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乡村两级肺结核防治规范化管理对肺结核病发病率的影响

2021-11-08王止仁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20期
关键词:结核结核病肺结核

王止仁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海南 白沙 572800)

肺结核是比较常见的传染病,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对患者来说,排菌者是传染源。目前来说,肺结核疾病成为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我国是结核病重灾区,发病患者的数量比较多,所以传染的风险比较高,对健康人造成伤害。肺结核因为误诊导致疾病出现恶化,严重时出现死亡等情况,所以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给社会和患者、家庭等来说,增加经济负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等造成影响。结核疾病是我国以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农村地区是结核疾病的高发地区,传染病的防治等工作不完善,疾病知识点缺乏,导致患者确诊和就诊等出现延迟,成为传染源[1]。结核疾病以早发现、早治疗为原则,是控制疾病的关键,乡镇两级卫生院是大部分结核疾病患者就诊的主要场所,是肺结核患者的主要来源,对结核疾病患者和可疑患者来说,需要做好转诊等工作,对患者实行相应的规范化管理。每天对患者开展相应的监控,避免出现中断治疗等情况,减少肺结核患者的数量。强化肺结核乡村两级防控的规范化管理非常重要,能提升疾病治疗的成功率,降低发病率,提升患者的身体健康程度[2]。本课题主要分析乡村两级肺结核防治规范化管理对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中心收集定点医院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间接收的160 例肺结核患者为对象,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80例。观察组:男43 例,女37 例,年龄24-68 岁,平均值为(45.8±5.8)岁。对照组:男44 例,女36 例,年龄26-67 岁,平均值为(45.6±5.9)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患者和家属了解实验,主动配合;排除标准:无沟通能力;资料不全;重要器官功能伤害。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为常规管理

监测患者的疾病情况,记录下患者的相关信息,对患者开展相应的管理,开展常规健康宣教和指导等工作;指导患者正确服药。

1.2.2 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管理

①构建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机制,政府、多部门之间开展合作,实行目标管理,构建疾病防控领导小组,保证相关工作顺利进行,层级之间要签订结核病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将疾病防治的工作纳入到政府的考核任务,并做好相应的监督,对单位等部门进行监督和指导,对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②多渠道肺结核发现和转诊工作,定期组织乡、村两级医务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防控知识点,提升防控的水平。卫生院各个科室对可能出现肺结核人群做好相应的记录,登记信息。执业医师在接诊的期间,对可疑肺结核患者,填写传染病报告单,并将患者转运到疾病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减少漏诊等不良情况的出现。村级卫生室在接收到患者之后,需要转诊。③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规范管理,提升疾病治疗的成功率,借助互联网工具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对每天发现结核病患者的情况及时上传到上一级卫生院,无网络地区使用电话进行联系,构建肺结核管理登记流程,患者在治疗期间,要做好督导工作。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制定出信息化管理方案,给患者每天推送相关知识点,早期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加快疾病的恢复速度。④做好两级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提升全民结合疾病的知识点掌握度,提升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等需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大课堂、宣传栏等活动,给患者发放相应的宣传资料,多方位、多层次开展宣教,提升全民结核病防治意识。在知识点宣教中,结合具体情况确定方案,开展知识点的培训活动,增强宣传的力度。在宣教中,重视结合患者的情况开展宣教,消除患者的认识误区,提升患者的治疗自信心。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开展相应的随访和调查,计算结核疾病的治疗成功情况和疾病发生率[3]。参考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患者进行评价,条目为生命健康、情感状态、躯体活动、社会限制,分数越高,管理效果越好。对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应用调查问卷对患者评价,分数0-100,超过85 分为完全掌握,75-84 分为基本掌握,75 分以下为未掌握,计算疾病知识掌握率[3]。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1.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频数(n)、(%)描述,χ2检验,(±s)计量资料,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肺结核情况

观察组的肺结核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肺结核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肺结核情况

2.2 对比生活质量分数

观察组生命健康、情感状态、躯体活动、社会限制分数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生活质量评分

2.3 对比疾病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的疾病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疾病知识掌握情况

3 讨论

肺结核疾病是医院比较常见的呼吸道内科疾病,传染的风险比较高,在出现疾病后,表现为低热、乏力、咳嗽等,在疾病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对患者的伤害增加,而且对肺部产生的伤害比较明显,加重肺部的负担,导致结核疾病加重[5]。该疾病的传染风险比较高,传播途径比较多,包括打喷嚏、咳嗽等,尤其是对偏远地区,发生传染的风险更高,乡村地区的文化水平不高,在结核疾病的知识点掌握上不足,导致结核发病率上升,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非常明显。为此对肺结核疾病开展管理是重要工作[6]。早期治疗也能提升治疗的成功率,降低对肺部等器官的伤害程度,改善生活状况。

规范化管理具备优势比较显著,在管理中,能结合患者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7]。对乡村来说,是传染病防治的重点,结合具体情况构建相应的针对性管理小组,给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定期对患者和家属开展相应的宣教等,对工作人员也能进行相应的考核,提升管理的时效性[8]。在管理期间,借助培训等方式能有效地开展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相关活动,相关措施落实到实处,而且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做好相应的监督等,能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并结合相关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宣教和心理指导等活动,主要包括传播途径、治疗流程等相关内容,强化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消除患者的顾虑。在管理过程中,开展讲座等活动,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给患者和家属发放健康手册,能提升肺结核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9]。我国3月24 为肺结核宣传日,开展相关活动等,构建结核病的信息管理系统,传达病情的相关情况,患者能掌握更多相关知识点,具备时效性等情况。在规范化的管理中,提升结核疾病的治疗成功率,改善预后的情况,降低疾病等对患者生活情况的影响,患者和家属能掌握疾病的相关情况,改善心理反应,降低结核疾病的发生率,实现对传染源的控制,避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在规范化的管理中,能借助网络信息的相关工具等,提升疾病知识点的覆盖区域,各个部门等对结核疾病实现管理,构建更为完善的平台,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借助网络技术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资源库,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度[10]。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中,能实现标准化管理,提升管理的规范度,做好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分类等,相关信息之间实现关联、高度共享,提升安全度。在构建功能性模块的同时,做好应急指挥等工作,完善平台规划和建设,做好分区建设和管理,相关信息实现传达,根据工作需要等,开展相应的建设工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结核疾病治疗成功更高,疾病发生率低,生活质量指标分数更高,患者对结核疾病的掌握程度更高,存在较大差异(P<0.05).

综上所述,乡村两级肺结核防治规范化管理对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比较明显,能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减少发病的情况,具备时效性等优点,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结核结核病肺结核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析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长得丑?但价值无限!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为什么全球结核病人数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