下肢有浮肿等表现[6-7]。随着病情发展可易发并发症症状,后期由于多个系统受损会引起下肢水肿、腹水、出血症状而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且患者的病情十分凶险,一旦患者出现出血的情况,极易诱发患者出现严重的疾病并发症,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8-9]。因此,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预见性护理,避免患者出现反复出血。本文实验结果显示,2.1 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实验组治疗后的有效率96.66%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有效率65%;2.2 组间患者治疗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对比: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负性情绪状态评分比实验组偏高;组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表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67%偏高,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10]。

综上所述,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负性组间有效率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初探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很有效率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