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接受理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2021-11-07刘惠芳董遂强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性主体地位思政课

刘惠芳 董遂强

摘  要:接受理论主要有解释学、传播学和接受美学,其分别从不同视角对接受问题进行了研究,但都突出了接受者的地位。接受问题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重视和解决思政课教学中的接受问题,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在“知—受—化”的进程中,接受是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接受是解决“授”与“受”内在矛盾的钥匙。欲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思政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并确立接受者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接受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把握接受者的“前结构”,注重因材施教,妥善处理好思政课教学中的纵向衔接问题、横向联系问题和个性差异问题。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接受理论;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6-0104-03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不同时期召开重要会议、出台重要文件等,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重大决策、指明重要任务、明确工作方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方案制定、教材编写、师资培训等微观层面,党中央也进行了全面的工作部署,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自本科生思政课建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思政教育者积极落实新方案,认真研究教学规律,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教学效果还不够理想,学生“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知行不一”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性的认识和实践中,思政教育者提出可以借鉴接受理论以改变现状之策。

一、接受理论概述

有影响的接受理论主要有解释学、传播学和接受美学,它们从不同视角对接受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

解释学的主要观点,一是认为解释者的“前结构”(或称“先入之见”)制约和引导着其对文本的理解。即人们不能从没有“前结构”的存在状态中完成理解与接受,一切理解无不打上“自我”色彩;二是认为理解就是一种视野的融合,是理解者的当前视野和文本历史视野的融合。

传播学的受众理论由最初的“靶子论”发展到“影响有限论”和“社会类型论”,反映了该理论越来越关注受众或信息接收者的地位以及传播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因为随着大众传播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不得不在空前增加的信息量面前有选择地加以接受。

接受美学理论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德国的姚斯和伊瑟尔创立。姚斯系统阐述了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他改变了以往文学史只注意作品和作家的传统,强调了读者的地位及其对作品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和理解,作品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否则就只是没有生命的语言材料而已。伊瑟尔则提出了文本与读者的互动理论。他认为,意义不是文本或读者单一方面的产物。只有依靠读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主动地去挖掘,才能实现文本意义的发生。

二、接受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问题

随着接受理论的出现,“接受问题也在其他领域突出起来,现在国内许多研究领域中,也分别涉及本学科领域中的接受问题,比如文化的传播和接受,教学活动中的接受等”[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政课教学中的接受问题也受到较多学者的关注和持续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2]

之所以说接受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根本问题,原因有二。

其一,思政课教育活动中包含着接受活动,接受环节是一个关键性、决定性的环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重要意义的充分肯定。思政课要达到立德树人之目的,必须使学生经过一个又一个“知—受—化”的“三步走”发展进程:第一步,通过教师的理论教学,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第二步,学生将正确认知转化为认同、接受,这一步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第三步,将对正确认知的认同、接受升华为信仰并外化为行为。经过一个又一个的“三步走”,学生才能真正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最终外化为良好的品德和修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姚斯在他的接受美学理论中强调了读者的地位,认为正是读者的阅读赋予了作品以意义和价值。在此,学界需要特别强调接受者(学生)的重要地位,没有接受者(学生)的接受,就没有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甚至可以说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又是受教育者“知—受—化”的过程,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

其二,接受是解决“授”与“受”内在矛盾的钥匙。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贯穿着“教”与“学”或“授”与“受”的主要矛盾。矛盾的雙方在不同阶段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存在。首先,教育者要积极主动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有效地将其思想和行为引向既定的轨道。此时“教”或“授”处于主要方面,发挥着主导、主体作用。另外,矛盾的另一方即“学”或“受”在教育者的教育影响下,需要从最初的相对被动状态进入积极主动的状态,受教育者要发挥“又一主体”的作用,在认真学习之后对教育者所传输的观点和主张给予理解和认同,而不是排斥和拒绝。只有受教育者认同和接受了通过教育者传授的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正确的思想、理论、观念等,才能使得“授”与“受”的矛盾得以解决,否则这个矛盾就始终无法消解。

三、借鉴接受理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一)教师需改变观念,纠正错误认识

1.学生不是无足轻重的一方。长期以来,在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问题上,思政教育者大多着力于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较为忽视教学中的施教对象即学生,把学生视为无足轻重的一方,认为似乎只要教师有足够的理论水平、采用较好的教学方式或者具备幽默的语言风格等,就一定能提高教学实效性。如此的“重教轻学”,使得有些思政课堂即使看起来热热闹闹,也未改变总体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的现状,存在着学生“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知行不一”的普遍现象。学生不被重视的思政课堂不是好课堂。对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而言,学生作为受教一方,至关重要。没有教育对象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没有学生的接受为效果的思政教学是无意义的。

