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美拉唑和常规药物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疗效对比研究及其药学分析

2021-11-08李伍建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20期
关键词:胃酸内科奥美拉唑

张 玲,李伍建

(1.汉中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陕西 汉中 723000;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3201 医院,陕西 汉中 723000)

内科消化疾病中以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消化性溃疡疾病为主,患者以上腹痛、腹胀、反酸及灼热感为典型症状表现。资料显示,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蛋白酶及胃酸分泌过多是导致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诱因;另外,由于患者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加之生活习惯不良,以上因素均可能会诱发此病。消化疾病具有迁延难愈、复发率较高等特点,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1]。临床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的药物选择性较多,其治疗效果及适应性各有不同。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之一,可于酸性环境中发挥药物作用,降低胃液中酸含量,快速清除Hp,抑制胃酸分泌,用于治疗内科消化疾病可取得理想效果。为了保障药物的作用的充分发挥,医护人员在患者用药时需指导其注意清淡饮食、戒烟酒,并在治疗期间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加强身体锻炼等,从而使药效得以充分发挥。本文以120 例、2019年6月~2021年6月内科消化疾病患者为研究基础,考察奥美拉唑、常规药物分别用于内科消化疾病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及药学价值。现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本单位接诊的罹患内科消化疾病患者实施研究,共计120 例,按简单分样法分组,对照组纳入60 例病患中,男36(60.00%)例,女24(40.00%)例;年龄分布于32~55 岁范围,平均值(40.56±4.38)岁;病程分布于3 个月~1年范围,平均值(7.34±2.19)个月;疾病类型:胃溃疡共计28 例,十二指肠溃疡共计20 例,复合性溃疡共计12例。观察组纳入60 例病患中,男38(63.33%)例,女22(36.67%)例;年龄分布于34~56 岁范围,平均值(41.02±4.43)岁;病程分布于4 个月~1.2年范围,平均值(7.45±2.21)个月;疾病类型:胃溃疡共计30 例,十二指肠溃疡共计21 例,复合性溃疡共计9 例。经SPSS24.0 软件分析处理,组间数值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经病史、胃镜、实验室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②无相关治疗禁忌证;③治疗依从性较高者;④对研究内容知情,均已自愿签署知情文件。

排除标准:①合并胃穿孔、消化道恶性肿瘤或罹患器质性重疾者;②有精神疾病史或药物过敏史者;③意识障碍或沟通障碍,无法积极配合治疗者。

1.3 方法

两组纳入病患均行常规治疗,予以患者口服110 mg 枸橼酸铋钾,4 次/d;同时予以口服0.5g 阿莫西林、400mg 甲硝唑,2 次/d。并予以电解质补充、补液等常规治疗干预。基于此,对照组予以患者口服20mg 法莫替丁20 mg 治疗,2 次/d。观察组给予患者口服20mg 奥美拉唑20mg 进行治疗,2 次/d,不间断用药治疗28d。

1.4 观察指标

①疗效判定:显效标准:胃镜下显示患者溃疡病灶完全愈合且周围炎症均全部消失,患者所展现的腹痛、腹胀、反酸及嗳气等临床症状相较治疗前取得明显改善,无不良反应发生且Hp 根除;有效标准:胃镜下提示溃疡愈合超过50%,炎症大部分消失,临床症状相较治疗前也有所减轻,仅有少数不良反应,Hp 根除;无效标准:胃镜检查显示,溃疡减少幅度不足50%,或病情加重。计算总有效率即显效、有效二者占比之和。②Hp 根除率:统计并对比两组Hp 根除率。③不良反应: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期间的腹痛腹胀事件、恶心呕吐事件、胃灼烧感事件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 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表达采用(%),使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及Hp 根除率

观察组中,观察组总有效率、Hp 根除率经评测分别为96.67%(58/60)、81.67%(49/60),对照组经评测为93.33%(56/60)、80.00%(48/60),对比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及Hp 根除率[n(%)]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经测定为5.00%(3/60),对照组经测定为16.67%(10/60),对比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3 讨论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习惯的多元化及工作压力的增加,内科消化疾病人数越来越多。该病症的病因类型复杂多样,目前对于内科消化疾病的发病因素及病机尚无明确统一定论。长期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大多会由于饮食不节、高脂高热量食物而导致消化性疾病的发生,其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胃酸过度分泌,致使胃黏膜保护作用丧失,或Hp 入侵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现象的发生,患者极有可能出现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内科消化疾病。此类病症的发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影响[2]。目前针对内科消化疾病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由于该病症临床患病率及复发率均较高的特点,导致治疗难度较大,且不良反应较高。临床医学对内科消化疾病患者主张对症治疗,即根据患者个体病情,合理选择相应药物进行治疗。大多选择质子泵抑制剂和H2 受体拮抗剂两种药物进行治疗,通过对胃酸分泌进行有效抑制,促使其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得以尽快恢复。

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效果较之H2 受体拮抗剂更具优势。但虽然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等常规药物可使患者病情取得一定改善,但不良反应较高。法莫替丁属于一种H2 受体拮抗剂,通过结合H2 受体,可对胃酸过多分泌起到阻止作用,但并不能对胃酸进行完全抑制,加之,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因此缺乏临床实用价值。奥美拉唑属于一种胃酸分泌抑制剂,内科消化疾病患者口服用药后,药物成分可于胃黏膜细胞直接发挥作用,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胃壁细胞上的酶活性,从而可积极改善胃酸分泌过度的情况;此外,奥美拉唑可在短时间内发挥药效,将此药物用于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应用可行性及安全性较高。其药学作用如下:①对于胃酸分泌具有积极改善作用,达到抑制质子泵分泌胃酸的治疗目的;②奥美拉唑可于Hp 直接发挥作用,患者用药后,其胃部pH 值一般会呈现提高趋势,并对Hp 生存的环境进行良性改变[3];③奥美拉唑在止血方面具有一定效果,该药物可使体内pH 值升高,使患者出血的病灶处形成血栓,以防再次被胃酸所侵蚀,对再出血具有积极预防作用[4]。④奥美拉唑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胃细胞电位,并于胃黏膜外表部位形成保护膜,有利于加快溃疡修复速度。总的来说,选择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的临床可行性较高。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Hp 根除率经评测分别为96.67%、81.67%显然高于对照组经评测为93.33%、80.00%,且不良反应率经测定为5.00%显然低于对照组16.67%,上述指标数据对比差异(P<0.05)。表明,相较于常规药物治疗,临床选择奥美拉唑治疗内科消化疾病中的疗效价值确切,可有效清除Hp,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临床安全性较高,有利于促进其早日康复。沈曙光[5]针对其所选择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予以分组,对照组应用西咪替丁+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方案,研究组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方案,结果示研究组总有效率相较对照组居更高水平,临床指标恢复也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罹患内科消化疾病者施行奥美拉唑治疗所取得的效果较之常规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更加显著,对患者胃黏膜和胃溃疡的愈合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且患者耐受度高及用药安全性可靠,有助于疾病早期有效治愈,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胃酸内科奥美拉唑
内转科型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胃酸时,吃点苏打饼干真能缓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