2.学生不是被动挨打的“靶子”。“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是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思想统治的有力武器,灌输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社会成员接受一定的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统治阶级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3]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高校更多强调思政课教师通过灌输将教学内容教给学生,认为学生自然而然会在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下接受教学内容,甚至期望所有学生同等程度接受教学内容。就像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认为的那样,可以把各种各样的思想、知识、观念从一个人的头脑不折不扣地灌输进另一个人的头脑,如同子弹击中靶子一般。然而实际效果并非如此。事实上,学生在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面前,都会有自己的选择,会有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等。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灌输正确的思想和理念,坚定灌输的主渠道不动摇,但也要从受教育者的接受视角出发来审视教育者应灌输什么。如果处理不好,反而会造成一些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

3.学生不是“白板”,存在“前结构”,需要完成“视野融合”。一方面,学生对思政课教材体系中的内容并不完全陌生,他们在进入高校前对其已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另一方面,学生的成长环境和认识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都构成了他们在高校思政课学习中的“前结构”。思政课教学中,许多教师自恃掌握了真理,掌握着课堂的话语权,满足于构建严密的教学体系,总是在滔滔不绝地“满堂灌”,几乎不顾及学生已经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和程度,导致学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难以完成“视野融合”,因而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以致践行。

(二)借鉴接受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

首先,高度重视并确立接受者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教育者根据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形成符合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否达成,并不仅仅取决于教育者的理论水平、讲授风格等因素,关键还要看受教育者的接受效果。因此,高校不能再让思政课堂成为教育者“一言堂”“满堂灌”“唱独角戏”的舞台。思政课堂上活跃着的不能只有教育者,还应有受教育者(接受者)。要使思政教学取得实效,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也要发挥受教育者(接受者)的主体作用。教育者应充分尊重接受者(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标,把学生当作具有丰富情感和多种需要的主体,“把提升人的尊严和价值,塑造人的思想和心理,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宗旨,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落实在行动上,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实实在在的思政课教学的接受主体。目前,“混合式”教学方式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式,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并积极实践。

其次,充分调动接受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姚斯的接受美学不再强调作者写了什么,而是强调读者实际从文本中读出了什么。他指出,“读者在阅读中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充分调动能动性和自己的想象力、体验能力和感悟能力等”“从作品中感悟到意想不到的意义来”[5],即读者能动性的阅读赋予了作品以真正的意义。传统思政课教学往往过于偏重理论,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与逻辑体系的构建,较少顾及接受者的利益需求和现实需要。这样的教学缺乏吸引力, 无法调动接受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思政课教学要提升教学效果,不能离开对学生实际利益的考量。为此,教师要切实做到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同时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在傳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关心和解答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等问题。这样,学生就有较高的参与热情,就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自然会提高。

再者,切实把握学生的“前结构”,注重因材施教。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对象是大学生,他们已经历了一定的人生阶段,接受了小、中学教育,对人生、社会和思政理论等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最后,欲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需要把握好三个问题:第一,纵向衔接问题。近些年,思政教育者积极关注中小学与大学之间思政课一体化问题,一致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深入调查研究,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情况做适当调整,以专题教学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进一步有效推进一体化进程。第二,横向联系问题。即四门主要思政课之间的关系问题。高校要将四门课的教学内容适当进行一些穿插与整合,尤其是“纲要”和“概论”两门课。其内容有很多重合之处,需要各有侧重地开展教学,避免学生感觉吃“烫生饭”,产生逆反心理。第三,个性差异问题。接受美学认为,不同的接受者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存在着差异,同一作品对不同读者具有不同的意义结构。思政课教学中,学生的具体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家庭环境、中小学阶段所受教育等方面都有不同,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也存在个性差异。这些情况决定了思政课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其在专业、班级乃至个性方面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刘建军. 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教学与研究,2000(02):70-74.

[2] 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35.

[3] 董杰. 灌输与接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06):161-165.

[4] 徐建康,李青凤. 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主体意识的强化[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03):95-96.

[5] 薛永武. 西方美学论稿[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533+538.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性主体地位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研究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